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语二十四节气初探
三、满语二十四节气是汉语借词意译现象的典型代表
从女真族南迁到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16)并自称“满洲”开始,人口处于少数的满族就把重心转移到接近汉族的地区。与汉族相比,满族在许多方面是落后的。为了适应新形势,需要向先进民族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满语中大量汉语借词的出现,就是顺应这种形势需要的必然结果之一。在清太祖主持创制满文和八旗制度时,满语在行政区划、政治、军事、新的生产技术等方面已经出现大批汉语借词,尤其在满族的官职爵名上,差不多全盘照搬明王朝的建制名称。清太宗皇太极曾多次发布命令,排除满语中的汉语借词,但从实际语言中排除汉语对满语的影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直至皇太极去世,满语中的汉语借词仍然有增无减。汉语借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满族语言文字中,特别是清人关后,顺治、康熙、雍政、乾隆朝汉语借词愈加丰富,大量使用音译汉语借词,并从专有名词扩大到常用名词、常用量词和个别动词,汉语借词对满语的影响越来越大。汉语借词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大量使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满族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迅猛变化,体现了满族社会进步发展的趋势。满语中汉语借词的表现方式,可分为直接音译、音译加注、半音译半意译、意译四种。
直接音译即把汉语原词的语音和意义原封不动地一并借用,这类词汇最为丰富,包括人名(例如尚可喜sang kosi、范文程fan wen ceng)、地名(大凌河dalingho、蓝旗堡lancipu)、称谓(百姓baisin、太监taigiyan)、衙署名称(广储司guwangcu sy、文华殿wen huwa diyan)、官职名称(皇帝huwangdi、将军jiyanggiyun)、公文名称(呈子cen-gdzi、本ben)以及常用名词(盘缠pancan、斤gin、亩mu、分fun)等。
音译加注即在直接音译的基础上附加满文词的注释,例如文书( wensu bithe)、泰山(taisanalin)、黄河(huwang hobira)、嫩江(non giyangula)、兰亭(lan ting ordo)、湘水(siyang sui muke)等。wensu、taisan、huwang、non giyang、lan ting、SIV-ang sui为直接音译,bithe、alin、hobira、ula、ordo、muke为满文注释。
半音译半意译即满文中一部分为音译,一部分为意译,两部分合起来组成一个借词。例如,台丁( tai i haha),茶水(cai muke)、俸米(funglubele)等。tai、cai、funglu是音译,haha、muke、bele是意译。内阁( dorgi yamun),dorgi是意译,yamun是音译。
意译即吸收汉语的意义,用满文构词材料和构成方法组成的新词。满语二十四节为最典型例证,特别是niyengniyeri dosimbi(立春)、juwari do-simbi(立夏)、bolori dosimbi(立秋)、tuweri dosimbi(立冬)、butun asasambi(惊蛰)、maise urembi(芒种)、gecen gecembi(霜降)、halhun bederembi(处暑),均属于聚集型合成词。
从满语文中的汉语借词可以看到,汉语借词不仅数量上居多,而且在交际功能上也凸显其重要性,这些汉语借词大都属于基本词汇中的常用词汇。满语对汉语词汇的借用,充分说明了满族是一个善于学习、进取向上、赋予创造的民族,它大胆吸收并借鉴汉族语言文字的精蕴,巧妙融人到自身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中。“语言的本身固然可以映射出历史的文化色彩,但遇到和外来文化接触时,它可以吸收新的成分和旧有的糅和在一块儿。所谓‘借字’就是一国语言里所羼杂的外来语成分。它可以表现两种文化接触后在语言上所发生的影响;反过来,从语言的糅合也正可以窥察文化的交流。撒皮尔说:‘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临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接触。交际可以是友好的或敌对的。可以在平凡的事务和交易关系的平面上进行,也可以是精神价值——艺术、科学、宗教——的借贷或交换。很难指出邻居的人群互相接触,不论程度怎样,性质怎样,一般都足以引起某种语言上的交互影响。”’
四、满语二十四节气是满族社会经济形态变迁的反映
