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片段教学设计及理念
走近您,尊敬您——《品德与社会》片段教学设计及理念
辛晓明
一、走近职业,感受普通劳动者的艰辛和内心
1.激活生活积累,开启学生真实的情感闸门。唤醒体验:长沙是一座新兴的城市,这几年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出示工地建筑工人特写组图)。老师这里有一幅图片(定格到“建筑工地工人冒烈日赶工图”),请认真观察,用眼睛观察,用心灵观察……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思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汗透衣背。没错,他们确实很辛苦。他们这么做为的是什么?
学情预设:受传统德育观念的影响,学生的回答可能是些大话套话,比如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祖国的建设等等。教师应该适时引导,首先是引向真实:你有一颗高尚的具有奉献品质的心,不过,说实在的,你觉得他们流汗的时候,真的在想自己的辛苦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祖国的建设?在学生认识到大多数人是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为了肩上的责任等因素之后,德育再由真实走向崇高:当然,刚才同学的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我想,即使建筑工们没有想得那么崇高,但他们确实在给家人创造幸福的同时,也给这个社会创造了美好。享受他们劳动果实的人们,应该懂得深深地感恩。
2.由点及面呈现,促使学生建构以尊重为底色的初步印象。
通过课件出示“农民,环卫工、建筑工人、菜市场小摊贩”等普通劳动者工作情景图,教师同时诵读饱含情感的旁白。如“(农民图)我们碗中米粮的洁白,出自你辛勤的劳作;(环卫工人图)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我们的舒适源于你起早贪黑的辛劳……
设计理念:要想让学生尊重普通劳动者,不妨选择生活中他们通常容易瞧不起的从事弱势职业的普通劳动者做为切入点,更具有典型教育意义。走进这些弱势职业群体的世界,为孩子的心灵涂上一抹感动的暖色,对于后面的心灵转向教育很是重要。
二、走进社会,感悟普通劳动者工作的重要
1.触动学生正确认识普通职业的重要性。
移情体验:360行,大多是普通行业,劳动在最基层的人们,都是普通劳动者。限于时间,老师没法一一展示。不过,我相信大家对他们的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初步印象。你觉得,他们的工作重要吗?如果20年后的你选择职业,是否愿意选择普通行业普通劳动者的工作?为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出现两种观点:第一,愿意。理由可能是没有普通劳动者的工作,人们就不能幸福生活等。第二,不愿意。理由可能是太累,太辛苦,报酬低等等。教师应把思路引到后者的转变上,这是德育的责任。如果所有学生均选择前者,教师千万不可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没有充分感受普通劳动者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受到心灵的震撼,响亮的“愿意”极有可能是“伪愿意”,是德育的大忌。
2.促动学生深度认知普通职业的重要性。
探究与唤醒:既然这样,那么社会永远删去这些普通行业,我们永远远离这些普通劳动者,可以吗?为什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行业简单说说。
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出示真实典型事例强化认知。
宣传环保株洲让环卫工人集体放假
2003年12月4日,为唤起全市人民的环卫意识,湖南省株洲市委市政府决定让全市所有的环卫工人休假两天。12月5日,就这么短短的一天,当环卫工人停下他们劳动的双手后,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幕便发生了:株洲建设路、新华路等主要干道以及火车站等地已经面目全非。放眼望去,长达几公里的街道两旁,垃圾已成“长龙”,垃圾桶“盆满钵溢”,果皮纸屑令满街狼藉,生活垃圾遍布大街小巷和各生活区,过往行人纷纷掩鼻……(湖南《东方新报》2003年12月9日)
结论:无论是平凡的农民、工人、菜摊小贩,还是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他们就像一台机器上的部件,发动机也好,小螺丝钉也好,谁都很重要,谁都不能缺少。20年后的我们,可以选择不做普通劳动者,但不能不尊重普通劳动者。
设计理念:要想让学生尊重普通劳动者,仅有因同情而产生的淡淡的感动是不够的,还需要用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来冲击学生的情感体验。认识普通职业的重要性,在孩子感性的认知世界里,对普通劳动者增添一份理性的认同,这有利于尊重普通劳动者观念的真正内化。
三、仿真体验,实践如何尊重普通劳动者
1.创造虚拟情境,激活思考。
视频出示:公交车上,面对拖着一身疲惫的民工,红衣女子掩鼻走开。
引导思考:这样的举动是否合适?
