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 教学设计示例一
——发达的科学技术
江苏省姜堰市教育局教研室 钱厚林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李春营建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和《金刚经》,僧一行测量子午线,《唐本草》,孙思邈和《千金方》。
2.思想教育目标
(1)隋唐时期各族人民在前代文化基础上,注意吸收文化成果,共同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不仅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值得我们自豪,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2)隋唐文化中的每一项科技成果无一不是经过发明者无数次试验、钻研、认真学习前人成果取得的,我们要学习他们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3.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分析李春、僧一行、孙思邈的事迹,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2)结合《隋唐时期我国科技成就一览表》的设计和填写,培养学生列表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李春、孙思邈的成就,雕版印刷术。
难点:唐朝时期的医学。
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法:启发式谈话法,朗读或学生讲述故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投影:唐太宗语:“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师生共同归纳隋唐时期出现的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清明政治。
多媒体投影:大运河,唐对外交通路线图。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如下结论:隋唐时交通发达,国内各族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对外交通发达,交往频繁。
多媒体投影:①文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②教材插图:唐朝手工业分布图和繁华大都会
师一共同归纳得出如下结论: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经济繁荣。
多媒体投影:教材插图:①渭水之盟;②敦煌壁画中西域各族人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如下结论: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联系更加密切。
多媒体投影:①玄奘西游;②波斯银币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如下结论:隋唐时期,中外交往频繁,促进了相互间经济文化交流。
多媒体投影:唐太宗语:“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
师生共同归纳说明:隋唐时期我国教育制度、选用人材制度比较先进。
综合得出如下结论: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交通发达,民族融合,中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教育制度先进,这些为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解隋唐科技方面的杰出成就。
此外,上述投影得出的结论,是我国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文化发展的共同因素,是一个基本规律,希望我们正确认识,把握这一基本规律。
【讲授新课】
一、兴盛的建筑业
多媒体投影:教材彩色插图赵州桥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联系小学语文课本上学过的一篇课文,指出图中桥的名称、设计者,什么时候建造的?
学生回答:是隋朝时期一个叫李春的工匠设计并主持建造的,原名叫安济桥,现在叫“赵州桥”。
教师:对。(边说边板书,其中隋朝、李春、赵州桥用不同颜色或不同字体加以突出)
隋朝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世界之最)
根据投影画面,教师作如下介绍。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位于今天河北赵县的洨河上,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6年)。全长52.82米,宽9.6米,桥上有3股道,中间走车马,两侧行人。桥的净跨度长达37.37米,是当时中外跨度最大的石拱桥。桥的跨度虽大,但拱高只有7.23米。桥面坡度平缓,有利于交通和运输。
根据赵州桥桥身结构,教师设问:赵州桥的建筑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作如下补充:赵州桥共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大拱两端上方各有两个小拱,可以减轻桥身重量和桥基的压力;遇到洪水,小拱排水,增加了排水量,减弱激流对桥身的冲击,这种“敞肩式”的桥梁设计符合力学原理。结构科学,坚固耐用,防洪省料。
2.桥跨度大,弧形平,既可以增大排水功能,又使桥面坡度平缓,便于车马往来,还可以节省工料。
3.整个桥型,大小拱相配,轮廊清晰,线条柔和,在雄伟中显出秀逸、轻盈、匀称。历代诗人写了许多诗篇赞美赵州桥。
多媒体投影:(诗画合一)
“架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宋代一诗人)
“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雾”(明·祝万祉)
他们用雨后初晴的长虹,初出云层的新月来形容赵州桥的美观。
4.(多媒体投影,介绍赵州桥栏板,也可以使用课本插图,并作如下介绍。)赵州桥的两侧栏杆、栏板和柱子也装饰得十分华美。石栏板上雕刻的蛟龙,有的互相缠绕,有的回盘相望,有的张目怒视,有的做成二龙戏珠,有的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变幻多端,“若飞若动”。它是隋代石刻的精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赵州桥对我国各地桥梁的建造影响很大。在中外桥梁史上,赵州桥占有突出地位,赵州桥建成700多年后,欧洲才出现类似的石拱桥,如14世纪法国的赛雷桥,但在一百八十年前早已毁坏。赵州桥至今已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历经强烈地震,任凭风吹雨打,仍屹立于洨河上。
悠悠千载,赵州桥便利了人们往来行走。但它的设计者在古代却没有受到重视,史书上少有李春等人的记载。直到造桥之后100多年,唐朝开元十三年(725)中书令张嘉贞在《安济桥铭》中才有如下简略的语言。
多媒投影:“赵州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也。”
关于李春的生平,历史上也没有记载。我们也无法考查其生平。但是,李春对我国桥梁工程的巨大贡献将永载史册。
赵州桥,这座具有高度科学水平和艺术水准的工程技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为你自豪。(用红色标出世界之最)
多媒体投影:唐都长安城平面图以及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2.长安城和含元殿
教师提问:唐朝长安城建筑布局如何?