在我国东北地区,很早以来便形成渔猎、游牧、农耕三种经济类型并存的局面。尽管这三种经济类型始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但在地理分布上却有着明显界限。“东北的西部,曾是乌桓、鲜卑、契丹、蒙古等蒙古语族各骑马游牧民族生息繁衍的场所;南部,很早以来便为汉族农民所开拓;东部与北部,即由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为主脉联结的密林河谷,是以狩猎网捕著称于世的通古斯语族各民族——挹娄、勿吉、棘辐、女真、满以及乌德赫、赫哲、鄂温克、鄂伦春等世世代代生活居住的地方,并成为传统渔猎文化的摇篮。”满族从肃慎开始,世代生息繁衍于我国东北的“白山黑水”地区,《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日不咸,有肃慎氏之国。”这里所说的“不咸山”即长白山。满族及其先民世代生活在这里,从白山黑水中获取生活的资源。渔猎、狩猎经济在满族先民的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为满族人提供了基本的生活来源。
随着松花江、黑龙江地区的女真人部落南迁,与明朝等先进农业地区的联系日益频繁和密切,女真人逐步改变了其仅以传统的渔猎、狩猎经济为生的局面,农业在他们经济生活中的比重日益增加。由于女真各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在其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不一样。部分海西女真明中叶迁到松花江上游地区,那里土地肥沃,所以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在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东海女真居住在比较寒冷地区,由于不利于农业生产,所以农业经济所占比重最小。建州女真在南迁过程中,虽然农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但由于受到明朝和周围其他民族政治、军事的影响,建州女真曾多次迁徙。河内良弘先生在《建州女真的迁移问题》中多处提及建州女真人发生饥荒,并向明朝乞粮的情况,发生饥谨的原因多是战争影响。建州女真每次迁徙前都会寻找新的耕地,而且每次迁徙的时间大多在三四月之交,或者四月中旬农耕开始,这样迁徙之后可以迅速恢复生产生活。如果如期耕种,史籍中 《满语二十四节气初探》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6339.html
从女真族南迁到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16)并自称“满洲”开始,人口处于少数的满族就把重心转移到接近汉族的地区。与汉族相比,满族在许多方面是落后的。为了适应新形势,需要向先进民族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满语中大量汉语借词的出现,就是顺应这种形势需要的必然结果之一。在清太祖主持创制满文和八旗制度时,满语在行政区划、政治、军事、新的生产技术等方面已经出现大批汉语借词,尤其在满族的官职爵名上,差不多全盘照搬明王朝的建制名称。清太宗皇太极曾多次发布命令,排除满语中的汉语借词,但从实际语言中排除汉语对满语的影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直至皇太极去世,满语中的汉语借词仍然有增无减。汉语借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满族语言文字中,特别是清人关后,顺治、康熙、雍政、乾隆朝汉语借词愈加丰富,大量使用音译汉语借词,并从专有名词扩大到常用名词、常用量词和个别动词,汉语借词对满语的影响越来越大。汉语借词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大量使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满族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迅猛变化,体现了满族社会进步发展的趋势。满语中汉语借词的表现方式,可分为直接音译、音译加注、半音译半意译、意译四种。
直接音译即把汉语原词的语音和意义原封不动地一并借用,这类词汇最为丰富,包括人名(例如尚可喜sang kosi、范文程fan wen ceng)、地名(大凌河dalingho、蓝旗堡lancipu)、称谓(百姓baisin、太监taigiyan)、衙署名称(广储司guwangcu sy、文华殿wen huwa diyan)、官职名称(皇帝huwangdi、将军jiyanggiyun)、公文名称(呈子cen-gdzi、本ben)以及常用名词(盘缠pancan、斤gin、亩mu、分fun)等。