学情预设:学生不难想到这样会令民工难堪,伤害自尊等。但教师不能满足于此,在明理到践行的鸿沟上,教师要善于架起贴近现实生活的桥梁:说来容易做到难呐,同学们,那个衣服沾满泥灰、一身汗味的民工站在你旁边,你会怎么做?……可是,那汗味真的很浓烈,很刺鼻。他们衣服上的泥灰可能随着车子的摇晃沾到你漂亮干净的衣服上……教师通过这样的语言,尽量把学生带进真实的道德抉择场景中,让其在心灵破茧的挣扎中最终得到精神蜕变。
2.切入学生生活,现场践行。
在生活中,尊重有时就是一种心态,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它往往在不经意的细节里体现。大家做得怎么样呢?老师现在做一个小调查:家人和亲戚中有普通劳动者的同学请起立(旨在初步考察学生是否从心理上平等看待普通劳动者)!
随机指名谈话:你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说心里话,你为有做xx工作的爸爸而骄傲吗?同样设置道德选择障碍:万一有不懂事的同学当着很多人的面这么说:“‘喂,你爸爸是做xx的呀,哎哟,(假如是汽车修理工)成天油乎乎的……’你怎么办?”
设计理念:尊重普通劳动者,从明理到实践总有一段难以跨越的距离。追溯原因,是学生的理明得太容易,缺乏深层的触及灵魂的拷问。创设生活实践情景,在实践中思辨,教师在学生认知矛盾处或点拨或推波助澜,让学生经历认知的高峰体验过程,这样的德育活动,才能动其心魄,成为引领和提升精神的过程。
四、换向强化,从普通劳动者子弟如何赢得尊重的角度读懂尊重
提供感性材料点燃情感:一群来自异乡的农民工子弟也道出了他们的心声,想知道他们怎样看待亲人、怎样看待普通劳动者的职业、怎样看待自己的明天吗?请欣赏小品《心里话》。(……我们的教室很暗,灯光只有几瓦,我们的桌椅很1日,坐上去吱吱哑哑,但是,我们的作业工整,我们的成绩不差。要问我此刻最想说什么,我爱我的妈妈,我爱我的爸爸。因为,是妈妈把城市的马路越扫越宽,是爸爸建起了新世纪的高楼大厦……别人与我比父母,我与别人比明天。)
结语:这些孩子的学习生活条件都不是很好,但自强、自尊的他们深深懂得尊重的真谛。如果老师现在问:我们到底该如何尊重普通劳动者,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给老师一个满意的答案。但老师不需要你们回答,老师希望你们能用十年二十年乃至一生的时间,去思索,去实践,去追问!
设计理念:尊重普通劳动者,是一个宏大的话题。学生学到前一环节,已经从感性与理性双重角度认识到了生活需要尊重普通劳动者。但是,学生形成稳定的情感认识不仅需要感性触动,更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深深震撼。所以,此时再利用感人的《心里话》重锤定音十分必要:打工子弟的心态和志气,通过幽幽诵读,传递着无法阻挡的感染力;“是妈妈把城市的马路越扫越宽,是爸爸建起了新世纪的高楼大厦”,诗意离心灵最近,诗意的语言,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孩子们内心深处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别人与我比父母,我与别人比明天”,如果学生是普通劳动者的子女,不用说教,他们会懂得怎样去努力赢得尊重。一句话,尊重与尊严很近,与尊贵相连,深谙尊重内涵的人,才是有尊严的尊贵的生命。
(作者单位:长沙市雨花区教研室) 《《品德与社会》片段教学设计及理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2460.html
辛晓明
一、走近职业,感受普通劳动者的艰辛和内心
1.激活生活积累,开启学生真实的情感闸门。唤醒体验:长沙是一座新兴的城市,这几年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出示工地建筑工人特写组图)。老师这里有一幅图片(定格到“建筑工地工人冒烈日赶工图”),请认真观察,用眼睛观察,用心灵观察……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思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汗透衣背。没错,他们确实很辛苦。他们这么做为的是什么?
