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正文

江苏省“和谐社会调查报告”


 

为了解江苏居民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感受,了解江苏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取得的成效和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今年上半年,江苏省城市经济调查局在全省13个省辖市和部分市县开展了“构建江苏和谐社会专题调查”。本次调查样本量为1300份,内容涉及居民生活质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创业环境、统筹发展与共同富裕、科技发展等方面,较全面地反映了居民对我省构建和谐社会的真实感受。

  多数人对目前生活状况满意

  调查:2004年全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1.9元,比上年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54元,比上年增长12.1%。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社会保障水平也稳步提升,江苏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面均达96%以上。调查中,84.2%的居民对自己家庭目前的生活状况表示“满意”,其中15.2%的居民表示“非常满意”,69.0%的居民表示“较满意”。同时82.2%的居民认为自己目前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比5年前有所提高,其中认为有“很大提高”和“较大提高”的分别占19.5%和62.6%。

  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居民的公众安全感也不断增强,“建设平安江苏、创建最安全地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2004年江苏省公众安全感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居民对社会治安状况给予肯定,大部分居民对政法系统综合治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解读:目前江苏经济还存在不协调、不全面的问题,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公平、不稳定的现象。本次调查设置了“您认为建设和谐社会关键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的问题,并给出了“经济发达”、“社会安定”、“法制健全”、“政治清明”、“生态良好”、“文化繁荣”等选项,这些都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些选项中,居民更关注的是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发达”、“社会安定”、“法制健全”三项,选择比例分别为76.5%、76.2%、68.2%。认为“政治清明”、“生态良好”、“文化繁荣”是关键的分别占43.4%、40.0%、39.7%。(多项选择,故比例超过100%)

  近四成居民打算自主创业

  调查: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要建立和谐发展的社会,就要有充分就业的保证,创业是最好的就业。近年来,江苏贯彻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方针,大力推动全民创业,营造了很好的创业环境。调查中,13.0%的居民对目前我省的创业环境表示“非常满意”,67.7%的居民表示“较满意”。表示有个人自主创业打算的居民占39.2%,农村居民的意愿高于城市居民。

  调查还了解到,分别有45.2%、42.0%、12.9%的居民希望在创业过程中得到政府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的扶持。在城市,需要“政策”的居民比例最大;而在农村,需要“资金”的居民比例最大。从区域来看,由于生活水平及各方面的差异,苏南的居民多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苏北居民则偏向于政府资金的扶助。

  解读:民众自主创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根基,要着眼于释放民众创业致富的巨大能量,加速发展民营经济。制定和落实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改进政府服务、优化发展环境、放宽准入领域,引导民营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管理体制创新,扶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为民营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另外,对城市再就业人员,要帮助他们树立自立自强、自主创业意识,增强就业技能;对有志创业的农民,要加强培训力度、增强“走出去”的创业意识,提高务工经商的技能。

  苏南苏北人均GDP相差8倍

  调查:实现江苏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原因的影响,苏南与苏北的发展差距还比较大,人均GDP相差8倍以上。从调查结果看,多数居民对这种区域间存在的差异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调查中,67.4%的居民认为我省苏南、苏中、苏北的生活水平差异很大。分区域来看,越往北的居民对不同区域生活水平存在差距的意识越强烈。苏南居民认为差异很大的占49.8%,而苏中、苏北居民认为差异很大的比例分别达到65.7%和86.0%。同时,居民对苏南地区交通状况的满意度也远远高于苏中、苏北地区。近九成的居民认为苏南地区是打工的热点区域。对于造成江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最主要因素,36.62%的居民认为是“客观地理位置原因”,25.62%的居民认为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是“政府政策倾斜”和“市场因素”的分别占19.62%和18.15%。

  解读:江苏区域共同发展应着眼于全省范围内的整体发展,并以此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在新的发展时期,江苏需要实施区域发展政策,编制有利于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综合规划,优化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促进三大区域

联动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指导,加快苏北工业化进程,发展中心城市,推进苏中苏北的城市化。继续加快苏中苏北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强苏中苏北的高速公路网建设,加快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完善各区域的经济福利和社会服务体系,逐步缩小不同地区居民在享受发展利益和实惠方面的差距。

  三成居民不满当前教育环境

  调查:江苏是全国最早提出“科教兴省”战略的省份。调查中,广大居民对江苏“科教优先”战略的认同度颇高。有近六成的居民表示“科技力量”对其生活影响很大或较大,有七成以上的居民觉得科技发展对江苏经济的促进和影响很大或较大,但对当前我省的科技发展水平和教育环境仍有所期待。调查中,有40.8%的居民认为我省的科技发展水平“一般”或者“有待提高”,仍有30.5%的居民对目前的教育环境感觉“不满意”。广大居民希望政府能够在“政策”、“资金”、“技术”、“环境”等方面对我省科技工作予以扶持,尤其对“资金”、“政策”的呼声较高。

  解读:科技教育发展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江苏地广人多、资源贫乏,相对来说要更加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发展。今后应该继续贯彻“科教兴省”战略,将其作为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加快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使其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加快发展,努力促进各层次、各类型教育的协调发展。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综合水平。加强基础教育体系的建立,加大对苏北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切实解决好“上学难”的问题。

  近半居民对资源贫乏现状缺乏认识

  调查:江苏是中国发展较快的地区,人均GDP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一倍,但资源匮乏,人均环境容量小。据统计,江苏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二,但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位居全国第26位;人均耕地不足1亩,仅居全国第23位;本地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煤炭基础储量占全国的0.77%;石油地质储量占全国的0.95%。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我省地广人多、资源贫乏的现实情况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有近一半的居民认为我省“人均资源”在全国的位次是在10名之前,超过80%的居民认为位次在20名之内。

  解读: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人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江苏要实现建设生态省的目标,应当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行资源开发和保护并举,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增强全民的节约和环保意识,大力倡导可持续消费的理念,发动广大居民创造他们自己的环保型生活方式。 (200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