音译加注即在直接音译的基础上附加满文词的注释,例如文书( wensu bithe)、泰山(taisanalin)、黄河(huwang hobira)、嫩江(non giyangula)、兰亭(lan ting ordo)、湘水(siyang sui muke)等。wensu、taisan、huwang、non giyang、lan ting、SIV-ang sui为直接音译,bithe、alin、hobira、ula、ordo、muke为满文注释。
半音译半意译即满文中一部分为音译,一部分为意译,两部分合起来组成一个借词。例如,台丁( tai i haha),茶水(cai muke)、俸米(funglubele)等。tai、cai、funglu是音译,haha、muke、bele是意译。内阁( dorgi yamun),dorgi是意译,yamun是音译。
意译即吸收汉语的意义,用满文构词材料和构成方法组成的新词。满语二十四节为最典型例证,特别是niyengniyeri dosimbi(立春)、juwari do-simbi(立夏)、bolori dosimbi(立秋)、tuweri dosimbi(立冬)、butun asasambi(惊蛰)、maise urembi(芒种)、gecen gecembi(霜降)、halhun bederembi(处暑),均属于聚集型合成词。
从满语文中的汉语借词可以看到,汉语借词不仅数量上居多,而且在交际功能上也凸显其重要性,这些汉语借词大都属于基本词汇中的常用词汇。满语对汉语词汇的借用,充分说明了满族是一个善于学习、进取向上、赋予创造的民族,它大胆吸收并借鉴汉族语言文字的精蕴,巧妙融人到自身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中。“语言的本身固然可以映射出历史的文化色彩,但遇到和外来文化接触时,它可以吸收新的成分和旧有的糅和在一块儿。所谓‘借字’就是一国语言里所羼杂的外来语成分。它可以表现两种文化接触后在语言上所发生的影响;反过来,从语言的糅合也正可以窥察文化的交流。撒皮尔说:‘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临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接触。交际可以是友好的或敌对的。可以在平凡的事务和交易关系的平面上进行,也可以是精神价值——艺术、科学、宗教——的借贷或交换。很难指出邻居的人群互相接触,不论程度怎样,性质怎样,一般都足以引起某种语言上的交互影响。”’
四、满语二十四节气是满族社会经济形态变迁的反映
在我国东北地区,很早以来便形成渔猎、游牧、农耕三种经济类型并存的局面。尽管这三种经济类型始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但在地理分布上却有着明显界限。“东北的西部,曾是乌桓、鲜卑、契丹、蒙古等蒙古语族各骑马游牧民族生息繁衍的场所;南部,很早以来便为汉族农民所开拓;东部与北部,即由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为主脉联结的密林河谷,是以狩猎网捕著称于世的通古斯语族各民族——挹娄、勿吉、棘辐、女真、满以及乌德赫、赫哲、鄂温克、鄂伦春等世世代代生活居住的地方,并成为传统渔猎文化的摇篮。”满族从肃慎开始,世代生息繁衍于我国东北的“白山黑水”地区,《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日不咸,有肃慎氏之国。”这里所说的“不咸山”即长白山。满族及其先民世代生活在这里,从白山黑水中获取生活的资源。渔猎、狩猎经济在满族先民的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为满族人提供了基本的生活来源。
随着松花江、黑龙江地区的女真人部落南迁,与明朝等先进农业地区的联系日益频繁和密切,女真人逐步改变了其仅以传统的渔猎、狩猎经济为生的局面,农业在他们经济生活中的比重日益增加。由于女真各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在其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不一样。部分海西女真明中叶迁到松花江上游地区,那里土地肥沃,所以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在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东海女真居住在比较寒冷地区,由于不利于农业生产,所以农业经济所占比重最小。建州女真在南迁过程中,虽然农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但由于受到明朝和周围其他民族政治、军事的影响,建州女真曾多次迁徙。河内良弘先生在《建州女真的迁移问题》中多处提及建州女真人发生饥荒,并向明朝乞粮的情况,发生饥谨的原因多是战争影响。建州女真每次迁徙前都会寻找新的耕地,而且每次迁徙的时间大多在三四月之交,或者四月中旬农耕开始,这样迁徙之后可以迅速恢复生产生活。如果如期耕种,史籍中 《满语二十四节气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