学情预设:受传统德育观念的影响,学生的回答可能是些大话套话,比如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祖国的建设等等。教师应该适时引导,首先是引向真实:你有一颗高尚的具有奉献品质的心,不过,说实在的,你觉得他们流汗的时候,真的在想自己的辛苦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祖国的建设?在学生认识到大多数人是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为了肩上的责任等因素之后,德育再由真实走向崇高:当然,刚才同学的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我想,即使建筑工们没有想得那么崇高,但他们确实在给家人创造幸福的同时,也给这个社会创造了美好。享受他们劳动果实的人们,应该懂得深深地感恩。
2.由点及面呈现,促使学生建构以尊重为底色的初步印象。
通过课件出示“农民,环卫工、建筑工人、菜市场小摊贩”等普通劳动者工作情景图,教师同时诵读饱含情感的旁白。如“(农民图)我们碗中米粮的洁白,出自你辛勤的劳作;(环卫工人图)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我们的舒适源于你起早贪黑的辛劳……
设计理念:要想让学生尊重普通劳动者,不妨选择生活中他们通常容易瞧不起的从事弱势职业的普通劳动者做为切入点,更具有典型教育意义。走进这些弱势职业群体的世界,为孩子的心灵涂上一抹感动的暖色,对于后面的心灵转向教育很是重要。
二、走进社会,感悟普通劳动者工作的重要
1.触动学生正确认识普通职业的重要性。
移情体验:360行,大多是普通行业,劳动在最基层的人们,都是普通劳动者。限于时间,老师没法一一展示。不过,我相信大家对他们的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初步印象。你觉得,他们的工作重要吗?如果20年后的你选择职业,是否愿意选择普通行业普通劳动者的工作?为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出现两种观点:第一,愿意。理由可能是没有普通劳动者的工作,人们就不能幸福生活等。第二,不愿意。理由可能是太累,太辛苦,报酬低等等。教师应把思路引到后者的转变上,这是德育的责任。如果所有学生均选择前者,教师千万不可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没有充分感受普通劳动者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受到心灵的震撼,响亮的“愿意”极有可能是“伪愿意”,是德育的大忌。
2.促动学生深度认知普通职业的重要性。
探究与唤醒:既然这样,那么社会永远删去这些普通行业,我们永远远离这些普通劳动者,可以吗?为什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行业简单说说。
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出示真实典型事例强化认知。
宣传环保株洲让环卫工人集体放假
2003年12月4日,为唤起全市人民的环卫意识,湖南省株洲市委市政府决定让全市所有的环卫工人休假两天。12月5日,就这么短短的一天,当环卫工人停下他们劳动的双手后,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幕便发生了:株洲建设路、新华路等主要干道以及火车站等地已经面目全非。放眼望去,长达几公里的街道两旁,垃圾已成“长龙”,垃圾桶“盆满钵溢”,果皮纸屑令满街狼藉,生活垃圾遍布大街小巷和各生活区,过往行人纷纷掩鼻……(湖南《东方新报》2003年12月9日)
结论:无论是平凡的农民、工人、菜摊小贩,还是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他们就像一台机器上的部件,发动机也好,小螺丝钉也好,谁都很重要,谁都不能缺少。20年后的我们,可以选择不做普通劳动者,但不能不尊重普通劳动者。
设计理念:要想让学生尊重普通劳动者,仅有因同情而产生的淡淡的感动是不够的,还需要用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来冲击学生的情感体验。认识普通职业的重要性,在孩子感性的认知世界里,对普通劳动者增添一份理性的认同,这有利于尊重普通劳动者观念的真正内化。
三、仿真体验,实践如何尊重普通劳动者
1.创造虚拟情境,激活思考。
视频出示:公交车上,面对拖着一身疲惫的民工,红衣女子掩鼻走开。
引导思考:这样的举动是否合适?
