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君主专制政治的顶峰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文字狱的兴起及其后果。满洲贵族日趋腐败。
二、思想教育目标:
1.军机处的设置,使清朝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里,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至此发展到顶峰。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瓦解的反映。
2.清朝的文化专制政策摧残人才,禁锢思想,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能力培养目标:
1.指导学生回答:“清朝君主专制是怎样发展到顶峰的”的思考题,以培养、提高其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分析秦始皇焚书坑儒、明朝用八股取士与清朝大兴文字狱的严重后果,以培养、提高其综合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点:
一、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
1.清初的中央行政机构
2.军机处的设置
二、严酷荒唐的文字狱
1.清朝前期的文字狱
2.文化专制政策的危害
三、满洲贵族逐渐腐败
1.统治阶级的奢侈腐化
2.官场贪污成风
重点:
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政策的危害。
难点:
理解军机处的设置是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课型:
综合课
课时:
课1时
方法:
通过复习以前的相关知识学习新课。
教学思路:
1.明确目标:本节讲的是“君主专制政治的顶峰”,教材共有三部分,其中“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属于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所采取的政治措施,而军机处的设置是关键,是本课的重点。第二部分, “严酷荒唐的文字狱”是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特殊产物,是君主专制在文化思想上的反映。第三部分, “满洲贵族逐渐腐败”,说明清朝统治者把君主专制政治发展到顶点不是统治的巩固,而恰恰是清王朝走向衰落的反映。
2.难点问题的解决:①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关键措施就是“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清代和明代的中央行政机构加以比较,得出加强君主专制的必要性。然后,教师重点讲清军机处的人员组成、职能、军机大臣的地位等,使学生认识到军机处使强化“君权”的工具。 ②让学生阅读课文后,认识分析清朝文化专制政策所造成的后果,最后,教师加以补充逐条解释。
3. “满洲贵族逐渐腐败”,可以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插图和文字资料,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最后,教师概括出腐败的表现。
教具:
君主专制逐步加强的图表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清朝前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这节课我们来看看清朝的政治是怎样的情况。
引导学生一起来回忆以前学过的各朝代的君主专制制度。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概况图表:
过程
时间
具体表现
首创
秦始皇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地方实行郡县制。地方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绝对执行皇帝命令。从而确立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机构。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初步巩固
汉武帝
颁布推恩令和削夺大批王侯爵位,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加强了中央集权。
进一步完善
隋唐
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掌管行政,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中书省和门下省分别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和审批。实行科举制。
进一步加强
北宋初期
用“杯酒释兵权”的办法,削夺了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派转运使到地方管理地方财政。派文臣到各地管理地方政事。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
空前加强,显著腐败
明清
明朝废丞相,废行省,设三司,实行内阁六部制。实行特务政治。清朝沿用内阁六部制,又设军机处。明清都搞文化专制、八股取士。
(二)讲授新课:
一、“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
请学生阅读这一目,提问:明朝的的中央行政机构设置的情况是怎样的?那么清朝为什么要加强君主专制呢?清朝的皇帝又是如何去做的呢?在学生阅读和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讲解:
