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四年级语文教案 >> 正文

感悟新课程 享受新作文


感悟新课程   享受新作文

-------《我说你做》中年级作文课实录及评析
设计执教:江苏省金坛市实验小学    张春明
实录评点:江苏省金坛市教研室    周怡和
一、激趣
师(笑问):同学们,我们先一起做个游戏,好吗?
生(大声齐答):好!
师: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做”,猜一猜游戏的要求是什么,会做吗?(会)请大家做好准备。(学生很兴奋,产生跃跃欲试心态。)
师:“举手”,(有的学生一时慌了手脚,不知所措。)“摸鼻子”,“拎住右耳”,很好,放下。(学生很快放松了身心,神情自然。)
师:“生气的样子”,“高兴”呢?(完全进入了角色,忘记了这是课堂,有的还站了起来。)
师:好的。同学们,反应敏捷,神情丰富。喜欢这个游戏吗?(喜欢。生似乎余兴末哀,一双双眼睛期待地望着老师。)
师:那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我说你做”的游戏。(板书:我说你做。)
师:当然难度要增加。怎么做呢?听我介绍。首先由我来给大家做表演,(“啊”生感到惊讶。)但表演前,我要暂时请一位同学离开教室。(“出去干什么”学生小声问。)其余同学请认真观察,尤其看看我在表演中有哪些动作、语言、表情,甚至可以通过表情揣摩一下我的心理,然后把它生动地描述出来,争取让这位没看到我表演的同学能根据你生动地描述,把我刚才的表演重演出来,听明白了吗?
师:谁愿意暂时离开我们?(生抢着去,目的是呆会儿可以表演。)
(选出王玉婷同学暂时离开教室。)
[评点: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教者别具匠心的开头,不仅巧妙地叙述了本次习作的要求,而且一扫学生往日作文的畏惧心理.使作文教学顷刻间变得生动有趣充满了诱人的魅力.]
二、增趣
师:那下面我就开始表演了。(生个个拭目以待。)
(师表演小品,生仔细观察。)(随着老师表演中的一记耳光,听课教师与学生哄堂大笑。)
师:怎么样?看清楚了吗?还要不要再来一遍?(学生响亮回答:要。听课教师笑。)行,这下你们眼睛可得睁得再大点哦!
(师再表演,生再观察。)(生目不转睛,教室鸦雀无声。)
[评点:教师忘情的逼真表演,打破了以往严肃、死板的教学环境,使原本应该欢快愉悦的作文教学恢复了应有的生机。]
师:看清楚了吧?现在谁能把刚才老师的表演说清楚,说具体?
(生先是一愣,似乎在回味。)
师:那大家还是先自己练习着说说吧。
(生自由练习描述。)
师:谁来描述?好,其他人请仔细听,看看他什么地方说得特别好,还有什么地方不妥,呆会儿提出你的意见。
(指名表述)
生:一天,张老师正在专心致志地备课,忽然不知从哪飞来了一只苍蝇,停在了张老师的脸上。张老师用手一拍,没打到,反而打了自己一个巴掌。这时,他火了,就一下子把苍蝇打死了。
(末等老师开口,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
生:他说得不具体。苍蝇一开始是停在张老师耳边的,并且张老师还用手一挥,说了声:“哪来的苍蝇?去去去!”这点他没说。
生:张老师那一巴掌打得很响,我听得很清楚。(生及听课教师大笑。)所以,他应该说:“张老师狠狠地用力一拍。
生:这时张老师很恼火,因为我看到当时老师眉头紧锁。张老师的表情也应该说。
生:当张老师看到苍蝇被自己打死后,十分高兴,还露出了笑容。这点他刚才也没说到。
……
(生交流的气氛异常热烈。)
[评点:敏锐地调动学生的全部感觉器官来进行观察,是引导学生对生活的一种敏感。若长期地训练这种科学的、艺术的了解事物的方法,学生便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正是由于执教者有了这种强烈的意识与科学的方法,学生才观察得仔细、体验得真切、叙述得具体。]
三、孕趣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小作文本,把它写下来。好吗?(生笑答:好!且兴趣盎然。)王玉婷(刚才,离开教室的同学。),难为你了,从选你出去,到现在进来,你一定听到了许多,也想了许多吧?(生点头)那好,你就把这些写下来吧!(生欣然接受。)
(生写片断)
(指名王玉婷同学读心理活动的描写。)(言语间流露出迫切想知道张老师表演的是什么。)
师:真是惟妙惟肖。我们的所做是不是正如她所想呢?谁来帮她揭开“庐山真面目”?
(指名)
师(对王玉婷):你先别急于演,先听他读一遍,了解一下大概意思。一边听可以一边做做相关动作。
(生读第一遍,王玉婷练演,动作断断续续;生读第二遍,王玉婷正式演)(表演至打死苍蝇后,她大笑了起来)
师:看来,打死苍蝇后,你比我开心多了。(师生大笑)
师:同学们,看了他们的表演,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王玉婷表演基本上我认为是成功的,有些地方有了改变。比如,你刚才,苍蝇是在左脸,而她是在右脸。
生:还有最后你只是微微一笑,她却大笑了起来。
(还有许多同学想指出王玉婷的“不是”)
师:你们认为这都是王玉婷的错吗?
(生愣了一下,后恍然大悟)
生:是因为张倩婧在写的时候,没写仔细……
生:有的地方,写得还不够具体……
……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他们观察后的描述,又看了他们的表演。现在,你觉得要想让别人成功的模仿,作为我们描述者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我认为我们只有在观察的时候,仔细点,甚至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才能准确描述。
生:我发现在认真观察的同时,描述时还要做到具体、详细。
生:我认为在用词上还要做到准确,否则的话就会闹出笑话。
……
(相机板书:仔细观察、具体描述、准确用词)
[评点:课堂教学是“艺”不是“戏”,课堂教学没“戏”不成“艺”。教者课中安排的“戏”——让学生用自己的口头作文与没看到表演的同学“笔谈”不仅呼应了开头,而且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互相评议揭示规律,既培养了学生乐于表达、敢于表达的品质,也培养了学生尊重他人、学会倾听的习惯。]
四、拓趣
师:通过刚才的热身运动,想必大家对游戏的规则有所了解了吧!接下来,请大家设计好你自己的表演,想好后同桌两人相互表演相互观看,再把它写下来。呆会儿,我将请写得好的同学读给大家听,并重请一位同学根据你的描述进行表演。
(生设计表演——同桌互演互看互写)
(学生都表演了,而且表演得十分精彩,很有创意)
师:谁愿意把你写的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读片断)
师:听了他的描述,有哪位同学想上来演一演的?
(指名表演——先学生评价,后原创者再评,侧重描述者的角度)
(师再请一组同学表演,并评价)
师:同学们,现在你有想说的吗?
生:我们在描述的时候,不能只注意动作,还应该留意语言、表情等方面,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具体。
生:看似简单的事,要想把它做好,并不是那么容易。
……
(同桌再相互演,相互看,相互修改——赏析片断)
[评点: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信,作为一种内驱力,不仅来自教师的引导与培育,还来源于在习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这一环节的教学较好地突显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学生习作“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新的要求。同时由于表演、感觉、体验和习作的综合运用,进而产生一种能量资源,使学生习作成为思维火花的自然喷涌,使学生习作的文字具有一种可以感受、会朝前奔的活的语言生命。]


