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磨课手记
备课重在“目标” 教学重在“方法”——《雾凇》磨课手记
徐萍
参加市微型课比赛,我校中年级的一位老师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雾凇》,教学内容为全文重点第2自然段。原以为四年级的学生用20分钟学习一个自然段的内容,肯定很轻松、很顺畅,殊不知事与愿违。让我们先来简要回顾一下这节课。
一、直接切入,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引导学生明确雾凇形成的两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和遇冷凝结。而后指导朗读,提醒在朗读的时候特别关注一下这两个条件。
师(小结):这句话在这个自然段的开头,是一个总起句,课文接下来就是具体介绍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成雾凇的过程。
二、读书交流,感悟雾凇的奇特美丽
总体感知:雾凇的形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读读第2自然段剩余的部分,边读边想。
具体交流:你是从哪些词看出雾气很多的?要求学生从“涌向”“笼罩”“淹没”这些词语来体会。用同样的方法,说说从哪些词看出雾凇凝结十分缓慢?主要从“镀”“慢慢地”“一层又一层”以及“银线、银条、银松雪柳”这些词语谈具体看法。学生回答时相机点拨,作者用“最初、逐渐、最后”这些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把这个缓慢的过程描写了出来。
引导背诵:出示填空式的句段,引导学生背诵。
三、口语训练,说说雾凇形成的过程
师:雾凇的形成真是一大奇观。你会简单说说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吗?
分析案例得出此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有感隋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悟雾凇的奇特美丽。(3)用自己的话说说雾凇形成的过程。短短20分钟,要完成这样三个教学目标,可能多了一些,难了一点。而且,教学内容的确定没有从文本特点出发,贪多求全,从而导致生拉硬拽、读不熟练、说不到位的课堂效果。因此,课后议课时,我们把讨论的焦点集中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即“教什么”和“为什么教”。
教什么?概括地讲,主要是教学生不懂的、发现不了的、意识不到的东西;教学生容易回生、出错的地方;教学习的方法、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打好基础,形成能力,学会学习。怎么教?这是教师需要特别在意的问题,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即掌握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形成学习的能力等。
所以,我们针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谈了一些修改建议。第一,微型课的教学目标一定要单一、纯粹,要么引导感悟朗读,要么指导说话并内化,要么练习背诵积累,要能让学生一课一得;第二,微型课的教学方法一定要简明、可操作,要提供一些抓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练习的过程中真切掌握学习方法,真正习得语文能力。据此,我们实行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其一,认真研读教学内容;其二,用心研究教学对象。
我们发现,与课文第1、3自然段相比,第2自然段的内容显得说理性较强,只是理性地告诉雾凇形成过程的相关知识,不宜作为感悟雾凇奇观的内容。而且,从课后练习5看出,编者显然是要求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简要说说雾凇是怎样形成的,这是一个近似于复述的练习,必须在第2自然段的教学中完成。我们还发现,抓关键词感悟“雾气多、雾凇形成慢的特点”对四年级学生而言也是简单易行的,因此不宜作为本文本自然段的训练点,不过,“抓关键词”却可以作为说话训练的一大抓手。
在真正掌握详实的资料之后,我们把教学目标调整为: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抓住关键词,用自己的话说说雾凇是怎样形成的,要求说明白、说简洁、说得有条理。这样,目标单一,要求明确,训练点突出。在第二次的教学中,课堂果然呈现了不一样的精彩。请看教学中的几个教学片段(略去快速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以及总体感知雾凇的形成留下的印象:雾气很多、雾凇凝结十分缓慢):
一、尝试练说,注意“抓要点”
师:这饱和的水汽是怎么来的?课文是这样介绍的(出示相关语段),请你认真读一读,再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丰满水库里的水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流经市区的时候,江面上就弥漫着阵阵雾气。
师:你抓住了表示地点和水温的词语。如果你能关注表示时间的词,一定能说得更清楚。
生: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从发电站排出的丰满水库里的水在4摄氏度左右,流经市区的时候,不结冰,变成了弥漫着的阵阵雾气。
生: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丰满水库”里的水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流经市区的时候,江面上就弥漫着阵阵雾气。
师:你抓住时间、地点、温度这些要点,把松花江上过于饱和的水汽是怎么来的说明白了。
以上教学片段,因为有了“抓要点”这一真实可感的抓手,有了“抓要点”这一具体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就变得轻松、容易了。
二、由悟到说,注意“有选择”
(略去引导学生简单感悟“从哪些词语感受到雾气多”这一环节)
师:“涌向、笼罩、淹没”这几个词语都是介绍雾气的多,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选择一两个词语把雾气多这个特点说明白吗?