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回答,教师作一简要说明。
唐都长安是在隋都大兴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它东西约九千七百多米,南北长约八千六百多米,是今天西安旧城面积的十倍。长安城规模庞大,“长安百万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长安城市、坊分开,东西对称,城内街道、住宅规划得有如棋盘,全城街道整齐宽直,树木成行,两边有排水设施;这些都是我国城市建筑史上的新创造。
它不仅在当时给日本、新罗等国都市营造以巨大影响,而且对以后我国的城市建设也有深远的影响,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我国城市建筑的独特风格和优良传统。
多媒体投影:1.唐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2.九天阎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王维)
教师简要介绍唐大明宫含元殿:
大明宫位于长安城东北的龙首原上,居高临下,唐太宗时开始修建。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皇帝每年元旦、冬至举行大朝会,以及阅兵、献俘等主要仪式,都是在此殿举行,其性质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面积也基本相当。
王维的诗句既生动地描绘了含元殿大朝会的盛况,也形象地刻画了这座宫殿具有凌空之感的建筑特点。
雄伟的含元殿建筑群,充分显示了一千三百年前我国建筑工匠和设计师们的杰出的创造才能。
小结(学生集体朗读):“隋唐时期的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教师提问: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学生回答: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教师设计如下活动:
1.由学生扮演唐代人物,在市井间吆喝,出售刊刻的《长恨歌》、《卖炭翁》诗集,或以诗集换取茶酒。
2.投影:“剑南、南川及淮南道皆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已满天下,有乘敬授之道”——唐节度使冯宿秦文
对投影内容教师稍作解释。提问:上述活动,同学们发现了我国出现了哪一重大发明?由此进行板书。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2.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手抄书,这既费时耗力,又易出错。到隋唐时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什么是雕版印刷术呢?
教师布置学生看书,并让一学生朗读课本30页下列文字:
“雕版印刷是把要印的书稿反刻在一块块木板上,让字面凸出,然后在字面上涂墨,覆上纸,轻轻一刷,字迹就印在纸上成为正字了。”
教师要求学生课后进行此项实践的同时,进一步指出:这种印刷术是人们从印章和拓石中受到启发而发明的。
印刷术是复制文字和图画的方法,我国很早就有了好几种复制文字和图画的方法,如印章和拓石,这就是印刷术的先驱。
印刷术的发明,不是偶然的,它来源于生活的体验,来自于具体的实践,离不开人们的观察、思考、创新。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我们的行动,做科技创新的有心人,去总结、探索、创造、革新,成为对人类社会有贡献的人物。
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多媒体投影:《金刚经》
教师作如下介绍:唐朝雕版印刷的原本,多已失散。现在所看到的《金刚经》,长约488厘米。卷首为佛像画,后为经文。画着释迦牟尼对弟子们说法的神话故事,四周环绕的天神也在静听,大家神色肃穆。画面精美,线条流畅,字体整齐,浑朴厚重,着墨均匀,刀法纯熟,是优美的版画艺术。
请大家看最后一行字,你有怎样的发现呢?
