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边的孩子们》读书交流会
《铁路边的孩子们》读书交流会
作者/ 邵龙霞
适合年级
六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建立关系”再次梳理故事情节,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认识。
2.关注故事中的细节,从故事中获取成长的密码,学会如何面对困难。
教学过程
一、从“建立关系”入手,梳理情节,走近人物
师:咱们先来聊一聊。你有要好的朋友吗?他叫什么?有什么特点?
师:在生活中,我们会跟各种各样的人相遇,会结识更多的朋友。本学期,我们就在一本书中遇到了三个来自——(念一念书名:“铁路边的孩子们”)。
师:这三个孩子分别叫什么?(出示)轻轻地念一念他们的名字。谁能用一两个词语分别说一说他们留给你的印象?
师:他们原先可不是铁路边的孩子,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和铁路建立了联系?(师生共同回顾故事中的情节:爸爸吃了冤枉官司,妈妈就领着孩子们住到了乡下铁路边。孩子们一下子喜欢上了铁路,他们逐渐知道什么时候有火车经过,还给这些火车取了好玩的名字。)
九点十五分的火车叫——青龙。
十点零七分的火车叫——毛毛虫。
半夜开过的快车,他们叫它——可怕的夜蝇。
(引导学生了解:当一个人跟另外一个人或者事物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往往就会给对方取一个不一样的名字。)
师:在铁路边,孩子们认识了火车,还认识了很多的人。他们认识了哪些人?(师生交流)这些人都是被孩子们列在好友名单中的。孩子们是怎样和他们建立了朋友关系?
师:我们先来看一看孩子们和老先生之间建立的关系路线图。看着这个路线图,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件事讲—讲。(生讲述)
师:仔细看看路线图,你觉得孩子们和老先生之间相处,谁付出得更多?是老先生还是孩子们?孩子们帮助过老先生吗?(了解孩子们也帮助过老先生,他们救了老先生的孙子吉姆。他们并不知道吉姆是老先生的孙子,他们这样去做,就像菲莉丝所说——根本不是交换,这是一种人情。)
师:在这些事情中,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妈妈生病了,家里的钱不够买医生开列的东西,孩子们应该不应该向老先生求助?(生讨论。回忆书中妈妈所说的话一不可以跟别人要东西。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可以请求别人的帮助。但是,孩子,你一定要记得,将这样的爱传递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师:我们来看一看孩子们和其他几个人建立的关系路线图。现在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简要地讲一讲孩子们和他之间发生的故事,并就其中的一件事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
◆应该怎样看待彼得“偷煤”这件事?
◆珀克斯一开始为什么很生气?后来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了?(孩子们用自己的行动让周围的人学会了传递爱、表达爱,这点非常好。)
◆运河上的人对三个孩子那么凶,比尔还扭了彼得的耳朵,他们为什么还要做临时消防员呢?
师生讨论得出:有的时候,一个简单的举动,一句朴素的话语,也许就能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示伯比说的话)
我认为世界上人人都是朋友,只要能让他们看到你跟他们好。
师:透过这些路线图,你发现建立关系需要什么?(师生交流,出示关键词语:付出、宽容、信任、行动、善良、爱……只要你愿意敞开心扉,就能听到世界的心跳。)
引导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就是建立关系的密码,是打开友谊之门的钥匙。
师:回想三个孩子发生在铁路边的故事,请你站在你的爸爸妈妈的角度想一想,他们会更喜欢哪个孩子?你觉得自己更像谁或者说你希望自己像谁?读书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在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设计意图:通过建立关系路线图,让学生回忆情节、提出问题,并在关键处停留讨论,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故事中重新走个来回。他们对人物的印象,由较为粗浅概括的认识逐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师:现在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三个孩子在搬家前和搬家后的生活,你们发现他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那没有改变的是什么呢?
师:对于搬家前的幸福,孩子们是怎样的体会呢?我们来看一看书中的一段话。(出示)
不错,他们是非常快活,可是他们却不知道他们过得有多么快活。直到他们这种快活的生活一下子结束,得去过另外一种根本不同的生活时,他们才明白了:哦,原先的生活是快活的。
师:搬家后,日子过得很艰难,孩子们想要一点儿煤生火取暖,但是妈妈却快活地说——(出示:那点钱我们也花不起,小宝贝。)从这样的快活中你看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