[总评]: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三年级的学生还处在习作的起始阶段,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凭借儿童感兴趣的方式,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提示和帮助,降低难度,以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
因而,在上这堂课的时候,教师就利用一段生活中的“镜头”,创设了一个便于理解与感受的学习情境,抓住了学生的心,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这堂课上,教师也正是通过这段表演,让学生在看表演、评表演的过程中,明白要把表演写具体,必须进行仔细观察,还要具体描述,准确用词,从而使知识的内化过程变得更为直接、真切。同时,教师采用“迂回”的方式巧妙地向学生提出习作的要求,让学生感觉到这是“表演活动”的需要,教师变“要我写”的外在要求内化为“我要写”的内在需求。
在教师用一段生动的表演做铺垫后,进行了进一步的引导,让同桌相互表演,相互观察,相互描写。课堂上同学们的表演精彩,富有创意,而且描述者生动、具体,是这节课成功的一种体现。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的观察提供内容,是学生喜欢作文,写好作文的基础。教学的有效性并不在于教学手段的复杂性和形式上的多样化。因此,我们同样可以凭借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用真话、实话、心里话描述、刻画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附优秀片段
片段一:一天,张老师正伏在桌上专心致志地备课,忽然一只可恶的苍蝇飞来了,在老师的右耳边“嗡嗡嗡”地盘旋着。张老师很不奈烦地伸出右手挥了挥,说:“哪来的苍蝇。去去去。”于是,他又低下头去继续批改作业。谁知那可恶的苍蝇,竟飞到了张老师的脸上。他轻轻放下手中的笔,举起右手,然后朝左脸“啪”的一声拍了下去,可狡猾的苍蝇又逃走了。苍蝇没打到,反倒赏了自己一个巴掌,张老师十分生气,火昌三尺高,心想:“这只臭苍蝇,看我不好好收拾你才怪呢!”于是,他站起身,合上备课本,两眼死死地盯着苍蝇。可能是它飞累了,终于信停在了桌子上,只见他蹑手蹑脚地走了进去,举起备课本猛地朝桌子上一拍,“哈哈”,苍蝇终于被打死了。张老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这个小家伙还敢跟我斗,到最后不还是你倒霉!
片段二:“上课”,“起立”,说完,我们和以往一样,向老师鞠躬。可蒋哲宇不小心却撞到了桌角上,他好是生气,对准桌角 《感悟新课程 享受新作文》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6164.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四年级语文教案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