再教《再见了,亲人》,已是第五次。
再教《再见了,亲人》,已是第五次。
翻翻以住的.教案,每次的教法都大相径庭。最先是注重对思想意义的挖掘,后是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再是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再后来是注重表达方法的领悟。
注重对思想意义的挖掘,.教案里有大段时代背景的介绍,有对国际主义的解释,有朝鲜阿妈妮为什么要先背伤员后救小孙孙、小金花的妈妈为什么要冒着生命的危险救老王、朝鲜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而失去双腿说明了什么、“亲爱的土地”是什么意思等等的追问。依稀还记得在老师穷追猛问下学生那迷茫的眼睛。
重语言文字的训练,.教案里仅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就有这样几道练习题:1、请画出本段中的设问句和反问句。2、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在这里“雪”指的是( ),“炭”指的是( )。3、填空并说说这些括号里的词的用法好在哪里:是您( )着全村妇女,( )着打糕,( )着炮火,( )过硝烟送到阵地给我们吃。4、找出本段中的一对反义词,并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5、请把本段中的一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比较哪种用法好。当时的课上得手忙脚乱,以至于几次颠倒了幻灯片的顺序。
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教学第一段暗示学法:读一读,思考这一段写了几件事——画一画重点词句,并理解它们的含义——想一想这段话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有感情地读一读;扶读第二段,试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运用学法。当时每教一课,每学一段,都要.总结出几点学法,否则的话,就是不成功的语文课。
注重表达方法的领悟。第一课时快节奏地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第二课时着重研究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的。给第一自然段分层,归纳出作者的.写作思路:话别——回忆往事——赞颂友谊。然后请学生自己分析第二、第三自然段是怎样表达的。最后.总结,本文的主要表达方法是“话别——回忆往事——赞颂友谊”,接下来请学生想一想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会对志愿军说些什么,然后按照这种方法写一段话。不过到现在我也搞不明白,诸如“话别——回忆往事——赞颂友谊”之类的,算不算表达方法。
现在看来,以上的四种教法虽不能一概给予全部否定,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教师为本,以书本为本,肢解课文,过程僵化。在这样的课堂里,文章深厚的情感淡化了,语文的人文底蕴流失了,课堂的主体错位了。时至今日,如果再让当时的学生回忆一下这篇文章,不知他们还能记得些什么,不知当时教给他们的所谓的学习方法是否对他们以后读书真的有什么帮助。
今天再教这篇文章,应当如何教呢?
“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以课程标准先进的阅读理念为指导,我这样教学这篇文章。
上课伊始,创设亲人别离的情境,引导学生读课题,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做好情感的铺垫。
“53年前的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了中国边境。1950年10月,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1953年,美帝国主义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志愿军分批撤出朝鲜回国。1958年是最后一批。咱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写的就是1958年志愿军回国时,和朝鲜人民话别的动人情景。”交待了当时的背景之后,我请学生不要看书,听老师范读。我满含深情地朗读课文,因为是第五次执教,我差不多能背诵这篇文章。当我把目光从课本上移开转向学生时,我发现他们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我,听得是那么专注。他们的表情告诉我他们被深深地打动了。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多种,我使用最多的、最乐于使用的就是范读。教师情深意切的范读有一种磁场效应,能最快捷地使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感氛围。
“现在你们想读这篇文章吗?”我问。
“想!”学生异口同声。
“那好,请你们尽情读吧。”我说。
教室响起学生琅琅的读书声。
书读完了。我请他们放下书,细细地回味回味,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第一遍读书,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应该说读得最投入。给学生留下第一印象的,必是课文最精彩的,必是他们最关心的、最感兴趣的。教师应该善于抓住这一点,然后通过进一步的读、思、议,使之凸现、丰满,直至使之清晰可见、伸手可触,根植于学生的内心,融入他们的生命。
