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
cease’或‘teach’之后有一个后缀来表示目的,不然是不能与动词并用的。
(5)thanne wolde he maken hem to drynken
[then he wanted to make them drink]
在使用过程中,to用在不定式之前的现象扩展到更多语境,直到不定式的后缀脱落。这样,在这种语境下的to失去其介词意义,而成为动词使用的一个新形式。
英语的有些结构使用不带to的不定式,特别是助动词(will,shall,may,can,would,could,等),但象‘want to go’中却是带to的,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语法化的时期。在古英语中,现代的情态助动词都已与不定式一起用,只是当时是用后缀标记的。至中古英语这种结构的使用频率增加了,定型了,而新不定式标记to在同一时期也得到扩充,但未影响到助动词不带to的结构;与之相比,[want+不定式]的发展晚得多,因而使用了当时流行的不定式标记。
与范畴化相对的脱范畴化(decategorialization)是从另一个视角谈语法化,它指一个名词或动词,在成为一个语法成分的过程中失去其原来的词汇句法特性(Hopper 1991),不再是原来的范畴了。在有些情况下,词汇项在语言中被保持下来,如在be going to中go被语法化了,go这个词仍保留它的词汇用途。在有的情况下,词汇项(如意义为“知道”的cunnan)消失了。在这两种情况下,语法化成分不再具有通常的名词或动词的习性。在古英语,主要动词cunnan可以带名词短语的宾语,今天can只能和动词补语连用,象*I can that和*I can her是不合语法的。
又如,连词while原为名词,指一段时间,今天做名词很受限制。当处于小句首位做连词时,不具有名词特性,它不能带有冠词或修饰语。
(6)*I was there the same while you were.
在其他语境中,while只能出现在固定短语中,如‘all the while’,‘a long while’,它不能随便做名词,以下用法都是不能接受的。
(7)a.* I've been there many whiles.
b.*I waited a boring while.
C.*The while was very long.
语法化也包括成分结构的消失,如英语中“主句+补语从句”的结构正处于语法化过程,其结果是‘I think’的主句地位正在消失。
(8)I think that we're definitely moving towards being more technological.
从例(8)可以发现,该句中真正的陈述是在补语从句中,而引导的主句只是说话人对陈述有多大可信度的评估。正是在这两个真真假假的主要动词的语境下,that的省略最为频繁。或者原来的主句降格为插入语,如例(9)和例(10)所示:
(9)I think exercise is really beneficial to anybody.
(10)It's &
5.自动化
自动化(automatization)的最新研究,是强调在语言成分组成的常现序列中,语法化是一个自动化过程。
Boyland(1996)曾报道语法化过程中出现的形式变化,与非语言技能中出现的变化非常相似。由于不断重复,原先分别独立的成分成为一个单位或词组团块。这造成两个后果:首先,对本来独立成分的识别消失了;其次,整个词团开始在形式上简化。这在汉语方言中也可得到验证,如北京话的“不用”成为“甭”,出现在动词前,如“甭提了”,上海方言中“勿”与“要”的连读。这种自动化原则适用于所有的肌肉活动,如玩乐器、运动、炒菜等。由此可见,所有类型的语法结构都是自动化的肌肉常规活动,集中在一起以产生流利的言语。正如Kimura(1979/1993)的神经心理学研究所示,语法和肌动技能有联系。当然,语法不等同于肌肉活动,而是在特定语境下相称的有意义的肌肉活动。这就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肌肉活动和意义如何联系以产生语法。
Haiman(1994,1998)认为语法化过程中的团块化和简约特征,与非语言的祭祀行为相似。有二种情况:一是反复活动导致“惯常性”(habituation),即一个机体会停止对重复刺激产生反应,于是一个反复的词或短语会失去语义力。另一种情况是,反复活动可改变词和短语的功能,通过“解脱”(emancipation)的过程,原来的工具功能具有了从语境中可以推导的符号功能。这两点对理解语法化非常重要。
Hopper和Traugott(1993)从莎士比亚作品中引了一个对话:
(11)Duke:Sir Valentine,whither away so fast?
