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社会调查
案例1:社会调查
调查题目:社会撑起保护伞——少年儿童成长环境调查
活动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少年儿童成长的环境,了解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收集信息、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步骤一
明确分工,明确任务。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各组有明确的调查项目,各组选出组长负责此次活动。第一组调查当地(或者本市)的影剧院、公园、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出售门票是否对中小学生优惠;第二组走访当地图书馆和少年之家,了解这里为少年儿童提供哪些教育活动,了解其设备、场所是否安全等状况;第三组调查当地图书和音像市场,了解对少年儿童有益或者有害的图书、音像制品的状况;第四组调查当地的游戏厅,看其是否有“非节假日中小学生谢绝入内”的告示,调查中小学生进游戏厅的情况。
步骤二
具体准备。各小组商量具体办法,征得家长的支持、提供必要的条件,制订安全措施。
步骤三
利用课余时间,分头调查。记录、汇总本组调查情况,由组长整理出向全班同学汇报的提纲。
步骤四
各组向全班同学汇报,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以下问题:
1. 如何利用社会上对少年儿童成长有利的各种资源;
2. 如何避免不利于少年儿童成长的社会不良因素的侵害;
3. 国家制定法律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的社会保护有什么意义。
步骤五
综合全班同学的调查情况,由班委会整理出简明的调查报告,尤其要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将调查报告报送校长,报送当地政府有关部门。
案例2:讨论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危害及避免不良行为的方法
步骤一:由教师或者同学提供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具体事例(如所附“夜不归宿”的事例)
A、B、C都是某校初一学生。外班的C因为小事与B发生矛盾,并动手打了B。A看到本班同学B受了委屈,不问青红皂白就上来与C对打,凭自己身材高大把C打倒在地。这事正巧被老师碰到,老师批评A有事应该找老师解决而不应该打架,并打电话要A的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B出于感激,在放学后邀A到自己家里玩。两人边吃零食边玩游戏,到晚上九点仍不肯分手。B的父母出差外地,家里只有奶奶,也不大管B。A说已经晚了不想回家,因打架怕爸爸教训自己,提出在B家过夜。B说:“这算什么!奶奶不会反对,就住我家吧。”
A的家长起初因孩子打架违反纪律而生气,见晚上十点了A未回来转而着急。于是与亲友联系并四处寻找A,结果没找到。12点多,家长无奈地到派出所报案。民警一边安慰A的家长一边说:“未成年人夜不归宿危害很大,容易受委屈、受坏人欺负,和坏人在一起还容易参加违法犯罪活动。”听到这儿,家长更急了,顾不得是否影响老师休息,打电话问老师“A可能与谁在一起”。老师考虑到A打架与B有关,于是打电话给B,这才知道A的下落,并告诉A的家长。
步骤二:由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 A不回家过夜的原因是什么?
2. A夜不归宿给家人、民警、老师带来什么麻烦?
3. 民警的话给你什么启示?
4. 设身处地地替A作利弊分析,说明如何选择正确的行为。
步骤三:教师总结
第二章 我与他人的关系
一、交往与沟通
目标: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个主题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性发展设计的。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结合初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主要提出了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基本要求。其具体包括6项内容:1.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习处理与父母关系具体方法,克服“逆反”心理。2.了解青春期是学生容易滋生孤独感和闭锁心理的特殊时期,认识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成因及危害,进而针对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探讨并学习积极交往、养成乐观性格的有效方法。3.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在初中生社会性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同时认识不恰当的交往方式对初中生学习和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进而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4.引导学生侧重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认识教师的工作特点,并从心理换位的角度正确认识和对待师生关系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学会与教师进行积极沟通的有效方法,增进与教师的感情。5.引导学生认识是否讲究文明礼貌对他人心理的不同影响及其所导致的不同后果,并从中体会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的现实意义,进而结合初中生日常生活领域和人际交往中的问题,从“如何说”、“如何听”、“如何做”等角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6.在正确理解竞争及其与合作的关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意识,增强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的自觉性。
2.1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学生与父母产生意见不一或产生矛盾是一种普遍现象,
《案例1:社会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