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名著阅读复习设计
从内容到语料——六年级名著阅读复习设计
徐丽
【复习思路】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名著中的精华,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多有涉及。
在小学毕业复习中,针对名著阅读的复习检查是不可或缺的。如何切实提高复习的效率,同时增强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我尝试运用“名著阅读大闯关”这一形式,让学生分别闯一闯“人物”关、“故事”和“语料”关,既激发了他们复习的兴趣,又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同时又完成了从名著语言到学生个体言语的转换。
【复习过程】
一、“人物”关:让人物鲜活起来
名著中的众多人物个性鲜明,不可复制,几乎家喻户晓,也是学生最容易记住的内容:有的学生对《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如数家珍,记忆能力远远超过了老师。如何激活学生的记忆,让名著中的人物鲜活起来,形式很多,这里只举三例。
例1:选一选人名。
(1)《西游记》的作者是( )。
A.吴承恩
B.罗贯中
C.曹雪芹
D.施耐庵
(2)《三国演义》中有“三英战吕布”的故事,下列人物中不在“三英”之列的一位是( )。
A.张飞
B.赵云
C.关羽
D.刘备
(3)“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 )。
A.鲁智深
B.武松
C.林冲
D.李逵
(4)《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 )命名的。
A.林黛玉
B.贾元春
C.薛宝钗
D.贾探春
例2:填一填人名。
( )借东风——巧用天时
( )进曹营——一言不发
( )的脸——说变就变
( )赴会——单刀直入
例3:画一画名片。
作者笔下的人物性格特点鲜明,请选择其中最让你欣赏的一个人物,为他(她)制作一张名片。
以上,例l侧重考验学生能不能将名著中的人物对号入座;例2帮助学生把人物与歇后语结合起来,加深语言积淀;例3重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二、“故事”关:让故事灵动起来
1.讲一讲故事。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小说引人人胜的法宝。读完四大名著,很多学生都能对其中的故事津津乐道。给学生以适当的提示或要求,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就会在他们的讲述中灵动起来。
例1:在“书香校园”的读书交流活动中,有个同学这样发言,“《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不禁义愤填膺,毅然出手,三拳打死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请仿照他的发言,也叙述一部名著中的故事,说清楚书名、人名、有关情节,至少运用两个成语。
例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讲述一个有关诸葛亮的故事,时间在三分钟之内。(如:舌战群儒、七擒孟获、空城计、草船借箭、借东风等。)
2.编一编剧本。
《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等故事一波三折,生动有趣,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尝试剧本的创作,并扮一扮、演一演,让他们在创作和表演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并增强人际交往、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语料”关:让语言生动起来
就某种程度而言,名著的语言是学生习作的典范。利用名著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揣摩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无疑是一条提高习作能力的捷径。
1.批一批感悟。
例:阅读《三打白骨精》中的“一打”片段,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提示:读了某个词或某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或体会到什么?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你觉得哪句话写得妙,妙在何处?)
课标就“第三学段”明确提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批一批感悟”旨在启发学生不仅要知道文字的表面意思,还要揣摩文字背后的含义,不仅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还要知道是怎么写的,借此促使学生在平时养成边读边想、边读边批注的好习惯,增强对语言的捕捉能力和感受能力,达到审美的愉悦、思维的训练、语言的内化。
2.辩一辩观点。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名著有不同的理解。“红学”之热,大概就缘于此吧。学生读完名著,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要想激发他们陈述观点的欲望,莫过于辩论,让道理越辩越明,让思维越辩越活。
例:读完《西游记》之后,有个同学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着要散伙,而且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爱占便宜,是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如果你不同意他的看法,会怎样与他辩论?
