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想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想
作者/ 毛海鹰
《清平乐村居》(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作。这是苏教版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整首词,对于学生来说,既新鲜又似曾相识,几个问题涌了出来:词牌名要不要教?词的声律要不要教?词中的重点词语要不要一一解释?词的背景要不要揭示?
一、创设情境,剖题切入
1.板书“村居”,看到“村居”二字,你联想到什么?(引导其诵读高鼎的《村居》等)
2.介绍词和词牌名。高鼎的《村居》是一首诗,若在前面加上“清平乐”(板书)便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一首词。“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所以中间有间隔,读时要用停顿把这种间隔表现出来。指名读。
你了解“词和词牌”吗?出示介绍。让我们真切地感受一番。出示辛弃疾的《破阵子》读一读词牌。听音乐,说感觉,再读词牌;再听音乐,说感觉,读《清平乐》。
二、疏通语言,感受节奏
1.自读课文,要求字字响亮,字正腔圆。
2.指导重点:
媪与温的比较剥(将东西的外皮去掉)莲蓬 上阗与下阕的停顿
3.古人读词常常手舞足蹈地读,感觉这样读特别带劲,我们也来试一试。(在节奏中体会词的合仄押韵。平、仄音,平声音拉长一些,仄声音拉短一些。)
三、品读赏析,感悟词境
1.想象画面,把握词意。
(1)俗话说“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我们这么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2)交流、反馈。
2.提炼词眼,体悟词境。
(1)你们描述的画面给人的感受可以汇成诗中的一个字,是哪个?(醉)
(2)在这句中“醉”是指翁媪——“喝醉”了。他们仅仅是喝醉了吗?为什么而陶醉?让我们走近他们,听他们用温婉柔美的吴侬软语来聊一聊,(理解:吴音)看看是不是能解开谜团。
(3)你猜他们用“吴音”在聊什么?(聊儿子、聊美景、聊美好生活……)
(4)配乐朗读整首词。
(5)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生活?除了翁媪陶醉其中,还有谁也沉醉了?说理由。
四、拓展背景,体验词情
1.一份温馨和谐、自在的乡村生活为什么让词人那么向往、那么沉醉呢?他在陶醉之余又会想些什么呢?老师相信读了这段文字,你会有深刻的感悟。
2.看了这段资料,我想你们一定明白了辛弃疾为什么那么陶醉。此刻,看着这安宁祥和、温馨和谐的村居生活,辛弃疾感慨万千,他会想什么呢?
3.抓住“醉”引导学生利用资料课外诵读《破阵子》,体会诗人爱国情怀。
【思考】
一、词牌名要不要教?
对于词有别于诗的外在形式,比如词牌名,长短句,上下阕,尤其是学过高鼎的古诗《村居》,这里又来了个《清平乐村居》,学生的目光已经情不自禁地聚焦到“清平乐”,所谓“不悱不启”,不讲不行。可“怎么讲”大有学问。
我是借《村居》一诗引出“词牌名”这个概念的,接着借助音乐来感受不同的词牌名。我用一段清新、婉约、平和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清平乐”的意境,又借助一段慷慨激昂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词牌名“破阵子”。虽然这两首词都是辛弃疾的作品,然而风格完全不同,形成鲜明对比,但是又同有一个“醉”字,字虽同,意境又并不相同,这众多的“同”与“不同”恰恰成为可贵的教学资源,为我所用。
为什么在文字介绍之后要让学生借音乐来感受?我以为所有的知识、理念、观点都应该融入到事件、情感和感觉之中的,留给学生的记忆才是丰富的,鲜活的,学生也可以借助这些情境、故事、细节……去记忆和回味。其实换言之,就是你的教学有没有站到儿童的角度,以激活儿童为目的来推进,否则只是空洞的说教,不会在儿童的头脑里投射下痕迹。
二、词的声律要不要教?
古代的诗词给人美好的感觉是什么?抑扬顿挫、音韵和谐的声律之美当居首。所以教古诗词不涉及声律之美肯定是不行的。那么早早定好节奏让学生照着一句一句的练习行吗?这样是否将美肢解了或者又限定了学生?还是让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自己读出自己的节奏?这对学生语感要求是非常高的,很多学生达不到,怎么办?要感受声韵之美借助朗读这一手段是最有效的。鲁迅先生笔下的寿镜吾老先生读起古诗词来为什么要把头拗过去,拗过去,他是借肢体来配合声律,读出了美感后,把自己都陶醉了。特级教师张康桥也带着学生们用肢体演绎《如梦令》,再配合朗诵,感受词的声律、词的画面,让人忍俊不禁。正是在这种看似搞笑的演绎中,学生们体会着,感受着,不感疲倦。平长仄短是古诗词的停顿方法,我们不是告知方法,而是通过变换朗读的方式,丰富呈现的形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领略了词的声律之美。看似未教,实则教了,看不出教的痕迹是一种高境界。
三、词中的重点词语要不要一一解释?
理解了重点词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整首词。古代汉语毕竟与现代语言有着较大的差别,避而不教恐怕不妥。试想“相媚好”、“吴音”……这些词如果不教,学生难以理解全词,但是不是教师把它们一一出示,大家说一说就结束呢?还是让学生针对自己不理解的字词质疑,而后大家议论一番呢?孰优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想》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5610.html
作者/ 毛海鹰
《清平乐村居》(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作。这是苏教版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整首词,对于学生来说,既新鲜又似曾相识,几个问题涌了出来:词牌名要不要教?词的声律要不要教?词中的重点词语要不要一一解释?词的背景要不要揭示?