教师念“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警造普施”,并作进一步的解释。即这部《金刚经》是一个叫王玠的人在成通九年即公元868年为他父母祈福消灾而刻印的佛教经书。这样,这部《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雕版印刷术的贡献
隋唐时期,雕版印刷“熟练工匠,一天可印两千张”,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此后,逐步传到国外,唐朝时期,朝鲜和日本来我国的留学生学到许多工艺技术,包括印刷技术。十二世纪,我国的雕版技术传到埃及,并西传到欧洲。雕版印刷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伟大贡献。
教师进一步提问:本节课我们所讲的印刷术,与北宋毕昇发明的印刷术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本节课为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为活字印刷术。
教师进行比较后进一步提问: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雕版印刷是活字印刷的基础。
教师提问:我们今天印刷已进入到什么时代?
学生回答:电脑排版、机器印刷。
教师进一步解答如下:今天,世界印刷业已告别传统的印刷手段,告别了过去铅与火时代,进入光电一体化阶段。世界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我们在为我们祖先感到自豪的同时,也要面对现实,发奋努力,勤奋学习,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教师提问:隋唐以前我们的祖先在天文学方面有哪些突出贡献?
师生简要回忆隋唐以前我国天文学方面的伟大成就。教师指出,隋唐时期,我国天文历法成就继续走在世界前列。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著名天文学家。
三、天文历法
僧一行测量子午线(世界第一次)(板书)
多媒体投影:1.僧一行 2.地球经纬线知识
僧一行,原名张遂,从小刻苦学习,青年时代已掌握了丰富的天文历法知识,以学识渊博闻名长安。唐玄宗时候,一行主持修订新历法,对天文现象进行了认真的观测和研究,724—725年组织了全国13点的天文测量工作。从天文学家南宫说测量的数据中,得出北极高度相差一度,南北距离就相差351里80步(合现代131.3公里)的结论。这个数据就是地球子午线一度的弧长,这与现在计算北纬34°5地方子午线一度弧长110.6公里,仅差20.7公里,子午线就是经线。唐代测出的子午线的长度,还有一些误差,但在当时的世界上还是第一次。
测量子午线的长度,对测知地球的大小有很大关系,这次测量有十分宝贵的科学价值。
唐朝的医学成就也很大。
四、唐朝的医学成就
1.贞观时,办分科医学校(早西方200年)
唐太宗时,我国已出现了专业学校教育,当时政府办了分科较细的中央医学校,直属中央太医署,早西方200年。中央医学校内印有明确的分科如医、针、按摩和咒禁四种。各科规定了不同的年限,考试制度极为严格,学习期满并通过毕业考试的学生待遇与国子监所辖学生相同,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大进步。
唐政府还组织人力编写医药书籍《唐本草》。
2.《唐本草》(世界之最)
唐高宗时期,由宫廷主持编写的一部药物学著作,它总结了1000多年来的药物学知识,图文并茂。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订的药典,早西方800多年。
多媒体投影:1.孙思邈(突出药胡芦)2.语句“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孙思邈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指导学生看教材小字内容得此结论)。用毕生精力研究医学,虚心学习前人经验,搜集民间药方,亲临深山老林采集药物,经过不断修改补充,写成《千金方》,即取“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之意。
《千金方》记载了五千多个药方,淘汰了古代医书中一些不合理药方,吸取了民间同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是我国医学史的重大革新。孙思邈被人们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治病很有办法。如用海带、海藻或羊、鹿的甲状腺作药物,治疗山里的穷人的大脖子病。用猪肝、牛肝医治夜盲病。用杏仁、吴茱萸、易椒和牛奶、白蜜冶脚气,孙思邈虽然无法从理论上解决这些问题,但从现代医学上来看,却解决了补碘治甲状腺肿大,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1治疗夜盲症、脚气等问题。
阶段性小结 中国古代医学成就表
人物
朝代
著作、成就
历史地位
扁鹊
春秋战国之际
《第七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 教学设计示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