3.仿一仿写作。
例:阅读《红楼梦》中的片段,模仿作者的描写方法,写一写某天老师不在时同学们的各种状况。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地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这场集体欢笑的情态描写十分逼真,符合每个人的身份、个性和气质,让主仆老少个个跃然纸上。巧用名著指引习作之路,模仿片段,链接生活,以读促写,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自觉地关注到表达方式,学习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淋漓尽致地锻炼写作能力。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美琪学校) 《六年级名著阅读复习设计》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5696.html
徐丽
【复习思路】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名著中的精华,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多有涉及。
在小学毕业复习中,针对名著阅读的复习检查是不可或缺的。如何切实提高复习的效率,同时增强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我尝试运用“名著阅读大闯关”这一形式,让学生分别闯一闯“人物”关、“故事”和“语料”关,既激发了他们复习的兴趣,又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同时又完成了从名著语言到学生个体言语的转换。
【复习过程】
一、“人物”关:让人物鲜活起来
名著中的众多人物个性鲜明,不可复制,几乎家喻户晓,也是学生最容易记住的内容:有的学生对《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如数家珍,记忆能力远远超过了老师。如何激活学生的记忆,让名著中的人物鲜活起来,形式很多,这里只举三例。
例1:选一选人名。
(1)《西游记》的作者是( )。
A.吴承恩
B.罗贯中
C.曹雪芹
D.施耐庵
(2)《三国演义》中有“三英战吕布”的故事,下列人物中不在“三英”之列的一位是( )。
A.张飞
B.赵云
C.关羽
D.刘备
(3)“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 )。
A.鲁智深
B.武松
C.林冲
D.李逵
(4)《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 )命名的。
A.林黛玉
B.贾元春
C.薛宝钗
D.贾探春
例2:填一填人名。
( )借东风——巧用天时
( )进曹营——一言不发
( )的脸——说变就变
( )赴会——单刀直入
例3:画一画名片。
作者笔下的人物性格特点鲜明,请选择其中最让你欣赏的一个人物,为他(她)制作一张名片。
以上,例l侧重考验学生能不能将名著中的人物对号入座;例2帮助学生把人物与歇后语结合起来,加深语言积淀;例3重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二、“故事”关:让故事灵动起来
1.讲一讲故事。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小说引人人胜的法宝。读完四大名著,很多学生都能对其中的故事津津乐道。给学生以适当的提示或要求,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就会在他们的讲述中灵动起来。
例1:在“书香校园”的读书交流活动中,有个同学这样发言,“《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不禁义愤填膺,毅然出手,三拳打死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请仿照他的发言,也叙述一部名著中的故事,说清楚书名、人名、有关情节,至少运用两个成语。
例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讲述一个有关诸葛亮的故事,时间在三分钟之内。(如:舌战群儒、七擒孟获、空城计、草船借箭、借东风等。)
2.编一编剧本。
《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等故事一波三折,生动有趣,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尝试剧本的创作,并扮一扮、演一演,让他们在创作和表演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并增强人际交往、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语料”关:让语言生动起来
就某种程度而言,名著的语言是学生习作的典范。利用名著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揣摩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无疑是一条提高习作能力的捷径。
1.批一批感悟。
例:阅读《三打白骨精》中的“一打”片段,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提示:读了某个词或某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或体会到什么?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你觉得哪句话写得妙,妙在何处?)
课标就“第三学段”明确提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批一批感悟”旨在启发学生不仅要知道文字的表面意思,还要揣摩文字背后的含义,不仅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还要知道是怎么写的,借此促使学生在平时养成边读边想、边读边批注的好习惯,增强对语言的捕捉能力和感受能力,达到审美的愉悦、思维的训练、语言的内化。
2.辩一辩观点。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名著有不同的理解。“红学”之热,大概就缘于此吧。学生读完名著,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要想激发他们陈述观点的欲望,莫过于辩论,让道理越辩越明,让思维越辩越活。
例:读完《西游记》之后,有个同学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着要散伙,而且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爱占便宜,是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如果你不同意他的看法,会怎样与他辩论?
3.仿一仿写作。
例:阅读《红楼梦》中的片段,模仿作者的描写方法,写一写某天老师不在时同学们的各种状况。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地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这场集体欢笑的情态描写十分逼真,符合每个人的身份、个性和气质,让主仆老少个个跃然纸上。巧用名著指引习作之路,模仿片段,链接生活,以读促写,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自觉地关注到表达方式,学习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淋漓尽致地锻炼写作能力。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美琪学校) 《六年级名著阅读复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