在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发展史上,皇帝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皇权是专制集权制度的核心。皇权的扩张和缩小,标志着专制集权发展的程度。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君主专制特别强大,这是宋朝以来专制集权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清朝加强君主专制一方面是因为,清朝统治着一个版图辽阔、人口众多、有着许多民族的大国,统治者本身又是一个少数民族,需要集权中央,才能有效地维持统治,并保障满洲贵族的特权地位。在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上,中央的集权,必然表现为君主专制的加强。另一方面,清朝建立之时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尖锐,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日益发展,这也促使清朝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以便加强其镇压和控制的力量,阻止封建制度的瓦解。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①清入关后,一方面仿照明朝制度,在中央设立内阁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另一方面又保留自己民族原有的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清朝的内阁与明朝名同而实异,并没有什么实权。实权掌握在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手里,凡军国大事皆由它会议裁决,就连皇帝也无权更改,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不仅架空了内阁,也限制了君主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使权力分散于满洲的王公贵族手里,因而接连出现大臣专横擅权的局面。
②康熙帝亲政后,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学士入值。当值翰林院学士除陪同皇帝读书写字外,实际上也参与机密,替皇帝草拟谕旨。从此,内阁、议证王大臣会议权力削弱。康熙帝把中枢权力一分为三:内阁、议证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相互牵制,康熙帝处置了鳌拜,结束了权臣专横的局面,最后集权于皇帝手中。
③而雍正帝设置军机处,则是加强君主专制的关键性措施。军机处的裁决权完全出自皇帝,皇帝的命令由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中央的六部官员和地方的军政首领也就直接听从他的指挥。此后,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虚设,至乾隆时撤销;内阁也成为虚设的机构。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本目的一段小字和《军机处》《乾清宫》两幅插图,如时间许可,可指导学生阅读、观看,不要求记忆。)
讲完本目内容,指导学生回答教材里的第一道思考题:“想一想,清朝君主专制是怎样发展到顶峰的?”也可等全课讲完后,再指导学生回答。
三、“严酷荒唐的文字狱”
请学生阅读这一目,提问:清朝为什么实行文字狱?以前的朝代有类似的政策么?在学生阅读和回答的基础上一起回忆秦朝,西汉,明朝的文化专制政策。
清朝统治者一再兴起文字狱的原因是“为了从思想上控制人民”,“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这是由于清朝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为了树立专制君主的淫威,不许人们有丝毫的不满和反抗。同时,又由于当时清朝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而存在尖锐的民族矛盾,许多汉族知识分子鼓吹反清思想和民族意识,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便不惜以残暴的手段加以镇压。
顺治帝兴文字狱7次,康熙帝兴文字狱12次,雍正帝兴17次,乾隆帝兴130余次,愈演愈裂。比如乾隆年间,礼部尚书沈德潜作诗咏《黑牡丹》,其中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之句,后来被告发。清廷认为,这是影射满洲人以异族夺取朱皇为,犯大逆罪。当时,朱德潜已死,清廷下令剖棺锉尸。其中重要的有康熙时的“明史案”、乾隆时的“胡中藻案”。请学生课下阅读小字。
提问:请大家想这样的政策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着重讲清以下两点:1.清朝的文字狱从康熙到乾隆,时间持续了一百多年,而且愈演愈烈,次数之多,规模之大,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其残酷远远超过历代的文字狱。2.由于清朝的文字狱特别残酷,危害也特别严重。它迫使许多知识分子逃避现实,不敢过问政治,从而摧残人们的聪明才智,禁锢人们的思想,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请学生思考:
四、“满洲贵族逐渐腐败”
