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学分析稿
苏海安南莫小学(226681)范强
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的认识,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设计理念:
数学知识要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适当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课堂上以“聪聪”和“明明”两个小精灵为主线,让它们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当它们自己遇到难题时,让学生帮助解决,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生活出发,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学生回答)
师:好的,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教师边看边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小结: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看课件)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
(课件播放配音)“我叫聪聪。我叫明明。嗨!大家好,认识我们吗?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比一比,看谁学得好。”
师:同学们加油呀,可不能输给聪聪和明明。
二、新授:
1、认识人民币。
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1)区别新版和旧版:以10元为例。
①课件显示放大的“10元”,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
小结:对!看人民币上的数字“10”和汉字“拾”,点击单位“圆”(大写)。
②课件显示放大“10元”(新版),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
小结:对!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数字后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
③区别: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图案、大些?颜色……)
④联系实际:10元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2)区别纸币和硬币
①课件显示5角纸币,问:你是怎样认识的?
②课件显示5角硬币,认一认。
③课件同时出现5角的纸币和硬币,区别不同。
④课件出示背面,问背面是什么?(国徽)
小结: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随意损坏它。
2、随意点几张大额人民币,集体回答。
20元,50元(新版、旧版),100元(新版、旧版)。
3、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人民币,把它拿出来。
活动形式:两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
4、分类: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小朋友们想办法分类整理一下。
(1)按单位分:元、角、分(板书)。
(2)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3)按数字大小分。
(4)按新版、旧版分。
请学生汇报:展示台上展示。
5、请小朋友把钱推到左上角,把书翻到第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课件展示)
小结: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就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三、换钱游戏:
进行简单的计算。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不知道聪聪、明明认识了没有?
(课件播配音)“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一张2角可以换??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个1角。
小朋友们,动手换一换吧!
活动形式:两人一组,可以左右两人一组,也可以前后两人一组。
(引导)小朋友,我们看聪聪、明明在干什么呢?
2、情景对话:出示课件并配音。
聪聪:“明明,明明,你到哪里去?”明明(手里拿着一堆钱):“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
聪聪:“你拿这么多一角钱,丢了多可惜呀)?“那么怎么办呢?谁来帮帮我?”
请学生回答。
明明:“谢谢你!现在我知道了。1元钱可以换10个1角钱。”
(板书:1元=10角)
四、实践活动。
(课件显示,配音)我们不仅认识了
八、单元检测安排及使用提示
1.测试卷中有的题目我们也要把它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
2.试卷上的第一题第7题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应重视这部分内容,让学生真正理解。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学分析稿(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4572.html
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的认识,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设计理念:
数学知识要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适当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课堂上以“聪聪”和“明明”两个小精灵为主线,让它们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当它们自己遇到难题时,让学生帮助解决,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生活出发,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学生回答)
师:好的,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教师边看边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小结: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看课件)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
(课件播放配音)“我叫聪聪。我叫明明。嗨!大家好,认识我们吗?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比一比,看谁学得好。”
师:同学们加油呀,可不能输给聪聪和明明。
二、新授:
1、认识人民币。
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1)区别新版和旧版:以10元为例。
①课件显示放大的“10元”,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
小结:对!看人民币上的数字“10”和汉字“拾”,点击单位“圆”(大写)。
②课件显示放大“10元”(新版),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
小结:对!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数字后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
③区别: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图案、大些?颜色……)
④联系实际:10元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2)区别纸币和硬币
①课件显示5角纸币,问:你是怎样认识的?
②课件显示5角硬币,认一认。
③课件同时出现5角的纸币和硬币,区别不同。
④课件出示背面,问背面是什么?(国徽)
小结: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随意损坏它。
2、随意点几张大额人民币,集体回答。
20元,50元(新版、旧版),100元(新版、旧版)。
3、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人民币,把它拿出来。
活动形式:两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
4、分类: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小朋友们想办法分类整理一下。
(1)按单位分:元、角、分(板书)。
(2)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3)按数字大小分。
(4)按新版、旧版分。
请学生汇报:展示台上展示。
5、请小朋友把钱推到左上角,把书翻到第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课件展示)
小结: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就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三、换钱游戏:
进行简单的计算。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不知道聪聪、明明认识了没有?
(课件播配音)“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一张2角可以换??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个1角。
小朋友们,动手换一换吧!
活动形式:两人一组,可以左右两人一组,也可以前后两人一组。
(引导)小朋友,我们看聪聪、明明在干什么呢?
2、情景对话:出示课件并配音。
聪聪:“明明,明明,你到哪里去?”明明(手里拿着一堆钱):“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
聪聪:“你拿这么多一角钱,丢了多可惜呀)?“那么怎么办呢?谁来帮帮我?”
请学生回答。
明明:“谢谢你!现在我知道了。1元钱可以换10个1角钱。”
(板书:1元=10角)
四、实践活动。
(课件显示,配音)我们不仅认识了
八、单元检测安排及使用提示
1.测试卷中有的题目我们也要把它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
2.试卷上的第一题第7题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应重视这部分内容,让学生真正理解。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学分析稿(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