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郭仕红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6个生字只识不写,掌握两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文章主要内容;借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
4.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刘备、诸葛亮的情况有基本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吗?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三国演义》?
师:课前,老师也对《三国演义》的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整理。(课件出示有关《三国演义》的文字简介及有关人物图片,师配乐介绍。)
师: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的课文就是节选自《三国演义》三十七回的一个小故事,它就是《三顾茅庐》。(板书课题,指导写“顾”“茅”。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巧学字词
1.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课文,同学们都读好了吗?生字都会读了吗?(出示两个加拼音的生字:晌、恭)哪些同学可以提醒我们学习这两个生字该注意些什么?怎么区别它们?(“晌”和太阳有关,因此是日字旁;“响”和声音有关,因此是口字旁。)我们今天回答问题声音可得一(响亮)还有发现吗?(都是后鼻音)同学们看看生字表中还有是后鼻音的字吗?(堂)读一读这个字。(出示:冈,比较“冈”与“岗”,“冈”是第一声。)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这五个是后鼻音的字。(指导写“恭”)
2.出示生字“晌、诸…尊、辰”,用喜欢的方法记住其读音、字形。学生描红、临写。
3.出示课文中词语。
辅助潺潺悠然时辰策略
三顾茅庐诚心诚意恭恭敬敬茅塞顿开
蜿蜒起伏青翠欲滴秀丽宜人群雄纷争
(1)读一读词语。
(2)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现在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只读那些你认为最难读好的地方,反复读。
师:再读课文,这次不是朗读,而是默读。默读的时候思考:“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提示:回答的时候可以用上一些课文中的词句。生默读,交流。)
师:现在再来思考我们一开始就提出的问题:刘备为什么三顾茅庐?三顾茅庐的结果怎样?(课件出示:?三顾茅庐?)(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这其实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只要在前面加上原因,后面加上结果就可以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这是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你们学会这种方法了吗?
2.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两次,详写第三次。
四、细读课文,感知“诚意”
1.师: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很关键的人物,那就是—一(刘备)你对他在这个故事中的表现有一个怎样的印象?
师:刘备在三顾茅庐的整个过程中,其心到底有多诚,其情到底有多真,这还需要我们细细体会。我们一起再来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可以边读课文边用笔画画圈圈,这就叫不动笔墨不读书。
2.交流学习。
(1)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师:从这个“嚷道”你想到什么?
师:张飞生的是什么气?不满的是什么?
师:谁来学一学张飞,把心中的不满、恼怒嚷出来?
师:张飞生气,刘备听了张飞的话也生气,他生气的又是什么?
师:张飞觉得对待诸葛亮不需要三请四邀,刘备是这样认为的吗?
师:虽然前两次都未见着诸葛亮,可刘备会怎么想?
师: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啊!刘备不光决定第三次去,去之前还专门请人占卦,挑选了一个好日子,刘备对诸葛亮真是尊重啊!
师:从“刘备对张飞生气地说”,你还想到了什么?
师:谁来学一学“刘备生气地说”?请大家齐读。
师:为了请诸葛亮出山,刘备竞这样责备情同手足的兄弟,的确诚心诚意啊!(生分角色朗读)
(2)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师:他为什么不骑马到跟前呢?读读看,看谁能读出刘备的诚心诚意。
(3)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轻轻”敲门说明怕惊醒诸葛亮,对他尊重、诚心。)
(4)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师:刘备为何让关羽、张飞在门口等候?
师:刘备是怎样“恭恭敬敬”的?读到这个词,你仿佛看见刘备怎样站在台阶下等候?
师:你看过什么样的人才会这样恭恭敬敬地站着?谁来表演一下刘备“恭恭敬敬”?
师:从“恭恭敬敬”中你读出了什么?读读这句话,把刘备恭恭敬敬等待的画面读出来。
(5)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6239.html
郭仕红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6个生字只识不写,掌握两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文章主要内容;借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
4.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刘备、诸葛亮的情况有基本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吗?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三国演义》?
师:课前,老师也对《三国演义》的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整理。(课件出示有关《三国演义》的文字简介及有关人物图片,师配乐介绍。)
师: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的课文就是节选自《三国演义》三十七回的一个小故事,它就是《三顾茅庐》。(板书课题,指导写“顾”“茅”。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巧学字词
1.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课文,同学们都读好了吗?生字都会读了吗?(出示两个加拼音的生字:晌、恭)哪些同学可以提醒我们学习这两个生字该注意些什么?怎么区别它们?(“晌”和太阳有关,因此是日字旁;“响”和声音有关,因此是口字旁。)我们今天回答问题声音可得一(响亮)还有发现吗?(都是后鼻音)同学们看看生字表中还有是后鼻音的字吗?(堂)读一读这个字。(出示:冈,比较“冈”与“岗”,“冈”是第一声。)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这五个是后鼻音的字。(指导写“恭”)
2.出示生字“晌、诸…尊、辰”,用喜欢的方法记住其读音、字形。学生描红、临写。
3.出示课文中词语。
辅助潺潺悠然时辰策略
三顾茅庐诚心诚意恭恭敬敬茅塞顿开
蜿蜒起伏青翠欲滴秀丽宜人群雄纷争
(1)读一读词语。
(2)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现在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只读那些你认为最难读好的地方,反复读。
师:再读课文,这次不是朗读,而是默读。默读的时候思考:“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提示:回答的时候可以用上一些课文中的词句。生默读,交流。)
师:现在再来思考我们一开始就提出的问题:刘备为什么三顾茅庐?三顾茅庐的结果怎样?(课件出示:?三顾茅庐?)(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这其实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只要在前面加上原因,后面加上结果就可以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这是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你们学会这种方法了吗?
2.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两次,详写第三次。
四、细读课文,感知“诚意”
1.师: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很关键的人物,那就是—一(刘备)你对他在这个故事中的表现有一个怎样的印象?
师:刘备在三顾茅庐的整个过程中,其心到底有多诚,其情到底有多真,这还需要我们细细体会。我们一起再来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可以边读课文边用笔画画圈圈,这就叫不动笔墨不读书。
2.交流学习。
(1)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师:从这个“嚷道”你想到什么?
师:张飞生的是什么气?不满的是什么?
师:谁来学一学张飞,把心中的不满、恼怒嚷出来?
师:张飞生气,刘备听了张飞的话也生气,他生气的又是什么?
师:张飞觉得对待诸葛亮不需要三请四邀,刘备是这样认为的吗?
师:虽然前两次都未见着诸葛亮,可刘备会怎么想?
师: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啊!刘备不光决定第三次去,去之前还专门请人占卦,挑选了一个好日子,刘备对诸葛亮真是尊重啊!
师:从“刘备对张飞生气地说”,你还想到了什么?
师:谁来学一学“刘备生气地说”?请大家齐读。
师:为了请诸葛亮出山,刘备竞这样责备情同手足的兄弟,的确诚心诚意啊!(生分角色朗读)
(2)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师:他为什么不骑马到跟前呢?读读看,看谁能读出刘备的诚心诚意。
(3)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轻轻”敲门说明怕惊醒诸葛亮,对他尊重、诚心。)
(4)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师:刘备为何让关羽、张飞在门口等候?
师:刘备是怎样“恭恭敬敬”的?读到这个词,你仿佛看见刘备怎样站在台阶下等候?
师:你看过什么样的人才会这样恭恭敬敬地站着?谁来表演一下刘备“恭恭敬敬”?
师:从“恭恭敬敬”中你读出了什么?读读这句话,把刘备恭恭敬敬等待的画面读出来。
(5)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