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 >> 正文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 (教师中心稿)



单元教学目标:
1、能熟练使用工具书,独立解决文中的生字词,并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词语、成语、格言警句、精彩句段)。能使用硬笔熟练工整地书写楷书。
2、能体会科学家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学习他们的科学方法,能初步树立创新意识;并了解一些科学知识。
3、能初步使用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和说明的一些方法,并学习写简单的说明文;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4、能利用口头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展现自我风采。
5、能进行采访、调查等实践活动,了解身边的科技情况,合作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
单元学时安排:(共计14学时学时)
单元整体学习1学时
《斜塔上的实验》2学时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学时
《宇宙里有些什么》2学时
《梦溪笔谈》二则2课时
诵读欣赏1课时
作文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学时单元整体学习
学习目标:
1、确定单元学习专题,指定活动.计划。
2、激发学生关注科学的兴趣。
第一块:浏览本单元内容,确定单元学习专题。
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浏览本单元目录、内容。明确任务
2、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
3、讨论:本单元的课文有哪些异同之处?课文与课文之间又有哪些互相联系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
第二块:制定活动方案,组建活动小组
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在本单元中可有你感兴趣的内容,请随便谈谈。谈感受(自己最感性趣的内容,)
2、针对这些你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自己的单元活动方案。同和你有相同志趣的同学组成自己的专题研究小组。自由交流,确定自己的专题。组建专题研究小组。
3、布置任务:根据本组的专题,制定活动.计划、方案。教师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制定活动方案。
第三块:学习评价:
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
(一)出示评价内容:
1、你学到了哪些你不知道的关于文学各方面的知识?
2、你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有什么优势?
3、本节课你发言了吗?(组内或班上)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自我反馈。
(二)小结:自我评价。


十八、斜塔上的实验
亨利•托马斯达纳•李•托马斯
教学目标:
1.了解课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丰富知识背景。
2.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
教学重点:
1、伽利略勇于创新的精神。
2、巧妙的构思。
3、记叙和描写相结合。
教学设想:
1、这是一篇介绍科学家伽利略的文章。作者真实地记叙了科学家伽利略在科学道路上不断探索的事迹,表现了科学家们矢志探索的精神和奋斗不息的足迹。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如:伽利略生活的背景、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的影响等,使学生增长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激起同学们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另外,再引导学生领会知识创新的重要性,努力创新。
2、学法指导:资料搜集、实验展示、分析讨论。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伽利略的生平资料或主要的科学成就。
2、分小组准备实验,根据文中的描述展示自然的节奏原则的发现。
3、熟读全文,并谈一谈你眼中的伽利略是一位什么样的科学家?
二、教学步骤:
1、小组内交流所搜集到的资料。
2、展示组内较好的资料。
3、请小组代表展示实验并阐述伽利略的结论。
4、字词检查:请同学上黑板列出所查找到的字词,其他同学注音并订正。
5、默读课文并思考:通过这篇人物传记,你认为伽利略具有怎样的科学精神?
从文中找出依据并加以分析。
6、小组交流讨论、师生共同探讨。
交流.总结:通过这篇人物传记,我们可以发现伽利略具有“实践是检验真理、发现真理的道路”的科学思想和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不轻信权威的勇气、对科学的热爱和奉献精神以及不屈服于强权的意志。
(提示:这一步骤的教学是主要环节,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地走进课文内容,切忌对课文的架空分析,每一种结论都必须有课文依据和自己的分析。要充分发挥小组讨论的优势,引导同学们主动地挖掘课文内容。)
7、分析讨论:在诸多的精神品质中,你认为那一种精神品质最为难能可贵?为什么?
8、师生交流讨论。
(提示:这一旨在让同学发散思维、各抒己见、有新意地看待问题。可引导学生结合当代社会所呼唤的科学精神或自己的学习经验论述。)
9、课堂小结。
三、作业布置:
1、探究练习:第二题。
2、课后练习:第四题。
附:参考板书:
《斜塔上的实验》
斜塔上的实验——自由落体定律
不轻易相信权威热爱科学
伽利略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探索
仔细观察不断实验