“我很受感动,朝鲜大娘为了救伤员,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大娘冒着炮火,不怕牺牲,给志愿军送打糕。”
“小金花很刚强。”
“大嫂架着双捌,背着孩子,送志愿军送了几十里还要送,她不想和志愿军分离,她不想让志愿军走。”
“大娘和小金花都不想让志愿军走。”
“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再停留片刻,志愿军战士也不想离开朝鲜,不想离开朝鲜的亲人。”
“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情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中朝人民的友谊很深厚。”
…… ……
“同学们体会得不错,老师一开始读这篇文章时,也体会到了这些。”我说,“一读这篇文章,我就被大娘、小金花和大嫂深深地感动了。现在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看看还能体会到什么,或者能发现什么问题。”
学生又认真地读起来。他们读书的积极性来自哪里?一是来自于课文本身的魅力;二是来自初读课文的成就感,老师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感受、发现。
“谁又有了新的发现?”在学生读书之后,我启发道。
“大娘把伤员看得比自己的亲人还要亲。”
“小金花和她的妈妈为了救侦察员老王,不怕牺牲。”
“大嫂冒着生命危险为志愿军挖菜。”
至此,应当说学生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直接感悟。
“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我问。
几位学生先后提出“雪中送炭”、“代价”、“噩耗”等词是什么意思。
“小金花既然是一个刚强的孩子,可她怎么哭了呢?她到底算不算一个刚强的孩子?”一个学生问。
“嗯,问得好,你很会动脑筋。”我赞许地说。
“志愿军为什么管大娘、小金花和大嫂叫亲人?我们管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才叫亲人。”最爱动脑筋的孙志鹏问。
“大娘、小金花和大嫂她们为什么对志愿军这么好?”扎着马尾辫的班长问。
“是啊,的确是这样,能提出这么重 的问题,你们真了不起!”我由衷地赞叹。
在老师的激励下,又有学生陆续提了一些其它的问题。
“问题提得好,想信同学也能很好地解决。”我继续给学生鼓劲,“这些问题里面,最难啃的骨头就是志愿军为什么称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为亲人?朝鲜亲人为什么愿意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关心、帮助志愿军?你们有信心解决这个问题吗?”
“有!”学生充满了自信。
“那么,咱们就一起来啃这两块硬骨头,其它的几个问题,联系一下前后句子就能想明白。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读书。现在就请同学们继续读书,可以朗读,可以小声读,也可默读。读完之后还可以和前后的同学讨论讨论。”
通过读、议,学生明白了,虽然从血缘关系来看志愿军战士和大娘、小金花、大嫂他们不是亲人,可是大娘、小金花和大嫂做到了亲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另一方面,朝鲜亲人之所以愿意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关心、帮助志愿军,是因为志愿军战士同样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在保卫朝鲜人民,在帮助他们赶走侵略者。
至此,学生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这个过程,是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过程,是学生体验智力劳动乐趣的过程。
“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为志愿军付出血和生命的代价,他们不是亲人,但比亲人还要亲。看着年迈的大娘、幼小的金花和架着双拐的大嫂送了一程又一程,看着大娘随风飘撒的银发,看着小金花迷茫的汩眼,看着大嫂额头的汗水和背上塾睡的孩子,假如你就是当时的志愿军战士,你有何感想,此时你最希望的是什么?”我深情地引导。
“请他们回家休息。”学生答。
“那好,现在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练习朗读,你觉得怎么读能劝住他们送别的脚步就怎么读。开始吧。”我意在进一步深化他们的情感体验。
学生练习之后,我指名请他们读给大家听。听后请学生评议,评议后再读。在反复的读中学生的情感渐于与作者、与志愿军战士的感情融为一体,产生共鸣。在反复的读中,学生不知不觉达到了背诵。
最后的一个环节是交际表演。“同学们刚才读得很有感情,表达了志愿军的心愿。既然是话别,应该是双方的,但是,课文只写了志愿军的话,此时此刻,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大娘、小金花、大嫂,听了志愿军的话,会说些什么呢?以小组为单位,任选身份,练说,一会儿派代表演给大家看。”
“立足生命存在,关注生命体验,呼唤生命活力,提升生命质量,这就是我们教育现代性的基本内涵,也是教育现代性义无反顾的责任。” (《中国教育报》 2003 《再教《再见了,亲人》,已是第五次。》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1596.html
