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
3.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学具和教具
投影片,纸条、小棒、各种尺子、钉子、图钉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铅笔、小纸条、钉子等物体和自己的课桌比一比,然后,以各自不同的测量工具为标准汇报每个人课桌的长度.(答案五花八门:有4拃那么长,8根小纸条那么长……)
2.教师谈话:同学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结果却都不一样呢?(因为我们测量课桌所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3.导入:要想取得一致的结果,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也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课桌到底有多长.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所使用的单位和测量的方法.(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4.师:当我们要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扩展介绍:厘米在国际上,都用字母cm来表示.板书:cm)
二、新授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好好看看,1厘米有多长呀?
师: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
问:找找看,大家带来的物体中,还有你的周围,什么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厘米.(扣子的直径、指甲盖的宽度、牙齿的宽度、橡皮的厚度……)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如:从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3是2厘米;从刻度5到刻度7是2厘米…)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5厘米长?(汇报)
问: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
(1.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2.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3.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1厘米.)
2.学习用厘米量
尝试测量同一个学具(一根8厘米长的小棒)
师:每个同学都有一根小棒,请你用尺子试着量一量这个小棒有多长?
问:测量的结果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正确的量法与错误的量法对比(利用实物投影演示两种量法),使学生鉴别出正确的量法.
小结: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学生活动:先从自己带来的学具中任选一件,举给同学们看一看,大概估计一下它的长度有几厘米.然后实际测量所选物体的长度,看是否与估计的数值相等.
3.师:通过学习,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每人拿出一根细绳,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和相邻的同学比一比,看有什么发现?
2.发展性练习
问:假如一个小朋友的尺子被磨的前几个刻度不清楚了,(出示图片“磨损的尺子”),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就用这把磨损的尺子测量出物体的准确长度吗?
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1.回家后,以厘米位为单位,量一量一些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2.课后调查,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以厘米做单位的.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cm
当我们要测量比较短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
量法: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端对着刻度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教案点评:
导入时先让学生以各自不同的测量工具为标准汇报每个人课桌的长度,随后通过一个“为什么结果都不一样”的提问很自然地引出测量单位和测量方法。
教学认识厘米时,先让学生发挥想象,随后通过实物来感受1厘米的长度,实现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
量小棒长度时,老师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学习,探索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然后教师以规范的动作,标准的测量方法量给学生看,让学生与自己的操作产生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产生顿悟,从而掌握量的要领;最后再亲自实践,使知识技能的掌握经历了由浅到深,由表及里这样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