一、创设情境,剖题切入
1.板书“村居”,看到“村居”二字,你联想到什么?(引导其诵读高鼎的《村居》等)
2.介绍词和词牌名。高鼎的《村居》是一首诗,若在前面加上“清平乐”(板书)便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一首词。“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所以中间有间隔,读时要用停顿把这种间隔表现出来。指名读。
你了解“词和词牌”吗?出示介绍。让我们真切地感受一番。出示辛弃疾的《破阵子》读一读词牌。听音乐,说感觉,再读词牌;再听音乐,说感觉,读《清平乐》。
二、疏通语言,感受节奏
1.自读课文,要求字字响亮,字正腔圆。
2.指导重点:
媪与温的比较剥(将东西的外皮去掉)莲蓬 上阗与下阕的停顿
3.古人读词常常手舞足蹈地读,感觉这样读特别带劲,我们也来试一试。(在节奏中体会词的合仄押韵。平、仄音,平声音拉长一些,仄声音拉短一些。)
三、品读赏析,感悟词境
1.想象画面,把握词意。
(1)俗话说“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我们这么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2)交流、反馈。
2.提炼词眼,体悟词境。
(1)你们描述的画面给人的感受可以汇成诗中的一个字,是哪个?(醉)
(2)在这句中“醉”是指翁媪——“喝醉”了。他们仅仅是喝醉了吗?为什么而陶醉?让我们走近他们,听他们用温婉柔美的吴侬软语来聊一聊,(理解:吴音)看看是不是能解开谜团。
(3)你猜他们用“吴音”在聊什么?(聊儿子、聊美景、聊美好生活……)
(4)配乐朗读整首词。
(5)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生活?除了翁媪陶醉其中,还有谁也沉醉了?说理由。
四、拓展背景,体验词情
1.一份温馨和谐、自在的乡村生活为什么让词人那么向往、那么沉醉呢?他在陶醉之余又会想些什么呢?老师相信读了这段文字,你会有深刻的感悟。
2.看了这段资料,我想你们一定明白了辛弃疾为什么那么陶醉。此刻,看着这安宁祥和、温馨和谐的村居生活,辛弃疾感慨万千,他会想什么呢?
3.抓住“醉”引导学生利用资料课外诵读《破阵子》,体会诗人爱国情怀。
【思考】
一、词牌名要不要教?
对于词有别于诗的外在形式,比如词牌名,长短句,上下阕,尤其是学过高鼎的古诗《村居》,这里又来了个《清平乐村居》,学生的目光已经情不自禁地聚焦到“清平乐”,所谓“不悱不启”,不讲不行。可“怎么讲”大有学问。
我是借《村居》一诗引出“词牌名”这个概念的,接着借助音乐来感受不同的词牌名。我用一段清新、婉约、平和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清平乐”的意境,又借助一段慷慨激昂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词牌名“破阵子”。虽然这两首词都是辛弃疾的作品,然而风格完全不同,形成鲜明对比,但是又同有一个“醉”字,字虽同,意境又并不相同,这众多的“同”与“不同”恰恰成为可贵的教学资源,为我所用。
为什么在文字介绍之后要让学生借音乐来感受?我以为所有的知识、理念、观点都应该融入到事件、情感和感觉之中的,留给学生的记忆才是丰富的,鲜活的,学生也可以借助这些情境、故事、细节……去记忆和回味。其实换言之,就是你的教学有没有站到儿童的角度,以激活儿童为目的来推进,否则只是空洞的说教,不会在儿童的头脑里投射下痕迹。
二、词的声律要不要教?
古代的诗词给人美好的感觉是什么?抑扬顿挫、音韵和谐的声律之美当居首。所以教古诗词不涉及声律之美肯定是不行的。那么早早定好节奏让学生照着一句一句的练习行吗?这样是否将美肢解了或者又限定了学生?还是让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自己读出自己的节奏?这对学生语感要求是非常高的,很多学生达不到,怎么办?要感受声韵之美借助朗读这一手段是最有效的。鲁迅先生笔下的寿镜吾老先生读起古诗词来为什么要把头拗过去,拗过去,他是借肢体来配合声律,读出了美感后,把自己都陶醉了。特级教师张康桥也带着学生们用肢体演绎《如梦令》,再配合朗诵,感受词的声律、词的画面,让人忍俊不禁。正是在这种看似搞笑的演绎中,学生们体会着,感受着,不感疲倦。平长仄短是古诗词的停顿方法,我们不是告知方法,而是通过变换朗读的方式,丰富呈现的形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领略了词的声律之美。看似未教,实则教了,看不出教的痕迹是一种高境界。
三、词中的重点词语要不要一一解释?
理解了重点词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整首词。古代汉语毕竟与现代语言有着较大的差别,避而不教恐怕不妥。试想“相媚好”、“吴音”……这些词如果不教,学生难以理解全词,但是不是教师把它们一一出示,大家说一说就结束呢?还是让学生针对自己不理解的字词质疑,而后大家议论一番呢?孰优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