翻翻以住的.教案,每次的教法都大相径庭。最先是注重对思想意义的挖掘,后是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再是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再后来是注重表达方法的领悟。
注重对思想意义的挖掘,.教案里有大段时代背景的介绍,有对国际主义的解释,有朝鲜阿妈妮为什么要先背伤员后救小孙孙、小金花的妈妈为什么要冒着生命的危险救老王、朝鲜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而失去双腿说明了什么、“亲爱的土地”是什么意思等等的追问。依稀还记得在老师穷追猛问下学生那迷茫的眼睛。
重语言文字的训练,.教案里仅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就有这样几道练习题:1、请画出本段中的设问句和反问句。2、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在这里“雪”指的是( ),“炭”指的是( )。3、填空并说说这些括号里的词的用法好在哪里:是您( )着全村妇女,( )着打糕,( )着炮火,( )过硝烟送到阵地给我们吃。4、找出本段中的一对反义词,并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5、请把本段中的一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比较哪种用法好。当时的课上得手忙脚乱,以至于几次颠倒了幻灯片的顺序。
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教学第一段暗示学法:读一读,思考这一段写了几件事——画一画重点词句,并理解它们的含义——想一想这段话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有感情地读一读;扶读第二段,试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运用学法。当时每教一课,每学一段,都要.总结出几点学法,否则的话,就是不成功的语文课。
注重表达方法的领悟。第一课时快节奏地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第二课时着重研究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的。给第一自然段分层,归纳出作者的.写作思路:话别——回忆往事——赞颂友谊。然后请学生自己分析第二、第三自然段是怎样表达的。最后.总结,本文的主要表达方法是“话别——回忆往事——赞颂友谊”,接下来请学生想一想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会对志愿军说些什么,然后按照这种方法写一段话。不过到现在我也搞不明白,诸如“话别——回忆往事——赞颂友谊”之类的,算不算表达方法。
现在看来,以上的四种教法虽不能一概给予全部否定,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教师为本,以书本为本,肢解课文,过程僵化。在这样的课堂里,文章深厚的情感淡化了,语文的人文底蕴流失了,课堂的主体错位了。时至今日,如果再让当时的学生回忆一下这篇文章,不知他们还能记得些什么,不知当时教给他们的所谓的学习方法是否对他们以后读书真的有什么帮助。
今天再教这篇文章,应当如何教呢?
“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以课程标准先进的阅读理念为指导,我这样教学这篇文章。
上课伊始,创设亲人别离的情境,引导学生读课题,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做好情感的铺垫。
“53年前的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了中国边境。1950年10月,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1953年,美帝国主义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志愿军分批撤出朝鲜回国。1958年是最后一批。咱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写的就是1958年志愿军回国时,和朝鲜人民话别的动人情景。”交待了当时的背景之后,我请学生不要看书,听老师范读。我满含深情地朗读课文,因为是第五次执教,我差不多能背诵这篇文章。当我把目光从课本上移开转向学生时,我发现他们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我,听得是那么专注。他们的表情告诉我他们被深深地打动了。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多种,我使用最多的、最乐于使用的就是范读。教师情深意切的范读有一种磁场效应,能最快捷地使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感氛围。
“现在你们想读这篇文章吗?”我问。
“想!”学生异口同声。
“那好,请你们尽情读吧。”我说。
教室响起学生琅琅的读书声。
书读完了。我请他们放下书,细细地回味回味,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第一遍读书,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应该说读得最投入。给学生留下第一印象的,必是课文最精彩的,必是他们最关心的、最感兴趣的。教师应该善于抓住这一点,然后通过进一步的读、思、议,使之凸现、丰满,直至使之清晰可见、伸手可触,根植于学生的内心,融入他们的生命。