Val.:Please it your grace,there is a messenger
That stays in to bear my letters to my friends,
And &nbs 《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6371.html
(5)thanne wolde he maken hem to drynken
[then he wanted to make them drink]
在使用过程中,to用在不定式之前的现象扩展到更多语境,直到不定式的后缀脱落。这样,在这种语境下的to失去其介词意义,而成为动词使用的一个新形式。
英语的有些结构使用不带to的不定式,特别是助动词(will,shall,may,can,would,could,等),但象‘want to go’中却是带to的,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语法化的时期。在古英语中,现代的情态助动词都已与不定式一起用,只是当时是用后缀标记的。至中古英语这种结构的使用频率增加了,定型了,而新不定式标记to在同一时期也得到扩充,但未影响到助动词不带to的结构;与之相比,[want+不定式]的发展晚得多,因而使用了当时流行的不定式标记。
与范畴化相对的脱范畴化(decategorialization)是从另一个视角谈语法化,它指一个名词或动词,在成为一个语法成分的过程中失去其原来的词汇句法特性(Hopper 1991),不再是原来的范畴了。在有些情况下,词汇项在语言中被保持下来,如在be going to中go被语法化了,go这个词仍保留它的词汇用途。在有的情况下,词汇项(如意义为“知道”的cunnan)消失了。在这两种情况下,语法化成分不再具有通常的名词或动词的习性。在古英语,主要动词cunnan可以带名词短语的宾语,今天can只能和动词补语连用,象*I can that和*I can her是不合语法的。
又如,连词while原为名词,指一段时间,今天做名词很受限制。当处于小句首位做连词时,不具有名词特性,它不能带有冠词或修饰语。
(6)*I was there the same while you were.
在其他语境中,while只能出现在固定短语中,如‘all the while’,‘a long while’,它不能随便做名词,以下用法都是不能接受的。
(7)a.* I've been there many whiles.
b.*I waited a boring while.
C.*The while was very long.
语法化也包括成分结构的消失,如英语中“主句+补语从句”的结构正处于语法化过程,其结果是‘I think’的主句地位正在消失。
(8)I think that we're definitely moving towards being more technological.
从例(8)可以发现,该句中真正的陈述是在补语从句中,而引导的主句只是说话人对陈述有多大可信度的评估。正是在这两个真真假假的主要动词的语境下,that的省略最为频繁。或者原来的主句降格为插入语,如例(9)和例(10)所示:
(9)I think exercise is really beneficial to anybody.
(10)It's &
nbsp;just your point of view,you know,what you like to do in your spare time,I think.
5.自动化
自动化(automatization)的最新研究,是强调在语言成分组成的常现序列中,语法化是一个自动化过程。
Boyland(1996)曾报道语法化过程中出现的形式变化,与非语言技能中出现的变化非常相似。由于不断重复,原先分别独立的成分成为一个单位或词组团块。这造成两个后果:首先,对本来独立成分的识别消失了;其次,整个词团开始在形式上简化。这在汉语方言中也可得到验证,如北京话的“不用”成为“甭”,出现在动词前,如“甭提了”,上海方言中“勿”与“要”的连读。这种自动化原则适用于所有的肌肉活动,如玩乐器、运动、炒菜等。由此可见,所有类型的语法结构都是自动化的肌肉常规活动,集中在一起以产生流利的言语。正如Kimura(1979/1993)的神经心理学研究所示,语法和肌动技能有联系。当然,语法不等同于肌肉活动,而是在特定语境下相称的有意义的肌肉活动。这就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肌肉活动和意义如何联系以产生语法。
Haiman(1994,1998)认为语法化过程中的团块化和简约特征,与非语言的祭祀行为相似。有二种情况:一是反复活动导致“惯常性”(habituation),即一个机体会停止对重复刺激产生反应,于是一个反复的词或短语会失去语义力。另一种情况是,反复活动可改变词和短语的功能,通过“解脱”(emancipation)的过程,原来的工具功能具有了从语境中可以推导的符号功能。这两点对理解语法化非常重要。
Hopper和Traugott(1993)从莎士比亚作品中引了一个对话:
(11)Duke:Sir Valentine,whither away so fast?
Val.:Please it your grace,there is a messenger
That stays in to bear my letters to my friends,
And &nbs 《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