学情预设:学生不难想到这样会令民工难堪,伤害自尊等。但教师不能满足于此,在明理到践行的鸿沟上,教师要善于架起贴近现实生活的桥梁:说来容易做到难呐,同学们,那个衣服沾满泥灰、一身汗味的民工站在你旁边,你会怎么做?……可是,那汗味真的很浓烈,很刺鼻。他们衣服上的泥灰可能随着车子的摇晃沾到你漂亮干净的衣服上……教师通过这样的语言,尽量把学生带进真实的道德抉择场景中,让其在心灵破茧的挣扎中最终得到精神蜕变。
2.切入学生生活,现场践行。
在生活中,尊重有时就是一种心态,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它往往在不经意的细节里体现。大家做得怎么样呢?老师现在做一个小调查:家人和亲戚中有普通劳动者的同学请起立(旨在初步考察学生是否从心理上平等看待普通劳动者)!
随机指名谈话:你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说心里话,你为有做xx工作的爸爸而骄傲吗?同样设置道德选择障碍:万一有不懂事的同学当着很多人的面这么说:“‘喂,你爸爸是做xx的呀,哎哟,(假如是汽车修理工)成天油乎乎的……’你怎么办?”
设计理念:尊重普通劳动者,从明理到实践总有一段难以跨越的距离。追溯原因,是学生的理明得太容易,缺乏深层的触及灵魂的拷问。创设生活实践情景,在实践中思辨,教师在学生认知矛盾处或点拨或推波助澜,让学生经历认知的高峰体验过程,这样的德育活动,才能动其心魄,成为引领和提升精神的过程。
四、换向强化,从普通劳动者子弟如何赢得尊重的角度读懂尊重
提供感性材料点燃情感:一群来自异乡的农民工子弟也道出了他们的心声,想知道他们怎样看待亲人、怎样看待普通劳动者的职业、怎样看待自己的明天吗?请欣赏小品《心里话》。(……我们的教室很暗,灯光只有几瓦,我们的桌椅很1日,坐上去吱吱哑哑,但是,我们的作业工整,我们的成绩不差。要问我此刻最想说什么,我爱我的妈妈,我爱我的爸爸。因为,是妈妈把城市的马路越扫越宽,是爸爸建起了新世纪的高楼大厦……别人与我比父母,我与别人比明天。)
结语:这些孩子的学习生活条件都不是很好,但自强、自尊的他们深深懂得尊重的真谛。如果老师现在问:我们到底该如何尊重普通劳动者,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给老师一个满意的答案。但老师不需要你们回答,老师希望你们能用十年二十年乃至一生的时间,去思索,去实践,去追问!
设计理念:尊重普通劳动者,是一个宏大的话题。学生学到前一环节,已经从感性与理性双重角度认识到了生活需要尊重普通劳动者。但是,学生形成稳定的情感认识不仅需要感性触动,更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深深震撼。所以,此时再利用感人的《心里话》重锤定音十分必要:打工子弟的心态和志气,通过幽幽诵读,传递着无法阻挡的感染力;“是妈妈把城市的马路越扫越宽,是爸爸建起了新世纪的高楼大厦”,诗意离心灵最近,诗意的语言,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孩子们内心深处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别人与我比父母,我与别人比明天”,如果学生是普通劳动者的子女,不用说教,他们会懂得怎样去努力赢得尊重。一句话,尊重与尊严很近,与尊贵相连,深谙尊重内涵的人,才是有尊严的尊贵的生命。
(作者单位:长沙市雨花区教研室) 《《品德与社会》片段教学设计及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