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案大全 >> 政治教案 >> 八年级政治教案 >> 正文

案例1:在网上诽谤他人要承担法律责任


 

 

案例1在网上诽谤他人要承担法律责任

案情:男青年A以“飞腾”的网名在某社区网上发表多篇文章,该社区网的版主是网名为“朱非动”的B女。两人在网友聚会上互通网名、姓名,逐渐熟悉起来。

后来,B女登陆网络发现,“飞腾”在网络一公开版块发表贴子,不仅称“朱非动”是网上交际花,而且夹杂着许多不堪入目的侮辱性语言。“朱非动”当即回贴要求“飞腾”不得侮辱他人。后来网络管理员将“飞腾”的有关贴子删除。

可是,“飞腾”不但没有改正,反而变本加厉地将被删除的贴子复制多份,放到多个公开版块上。在此后的几个月间,“飞腾”用恶劣的侮辱性语言在网上继续发贴侮辱“朱非动”,还以另一网名发贴,对“朱非动”进行更加恶劣的侮辱和攻击。这还不算,他还假冒“朱非动”的名义,在网上捏造了认可自己所言的多条留言,对“朱非动”的人格和名誉大肆诽谤和污辱。

一些心态不正的网迷对上述侮辱性的贴子大量跟贴附和,一时真假难辨,造成恶劣的影响。不仅使B女在熟识的网友面前很难做人,而且受到亲友的误解,造成严重恶果。

B女忍无可忍,愤而将A男告上法庭。法庭经调查取证,认定A男在网上实施了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损害了B女的名誉。依法责令A男在网上公开向B女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000元。

讨论:

1.  A男实施了什么行为、侵犯了B女的什么权利而受到法律的制裁?

2.  B女采取了哪些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其中哪种方式最有效?

3.  通过本案你对网络道德、网上自我保护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收获?

 

案例2:依法保护自己的智力成果权

案情:1994年春,13岁的中学生小峰自创一首歌词,参加当年的“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这首歌词由于新颖、富有情感而被评为特别奖。然而,小峰并未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调查发现,是复评中某小学教师L和他的学生Z做了手脚。小峰于1996年初把一纸诉状交到人民法院,状告L和Z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1997年8月10日,人民法院审结此案,小峰获得了17000元赔偿。

讨论:

1.  什么是智力成果权?

2.  我国法律对保护公民特别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持何态度?

3.  结合小峰成功维权的事例,总结交流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有效方法。

 

 

 

第三章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目标: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

这一个主题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学生如何从心理上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设计的。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结合初中学生在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上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提出了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等基本要求。其具体包括6项内容。1.结合青少年追星现象或偶像崇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以及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中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辩正地看待学习中的压力;引导学生细致分析导致学习焦虑的具体原因,并通过相互交流探讨适用于自己的调控方法;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3.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是“战胜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重要保证,同时,从不同方面介绍勇于克服困难的事例和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态度的自我锻炼方法。4.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个人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集体,集体的存在与发展也离不开每一个个体,进而加深对“团结就是力量”的涵义的领悟,增强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自觉性。5.通过“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对比,引导学生切实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加深对当代中国的认识,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进而加深对党的感情,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技能与习惯。6.通过多种事例,引导学生感悟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对个人情感的影响,提高文化认同感。

 

3.1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从众现象的很好说明。

    人为什么会从众,有哪些因素影响人的从众心理?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众人提供的信息更为全面可靠,使人产生不自觉地相信他人、依赖他人的心理。同时,人们一般都不想被别人看成越轨者,不愿和群体作对,不愿触犯众怒,因此,往往在非重大问题上易采取随波逐流,委曲求全的做法,做出从众的行为。在群体压力下,个体是保持独立性还是从众,往往受到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

    ① 信息作用。在许多情况下,尤其是信息不明把握不大的情况下,或者是没有客观的权威标准可供参考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他人的意见和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依据,这时就容易产生从众行为。掌握的信息越少,从众的倾向就可能越大。

    ② 群体一致性。人们是否从众和群体的内聚力有关。群体成员一致性高,活动协调,对个体的吸引力就比较大。也就是说,群体凝聚力越强,个体对群体就越忠诚,越能按照群体规范行事,因而个体和群体间的意见就越一致。这种一致性的背景下,就越可能出现从众的现象。

     ③ 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个体是否从众有直接关系。一般说来,地位高、权威大的个体较少从众。相反,地位低、权威小的个体或群体的新成员则易于产生从众行为。例如,教师和一群学生在一起,教师往往较少产生从众行为。这是因为地位高的、权威大的人能够得到他人的信赖,而自己则不屑追随他人。

④ 人际关系的制约。从众的现象,有时即使是在个体已经明确信息的情况下仍然可能产生,这往往是受到人际关系制约的结果。因为在社会情境中,人们一般都比较害怕成为“偏离者”。为了不做“偏离者”,他们就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从而出现从众行为,以从众作为维持人际关系的一种策略。

⑤ 个性差异。在从众问题上,人与人之间,因为各人的知识、智力、性格、气质、情绪等具体特征不同,存在着差异。就知识水平而言,知识较少、智力水平较低的人,自信心比较低,自尊心也不太强,所以比较容易产生从众行为;相反,知识较丰富,富有自信的人,从众的行为可能就少些。性格上优柔寡断、缺乏主见的人,易受暗示、容易从众;性格上果断,善于独立思考,有主见,富于批判精神的人,则较少从众。就情绪状况而言,处于不同情绪状况,从众程度也会变化。焦虑、犯愁、紧张时,可能易于从众,坦然镇静,情绪安定时,有足够思考余地,可能较少从众。

 

《案例1:在网上诽谤他人要承担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268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