《《雾凇》磨课手记》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6244.html
徐萍
参加市微型课比赛,我校中年级的一位老师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雾凇》,教学内容为全文重点第2自然段。原以为四年级的学生用20分钟学习一个自然段的内容,肯定很轻松、很顺畅,殊不知事与愿违。让我们先来简要回顾一下这节课。
一、直接切入,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引导学生明确雾凇形成的两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和遇冷凝结。而后指导朗读,提醒在朗读的时候特别关注一下这两个条件。
师(小结):这句话在这个自然段的开头,是一个总起句,课文接下来就是具体介绍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成雾凇的过程。
二、读书交流,感悟雾凇的奇特美丽
总体感知:雾凇的形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读读第2自然段剩余的部分,边读边想。
具体交流:你是从哪些词看出雾气很多的?要求学生从“涌向”“笼罩”“淹没”这些词语来体会。用同样的方法,说说从哪些词看出雾凇凝结十分缓慢?主要从“镀”“慢慢地”“一层又一层”以及“银线、银条、银松雪柳”这些词语谈具体看法。学生回答时相机点拨,作者用“最初、逐渐、最后”这些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把这个缓慢的过程描写了出来。
引导背诵:出示填空式的句段,引导学生背诵。
三、口语训练,说说雾凇形成的过程
师:雾凇的形成真是一大奇观。你会简单说说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吗?
分析案例得出此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有感隋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悟雾凇的奇特美丽。(3)用自己的话说说雾凇形成的过程。短短20分钟,要完成这样三个教学目标,可能多了一些,难了一点。而且,教学内容的确定没有从文本特点出发,贪多求全,从而导致生拉硬拽、读不熟练、说不到位的课堂效果。因此,课后议课时,我们把讨论的焦点集中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即“教什么”和“为什么教”。
教什么?概括地讲,主要是教学生不懂的、发现不了的、意识不到的东西;教学生容易回生、出错的地方;教学习的方法、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打好基础,形成能力,学会学习。怎么教?这是教师需要特别在意的问题,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即掌握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形成学习的能力等。
所以,我们针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谈了一些修改建议。第一,微型课的教学目标一定要单一、纯粹,要么引导感悟朗读,要么指导说话并内化,要么练习背诵积累,要能让学生一课一得;第二,微型课的教学方法一定要简明、可操作,要提供一些抓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练习的过程中真切掌握学习方法,真正习得语文能力。据此,我们实行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其一,认真研读教学内容;其二,用心研究教学对象。
我们发现,与课文第1、3自然段相比,第2自然段的内容显得说理性较强,只是理性地告诉雾凇形成过程的相关知识,不宜作为感悟雾凇奇观的内容。而且,从课后练习5看出,编者显然是要求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简要说说雾凇是怎样形成的,这是一个近似于复述的练习,必须在第2自然段的教学中完成。我们还发现,抓关键词感悟“雾气多、雾凇形成慢的特点”对四年级学生而言也是简单易行的,因此不宜作为本文本自然段的训练点,不过,“抓关键词”却可以作为说话训练的一大抓手。
在真正掌握详实的资料之后,我们把教学目标调整为: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抓住关键词,用自己的话说说雾凇是怎样形成的,要求说明白、说简洁、说得有条理。这样,目标单一,要求明确,训练点突出。在第二次的教学中,课堂果然呈现了不一样的精彩。请看教学中的几个教学片段(略去快速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以及总体感知雾凇的形成留下的印象:雾气很多、雾凇凝结十分缓慢):
一、尝试练说,注意“抓要点”
师:这饱和的水汽是怎么来的?课文是这样介绍的(出示相关语段),请你认真读一读,再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丰满水库里的水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流经市区的时候,江面上就弥漫着阵阵雾气。
师:你抓住了表示地点和水温的词语。如果你能关注表示时间的词,一定能说得更清楚。
生: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从发电站排出的丰满水库里的水在4摄氏度左右,流经市区的时候,不结冰,变成了弥漫着的阵阵雾气。
生: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丰满水库”里的水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流经市区的时候,江面上就弥漫着阵阵雾气。
师:你抓住时间、地点、温度这些要点,把松花江上过于饱和的水汽是怎么来的说明白了。
以上教学片段,因为有了“抓要点”这一真实可感的抓手,有了“抓要点”这一具体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就变得轻松、容易了。
二、由悟到说,注意“有选择”
(略去引导学生简单感悟“从哪些词语感受到雾气多”这一环节)
师:“涌向、笼罩、淹没”这几个词语都是介绍雾气的多,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选择一两个词语把雾气多这个特点说明白吗?
《《雾凇》磨课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