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居·镇居·城居
表3 外出次数与场所
附图
再看三处主人与外界的联系。这里的外界指居住地以外的地方,联系包括,主人及家人亲至外地、来访者所来自的地方和通信或者口信所达到的地方,这样几种方式。我们依据这一原则把从三处日记中搜集到的地名分别列表(见表四、五、六),再将这些地名落实到各自的地图上(见地图一、二、三),这样我们不仅可以直观地看到三处主人与外界联系的范围,而且可以定性地认识他们与这些地区的联系强度。
大胜柳氏与外界的联系共计113次,其中与不足8公里远处黎里的联系次数最多,与黎里以近范围的联系共计57次,占全部联系次数的一半微强;在这个范围以外,他基本上是按照次数与距离成反比的规律与外界发生联系,这当中唯一的例外就是上海,这一范围的半径大致可以确定为60公里,虽然他与60公里以外的个别地区也有联系,但这是极其偶然的情况。我们可以把这种联系概括为近强远弱,这反映了乡居地主对于本居住地有着特别的关注偏好。
表4 大胜《日记》地名数
地名 次数
黎里 20
北舍(厍) 18
芦墟 13
上海 7
莘塔 4
同里 3
东玲 7
南玲 3
大港 3
大富 2
池亭 2 22
孙家汇 1
陈思 1
大义 1
葫芦兜 1
苏家港 1
苏州 2
盛泽 2
南府 2
周庄 2
西塘 2
青浦 2
嘉兴 2
崇明 1
金泽 1
新埭 1
洙泾 1
宝山 1
双林 1
湖州 3
海盐 1
海门 1
六合 1
芜湖 1
表5 同里《日记》地名数
地名 次数
上海 14
苏州 13
吴江 8
黎里 6
盛泽 6
周庄
6
屯村 4
芦墟 2
平望 2
嘉兴 1
无锡 1
海盐 1
南京 1
表6 上海《日记》地名数
地名 次数
家乡 32
章练 9
黎里 5
芦墟 4
盛泽 3
莘塔 1
太仓 3
常熟 3
崇明 3
昆山 2
青浦 1
金泽 1
崇明 1
平湖 1
周庄 1
南通 1
如皋 1
宁波 1
巢湖 1
湖南 1
汉阳 1
上洋 1
镇江 1
南宫 1
图一.大胜主人空间活动范围
附图
图二.同里主人空间活动范围
附图
图三.上海主人空间活动范围
附图
与上述两地的情况相比,上海柳氏与外界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地图三显示他与外界的联系半径较大,以60公里以上为主,这一数据可能与寓居地上海与原籍地大胜村的距离有关。柳氏寓居上海之后,他与外界的联系具有双向性。一方面他与原籍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还波及到上海与原籍之间的沿线一带。他与外界的大部分联系是发生在这一沿线附近,而且越接近原籍地越密集。另方面他与上海周围的县份也有着相当的联系,表明他对寓居地的周边地区同样有着相当程度的关注,这种联系在他乡居时极少。城居地主与外界的这种联系,表现为与原籍地指向明确的密切联系和与寓居地周围的普遍关注。我们似乎看到城居地主多长了一双眼睛,一双专注回顾原籍,一双则放眼关怀四方。因此,我们可以说,城居极大地拓宽了地主的眼界。
从三地外出的场所这一角度分析,我们发现,大胜柳氏外出时的目的非常明确,而且其目的都是处理某一具体事务,因此他外出的场所都是指向明确的、与这一具体事务密切相关的人和事的所在地,其中绝大多数是个人家庭。同里金氏外出就显得不如大胜柳氏正规了,并不是每一次外出都有十分明确的目的,当然他知道至少可以获得一定的信息,因此他外出的场所绝大多数是个人指向性不甚确切的公共场所,而茶馆、商铺等正好符合了这一需要。例如,他几乎每天早晨都要去离家仅有两三分钟路程的三凤轩茶馆喝茶,有时甚至早晚两趟,这已成为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他身上,外出本身似乎已变成了目的。上海柳氏外出的目的性又变得十分明确,但与大胜时不同,其目的并不完全是处理某一具体事务,因此去私人场所的次数相对较少,去公共场所的次数相对较多。但他去的较多的公共场所是可以获得英洋交易信息的钱庄而不是茶馆,他不是通过与别人漫不经心的交谈来获得信息,而是直接去确定场所了解公共信息,这与同里金氏也不同,这一不同的方式,我们认为是由二者所处的环境的不同造成的。镇区,由于地域相对狭小,成员相对集中,人们即便不是熟识至少也是面熟,因此相互之间具备了直接交流的信任感;加上信息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