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考古论文 >> 正文

徽州传统文化遗存的开发路径与价值评估


不多的几位传承艺人在黟县的西递、宏村、南屏等地开设了个人作坊,有了作坊式的经营;2002年以后,这项艺术的开发才真正走向产业化的道路,如在合肥市成立了安徽华韵徽雕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在雕刻上的产值达到400多万元人民币。位于黄山市屯溪区的黄山市百鸟亭古建筑构件设计制造有限公司,2004年初成立,原本还是小作坊式的、以从事小工程建筑业为主,之后才重点转向从事古建筑构件的砖雕、木雕、石雕、彩画的制作、安装、销售;现有员工20人,2009年的产值才150万元人民币,但产品销售到了上海、湖南、浙江、江西及安徽省的合肥、马鞍山等地。
  
  其二,尚未全面开发,抢救工作仍在进行。目前已开发的产业只占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极少一部分,并且主要集中在民间手工技艺、民间美术等方面,其他那些极富徽州地方特色、具有开发价值的如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戏曲、民间杂技、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等基本上都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发。并且,无论是目前已经开发的和尚待开发的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下都还存在继续抢救的任务,内涵有待于进一步挖深,特色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其三,从业人员少,规模量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存在着濒危的问题,普遍化的程度底,传承人少,要进行产业化的开发,可从业的人员不多,生产难以上规模。特别是一些传统技艺的产品,要保证正宗和原汁原味,还必须是手工制作,由之更影响了产品的规模量。拿万安罗盘来说,“吴鲁衡涵记老店”是创办于清雍正年间的老店,其制作的罗盘,材料是选用徽州稀有的虎骨木,仅盘面制作的工序就有8道,全靠手工完成,尤其是磁针,采用的是祖传独有的天然磁石磁化工艺,具有灵敏度高、永不退磁等性能,正是有了这些限制,真正懂行和能做正宗万安罗盘的人就很少,尽管万安罗盘是属于传统产业开发的技艺,但自古至今,产品的规模一直上不去,产业难以做大。
  
  3.徽学的研究目前尚处在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基础资料的整理还在进行。徽州文书尽管目前已发现有40万份左右,但得到整理的不到十分之一.且绝大部分仅公布了文书的条目;既整理有文书条目又影印出版了文书原件的,仅是199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整理,花山文艺出版社影印出版的《徽州千年契约文书》40卷,整理收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藏徽州文书,但总份数只有3500份(册);2001年,由笔者主持,借助中国国家教育部重大课题《新发现的徽州文书整理》,系统整理了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自山书屋”和祁门县博物馆所藏的徽州文书2万余份,至2009年5月,已出版了《徽州文书》3辑30卷,《徽州文书》第一辑10卷2007年获首届中华优秀图书奖。这项工作目前还在继续,“徽州文书整理”项目已经纳入中国国家古籍整理“十一五”规划,从2010年开始,继续由笔者主持,民间个人收藏的徽州文书整理与影印出版工作将全面展开,《徽州文书》第四辑预计于2011年正式出版,之后还有第五辑、第六辑等。
  
  其二,多学科的研究刚刚展开。徽学界过去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历史学和文献学方面,多学科的研究还没有全面展开,而是由徽州文化本身性质和特点所决定,以及大量徽州典籍文献和文书的存在,徽学的研究在哲学、伦理学、美学、法学、人类文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进行的各种实态、实证的研究,往往都具有开拓研究新空间的价值。由之也进一步凸显:徽州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但其所包容的内涵不是纯粹地域性的;“徽学”是一门地方学,但其研究所涉及的空间、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是纯粹地方性的。
  
  其三,服务于现实社会发展的研究需要全面开展。既有的徽学研究,其成果大都停留在学术领域,如何充分挖掘、开发、利用好徽州文化资源,以立足于当今社会进步和经济与文化发展,一方面研究与把握徽州文化的现代化,将传统的徽州文化搁置于现代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新形势及大背景下考察,给予一定的继承与扬弃:另一方面强化学术理论的研究为现实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服务,为区域社会与文化的进步,以及由之影响和带动更大范围及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进步作贡献,还需要我们全面展开和深入。
  
  在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徽州传统文化的开发将获得更大发展的机遇和条件。这些机遇和条件,就大的背景来说主要有三:其一,随着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行,中国的社会经济将进入“世博”时代:其二,随着儒家文化在全球的进一步扩张,儒家文化将被更多的人所认识与接受;其三,随着全球性的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传统”的东西将获得更大的市场。特别是2008年1月8日,文化部正式挂牌成立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提出并实践着“徽州文化生态”概念,这是徽州传统文化未来开发的一个具体契机,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和促进至少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理念上的,徽州文化生态概念所强调的,将徽州文化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关联,进行整体保护和开发的观念与原则,十分有利于徽州传统文化的全面和有深度地开发。其次,在实践层面上,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建立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级传承人体系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截至2010年9月30日,黄山市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1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4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00人: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6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基地21个。这些都是直接有利于徽州传统文化开发的具体举措。
  
  总之,研究和探讨徽州传统文化的开发路径,既具有地域性的价值,也具有普遍性的示范意义。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徽州文化的当代价值》(项目号2008sk076zd)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参见刘伯山,徽学研究的历史轨迹,探索与争鸣,2005(5).
  
  [2](美)约瑟夫·麦克德谟特.徽州原始资料——研究中
  
  华帝国后期社会与经济史的关键.徽学通讯.1990.
  
  [3](日)臼井佐知子,徽州文书与徽州研究,时潮,1993(32).
  
  [4]周绍泉.徽州文书与徽学,历史研究,2000(1).
  
 

《徽州传统文化遗存的开发路径与价值评估(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6352.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考古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