第二课时
一、教学步骤:
1、检查复习。
2、朗读全文并思考:
课文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展开的?这和普通的人物传记按时间顺序.写作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这样的构思巧妙在何处?
3、小组讨论,师生交流。
交流之后,教师.总结:
全文是按照“摆动挂灯的启示——学生和孩提时代的经历——比萨斜塔上的实验”的思路展开的。
课文首先描写了伽利略发现摆动规律的经过,写得引人入胜,这就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然后再略写伽利略孩童和学生时代的情况,接着再重点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情况。这样构思全文不仅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两个重大发现。而且读来感到波澜起伏,兴趣盎然。
(提示: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教师应引导学生逐层深入,逐个解决。在“构思巧妙在何处?”这一问题上,可引导同学们自由探讨,各抒己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4、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采用了记叙的写法?哪些地方采用了描写的写法?
5、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找出其中的描写精彩之处并试作分析。
(提示:这一问题意在引导同学们品味课文的语言。并能根据自己的体会与理解,说出语言的表达作用。如写教堂里的气氛,伽利略的突然发现,写教授们的压制,学生们的反对,观察比萨斜塔实验的队伍等都应用了描写,这就使文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6、课堂小结:(学生自我评价。)
二、作业布置:
1、找出课文中三处描写精彩之处并试作分析。
2、背诵课文最后四小节。
3、《训练册》
三、教后反思:


十九、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罗迦•费•因格
教学目标:
1、培养创造性思维,理解创造性思维的要素。
2、学会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
3、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
课前准备:
疏通字词,熟读课文。
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都是初中学生,其特点是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烈,个性发展渴求得到充分尊重,价值观呈多元趋势已初见端倪,这也即是新的教学大背景下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正好切合了本课主要教学目标,即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故,采用:问题式导读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上课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给出“2,2,3,9”请同学们通过四则运算得到24,有几种方法?[24=2×9+2×3 
=(9―3)×2×2=(2+2)×(9―3)] 
大家看到,有好几种算法都可以得出24,可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二、检查预习:
1、正音:
恭喜(gōng)根深蒂固(dì)依赖(lài)孜孜不倦(zī)汲取(jí)持之以恒(héng)锲而不舍(qiè)渊博(yuān bó)
2、检查朗读:(讨论应该怎样读?)
从语速、语调、语气三个方面来看,分别是否稍快,平稳,干脆。
三、问题导读:
思考:1、为什么我们在想问题时没有考虑到多种答案呢?
2、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呢?
3、任何人都有创造力吗?
参考:1、没有创造性思维。
2、必须具备的条件:
a.精通各种知识,因为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b。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是的,任何人都有创造力,“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典型的创造性明星的事例来加以论证,说明他们非凡的灵感”,往往是由于“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而成。
四、合作探究:
师:“创造性思维”的要素是什么?怎样才能成为富有创造精神的人?(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参考:前问--要素:必须精通各种知识,因为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有了这种意识,才能持之以恒的进行尝试。
后问—要从态度、条件、方法等方面回答——
态度:(自信)任何人都能成为富有创造精神的人;
条件:学识渊博(扎实的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组合不同概念;
方法:转换视角法,组合法,顿悟法,积累法等。
师:请同学们对自己或他人在创造力方面进行评估,说出以后在创造力方面的打算。教师鼓励为主,引导学生开发创造性思维。
五、思维训练:
1、“自古英雄出少年”,司马光小时候,与一群儿童一起玩球,球掉进了树洞中,洞很深,司马光让儿童们不停的往里面倒水,终于球浮了起来。(假设:a、如果洞里是沙地,灌水行不行?b、如果洞底恰好和人家的建筑相通,你认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 (教师中心稿)》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4584.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初一语文教案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