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初二语文教案 >> 正文

第一册



 
                                                             初中语文第一册教

                                                                   荷塘月色       


教学目的:
  领会文中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总体熟悉课文,领会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是《荷塘月色》。
二、朗读课文
三、整体把握思想感情
    提问: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明确:主要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1、写景。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由此看来,标题是什么短语?(并列)写荷塘和月色的文字各集中在哪段?(略)(景美、语言美,下节课再探讨)
2、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思考完成练习一。
    明确:表现作者内心思绪变化的句子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渴求宁静)——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失去宁静)——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再求宁静)。(也可参考《教师用书》)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略)大家知道,题有题眼,文有文眼。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清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眼的把握。朱自清先生善于设置文眼。
    提问: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
    明确:(课文中很难找到答案;指导学生要联系背景来正确把握文意)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圆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作为正直的知识分子,朱先生自然倍感苦闷彷徨。他是民主战士,爱国分子,但对社会的参与意识不够强烈。中国现代作家中,郭沫若早就揭露当时的社会是血腥污秽的屠场,闻一多诅咒旧中国是一池死水,鲁迅则要掀翻延续数千年的吃人筵席。朱先生要比他们温和,他的确感到现实对正直善良的人们沉重的碾压,但还没有上升为抗争。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那里走》)原因是什么呢?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望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陈《忆佩弦》)(这里,穿插作者的文学常识介绍)他在朦胧中寻求光明,在纷扰中寻找净土,《荷塘月色》就是在这种心态下写成的。
  明确本文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对电视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我以为,文中第三节月下独白是重要的一节文字。关键语句:“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便觉”强调只是主观感受。这“自由的人”的片刻感觉与“平常的自己”有着差距和矛盾。对晚上“独处”的陶醉,正是对白天尘嚣的不满,暗示出“不宁静”的社会原因。“且”是“姑且”,正表明作者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借片刻的逍遥自在来排遣心中的“不宁静”。我们应当多读几遍这节文字,从而体会作者寻求暂时超脱的心境。读时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也可允许有不同的理解,参《教师用书》;请学生课后思考讨论)。
提问:指出作品的感情基调:A。淡淡的喜悦;B。淡淡的哀愁;C。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淡淡的哀愁;D。浓浓的哀愁。
答案是C。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诵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2、完成练习二至五。
                                     去途
                      
                                        
                             
                         家                         荷塘
                             
  
                                      归途
  
  
                                 第二——三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景物,赏析语言
教学过程:
一:检查旧知:
  1、“我且受用……”这一句话有没有表明感情起了变化?怎样变化?反映了作者什么样心态?
  明确:起了变化。先前是潜藏在心底很难倾诉的淡淡的哀愁,这里则流露出淡淡的喜悦,一种从压抑、不自由中获得宽余、欣赏月色的淡淡的喜悦。这正反映了作者不满现实而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从结构上看,这句还起着过渡作用,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 
2、作者为什么想到江南采莲旧俗?
二、分析景物,赏析语言
    提问:这是一篇写景散文,那么写景的文字重要集中在哪儿?
   (然后请学生朗读课文4——7段,教师将以下讨论问题写在黑板上,由学生思考讨论)
    (一)提问:你觉得景物总的色调是怎样的?
    明确:素淡、朦胧。你看,月光是“淡淡的”,“静静的”;云也是“淡淡的”;雾是“薄薄的”;荷香是“缕缕”,“仿佛远处……”;叶子和花“像笼着……”。所以,总的色调是素淡朦胧,恰与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这种心境合拍,表现出作者忧郁的诗人气息。
    (二)1、提问: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是按怎样的顺序?
    明确:在总写荷塘概貌(广角镜头)后,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采多姿的荷花,再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即荷波以及流水。这是按照观察的角度、视线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依次精雕细刻,用一组组特写镜头,把荷塘的主宰物用大写真推到读者面前。
    2、提问:为了表现景物特征,作者主要采用什么修辞?有何效果?
    明确:比喻、拟人等修辞。(请学生说说相似点)
    明确:(略)“刚出浴的美人”,既写出了纤尘不染,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 《第一册》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611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初二语文教案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