“我很受感动,朝鲜大娘为了救伤员,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大娘冒着炮火,不怕牺牲,给志愿军送打糕。”
“小金花很刚强。”
“大嫂架着双捌,背着孩子,送志愿军送了几十里还要送,她不想和志愿军分离,她不想让志愿军走。”
“大娘和小金花都不想让志愿军走。”
“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再停留片刻,志愿军战士也不想离开朝鲜,不想离开朝鲜的亲人。”
“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情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中朝人民的友谊很深厚。”
…… ……
“同学们体会得不错,老师一开始读这篇文章时,也体会到了这些。”我说,“一读这篇文章,我就被大娘、小金花和大嫂深深地感动了。现在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看看还能体会到什么,或者能发现什么问题。”
学生又认真地读起来。他们读书的积极性来自哪里?一是来自于课文本身的魅力;二是来自初读课文的成就感,老师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感受、发现。
“谁又有了新的发现?”在学生读书之后,我启发道。
“大娘把伤员看得比自己的亲人还要亲。”
“小金花和她的妈妈为了救侦察员老王,不怕牺牲。”
“大嫂冒着生命危险为志愿军挖菜。”
至此,应当说学生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直接感悟。
“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我问。
几位学生先后提出“雪中送炭”、“代价”、“噩耗”等词是什么意思。
“小金花既然是一个刚强的孩子,可她怎么哭了呢?她到底算不算一个刚强的孩子?”一个学生问。
“嗯,问得好,你很会动脑筋。”我赞许地说。
“志愿军为什么管大娘、小金花和大嫂叫亲人?我们管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才叫亲人。”最爱动脑筋的孙志鹏问。
“大娘、小金花和大嫂她们为什么对志愿军这么好?”扎着马尾辫的班长问。
“是啊,的确是这样,能提出这么重 的问题,你们真了不起!”我由衷地赞叹。
在老师的激励下,又有学生陆续提了一些其它的问题。
“问题提得好,想信同学也能很好地解决。”我继续给学生鼓劲,“这些问题里面,最难啃的骨头就是志愿军为什么称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为亲人?朝鲜亲人为什么愿意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关心、帮助志愿军?你们有信心解决这个问题吗?”
“有!”学生充满了自信。
“那么,咱们就一起来啃这两块硬骨头,其它的几个问题,联系一下前后句子就能想明白。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读书。现在就请同学们继续读书,可以朗读,可以小声读,也可默读。读完之后还可以和前后的同学讨论讨论。”
通过读、议,学生明白了,虽然从血缘关系来看志愿军战士和大娘、小金花、大嫂他们不是亲人,可是大娘、小金花和大嫂做到了亲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另一方面,朝鲜亲人之所以愿意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关心、帮助志愿军,是因为志愿军战士同样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在保卫朝鲜人民,在帮助他们赶走侵略者。
至此,学生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这个过程,是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过程,是学生体验智力劳动乐趣的过程。
“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为志愿军付出血和生命的代价,他们不是亲人,但比亲人还要亲。看着年迈的大娘、幼小的金花和架着双拐的大嫂送了一程又一程,看着大娘随风飘撒的银发,看着小金花迷茫的汩眼,看着大嫂额头的汗水和背上塾睡的孩子,假如你就是当时的志愿军战士,你有何感想,此时你最希望的是什么?”我深情地引导。
“请他们回家休息。”学生答。
“那好,现在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练习朗读,你觉得怎么读能劝住他们送别的脚步就怎么读。开始吧。”我意在进一步深化他们的情感体验。
学生练习之后,我指名请他们读给大家听。听后请学生评议,评议后再读。在反复的读中学生的情感渐于与作者、与志愿军战士的感情融为一体,产生共鸣。在反复的读中,学生不知不觉达到了背诵。
最后的一个环节是交际表演。“同学们刚才读得很有感情,表达了志愿军的心愿。既然是话别,应该是双方的,但是,课文只写了志愿军的话,此时此刻,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大娘、小金花、大嫂,听了志愿军的话,会说些什么呢?以小组为单位,任选身份,练说,一会儿派代表演给大家看。”
“立足生命存在,关注生命体验,呼唤生命活力,提升生命质量,这就是我们教育现代性的基本内涵,也是教育现代性义无反顾的责任。” (《中国教育报》 2003 《再教《再见了,亲人》,已是第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