提问:上一课教材讲到,从康熙到乾隆,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什么?答:“康乾盛世”。乾隆时代,则是“康乾盛世”的鼎盛阶段。这时候,社会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社会财富大量积累起来。官僚、地主和商人,依仗他们的政治和经济特权,压榨农民和手工业者,把许多财富聚敛到自己手里,过着骄奢淫佚的生活,到乾隆后期形成了一股奢靡之风。
⑴乾隆帝穷奢极欲,修建离宫别馆,六次南巡,耗费大量人力财物。
乾隆皇帝是这股奢靡风气的带头人物。①乾隆帝为满足自己的奢欲,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离宫苑囿。承德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或承德离宫)是清朝最大的一处离宫,它始建于康熙,初只36景,乾隆时进行大规模扩建,扩充为72景。承德外八庙,其中的大部分也是在乾隆时建造的。北京的圆明园始建于雍正,当时修建了28景,乾隆时又扩建成40景,并在圆明园的东南修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②乾隆帝六次南巡,还在“江浙各处名胜俱造行宫”(钱咏:《履园丛话》卷2),多达30处。这些离宫苑囿的建造,耗费了大量的钱财。乾隆帝仿效康熙帝六次南巡,名为视河,实则艳羡江南繁华而恣肆游乐。自北京至杭州,每次往返近六千里。巡幸的队伍乘坐千余艘船只,沿运河南行六次南巡,所经之处,土路皆泼水清尘,石路石桥皆用黄土铺垫;水港河汊、桥头村口,都派兵丁驻守。巡幸所至,地方文武官员不仅着朝服接驾,而且大肆铺张,修行宫,搭彩棚,办筵席,并进献大批山珍海味、土产方物。就连饮水,也从远处取来著名的泉水,如在直隶境内取用香山静宜园的泉水,在山东境内取用济南珍珠泉水,在江苏境内取用镇江金山泉水,在浙江境内取用虎跑泉水。路过繁华街市,均搭建牌楼、彩棚、点景、香亭。耗费的人力财力无法计数,三吴元气为之伤耗殆尽。
“上梁不正下梁歪”,皇帝生活这样豪华,下面的王公贵族,文武百官、大地主和大商人,也莫不是奢侈无度,纸醉金迷。尤其是满洲亲贵,沾染奢华腐朽的习气更甚。
⑵满洲贵族腐败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官场贪污成风。官场的贪风是与贵族官僚的奢侈生活紧相伴随的,而乾隆帝的腐化则是官场贪风的总根子。着重讲清以下两点:1.乾隆帝为了维持奢靡的生活,巧立名目,勒索官吏、商人和百姓。官吏为了孝敬皇帝,便大肆贪污纳贿,搜刮钱财。后来薛福成曾评论说:乾隆时贪污盛行,“非其时人性独贪也,盖有在内隐为驱迫,使不得不贪者也”(《庸庵笔记·入相奇缘》)。这里所说的“在内隐为驱迫”,指的是这些官吏为保全自己的官位和身家性命,而被迫向皇上孝敬钱财。此话点出了乾隆帝实为官场贪风之源的奥秘,可谓一语中的。2.整个官场,贪污、索贿成风。和珅贪污所得,除无法估价的大量珍宝、古玩和字画外,现金以及能够估价的财产多达一二千万之巨,是一个突出事例。
⑶军备松弛,政治日益腐败。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最后两段小字,点明八旗军队从乾隆年间开始腐败,军队没有战斗力。叙述在清朝专制政治的高压政策和统治者的残酷剥削下,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它与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恰成鲜明的对照,说明在所谓“康乾盛世”的时代,仍然存在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对抗。(但不要求学生掌握和记忆。)
(三)小结全课:
利用板书小结全课。
结语:清朝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这不是偶然的,是当时阶级斗争尖锐,民族矛盾激烈的产物。大兴文字狱,严酷的压抑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从思想上控制人民,是君主专制在文化上的反映。统治阶级的奢侈,官场的贪风,说明满洲贵族的腐败,这一切都预示着清王朝开始衰落了。
如有时间,可组织学生讨论秦始皇焚书坑儒、明朝用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严重后果。
课堂作业:
请学生做书后的练习题,然后讲解
板书设计:
①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文化
②许多知识分子不敢问政治,禁锢了思想
③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2.危害
1.原因
1. 统治者的奢侈腐化
2.官场的贪污索贿成风
表现
四、“满洲贵族逐渐腐败”
一、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
1.加强君主专制的原因
2. 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二、严酷荒唐的文字狱
课堂思考题答案提示
1.想一想,清朝君主专制是怎样发展到顶峰的?
答:清朝初期,在中央设内阁、置六部,同时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凡军国大事,都交议政王大臣议处,他们决定的事情连皇帝也难以改变。雍正帝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而让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给各部和地方的官员去执行。不仅中央六部长官,而且连地方的军政首脑,都直接听从皇帝指挥。这样,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帝时撤销。内阁也形同虚设。君主专制便发展到了顶峰。
练习题答案提示:
一、C
二、乾隆帝穷奢极欲,修建离宫别馆,六次南巡,耗费大量人力财物。
官吏贪污、索贿成风。和珅是历史上的“贪污之王”。
军备松弛,政治日益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