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语言学的发展与未来展望
)。特别是基姆鲍尔的“7原则”(23),基本上概括了句子理解的大体过程和研究思路。
第四,“语篇理解”的研究而论,基本上可概括为3个方面:(1)语篇连贯和理解策略的研究;(2)语篇记忆的研究;(3)语篇处理的研究。就语篇连贯的研究而论,由韩礼德和海森(Halliday & Hasan,1976)提出的“上指”(anaphora)和“下指”(cataphor)成为语篇连贯研究的一大主题。杰基米克和格兰博格(Jakimik & Glenberg,1990)在言语感知的研究中也将“上指”和“下指”视为语言理解的重要前题。但无论是“上指”还是“下指”,讲的都是语句紧密连结与语篇连贯的关系。在语篇理解策略的研究方面,由克拉克和海威兰德(Clark & Haviland,1977)提出的语篇信息的“已知/未知策略”、“直接匹配策略”、“搭桥策略”以及“回顾已知信息策略”成为讨论语篇理解的重要思考线索。有关语篇记忆方面的探索,由巴特莱特(Bartlett,1932)提出的有关人类认知系统的“组织计划构架”仍影响着当今心理语言学有关语篇记忆的研究。他认为,记忆是活跃的、有创建性的,是有计划的。就语篇的记忆而言,“命题”和“推理”成为研究的中心。心理语言学家认为,不仅话题的辨认和句子的组合与语篇记忆密切相关,语篇理解也有助于语篇记忆。在语篇处理的研究方面,“语篇处理模型”成为研究语篇理解的中心内容。诸如“语境模型”、“连接主义模型”、“建构与结合模型”等,均从各个角度阐述了语篇理解的过程。
五、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心理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目前已出版的作品来看,仅在1975~1997短短的21年间,已问世的有关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就多达600多种。在这些专著和论文中,除了回顾乔姆斯基、里奇、布隆菲尔德和韩礼德语言学理论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前其他语言学家有关语音学、语言符号学、语法、语义学、语言逻辑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回顾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艾里克森、皮亚杰、托尔曼、奥苏贝尔等心理学家的研究的专著和论文之外,出现了一大批专门研究和探索心理语言学有关“言语感知”、“语言理解”、“语言产生”、“语言习得”、“言语错误”、“语言记忆”、“话语分析”、“语言本质”以及“语言的生物和心理基础”和“语言信息”等方面的专著和论文。
1.有关言语感知的研究及成果
首先,在“言语感知”的研究方面,Lindblom就“听觉语音学”的问题专门探索了听觉模型用于解释语音学的应用问题,并于1984年发表了题为“论声音形式中离散性和恒定性的起源与目的”一文。两年后,即1986年,Ohala就言语感知的听觉研究发表了“驳言语感知的直接现实观”的文章,提出5种证据并以此支持有关“听觉客体”的论说。此外,Liberman(1971)、Samuel(1981)、Remez(1987)、Jusczyk(1986)、Klatt(1989)、J.L.Miller、(1990)、Stevens(1991)和Nygaard(1993)等人出版了相关的著作或发表了论文,从各个角度阐述了言语感知研究中有关声音和语音听辨的不同立场。在言语感知模式的研究方面,Liberman(1973)、Fowler(1980)、Massaro & Hary(1984)、Fowler & Rosenblum(1991)和Eimas & Miller(1992)相继发表文章,阐述他们有关视觉、听觉、感观和直觉方面影响言语感知的言语形式。在言语感知的组织的研究方面,Bregman & Campbell(1971)、Laekner & Goldstein(1974)、Dorman,Cutting & Raphael(1975)、Gould & Lewontin(1979)和Steiger & Bregman(1981,1985,1990)等人均从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声学、语音学、发音语言学等角度阐述了他们有关言语感知的组织的研究及论点。在言语感知的组织策略的研究方面,Goldstein和Bregman两人的研究成果可谓是“鹤立鸡群”,而在言语感知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人包括Bernstein、Bregman、Fowler、Liberman、Remez、Stevens、Massaro、Marslen-Wilson和Elman。迄今为止,Liberman在言语感知研究方面于1970年提出的“肌动模型”、由Stevens及其同事已于1967年提出的
2.有关言语产生的研究及成果
在言语产生的研究方面,其成果主要表现在言语产生的研究方法、言语失误分析、言语计划和言语产生模型4个方面。对言语产生的研究方法和言语失误分析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包括Fromkin(1973)、Butterworth(1980)、Cutler(1982)、Garrett(1988)、Shattuck-Huffnagel(1986)、Garnham(1985)以及Lashley(1983)、Levelt(1983)和Maclay(1959)等人。研究言语产生,主要数据来自对言语失误的观察和分析。Fromkin之所以在言语失误的研究方面大名鼎鼎,一是由于他首先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言语失误;二是由于他建立了“语料库”;三是由于他提出了“重音也可以错位”的独特看法。Fromkin的研究成果累累,仅1973~1988年间,他就出版了《言语失误的语证》(Speech Errors as Linguistic Evidence)并发表了诸如“造成言语失误的语法面面观”等8篇学术论文,在言语失误的研究方面颇具影响力。Butterworth是研究语言产生和言语失误的专家。仅在1980~1982年的3年间,他就发表了3篇较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一篇是有关“语言产生模型”的研究,两篇是关于“言语失误”的研究。但他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对语料所采用的自然的观察方法,这就使言语产生的研究摆脱了语言理解研究常采用的实验研究方法的束缚。Cutler是研究重音和口误的专家。仅在1979~1982年间,他就发表了有关“言语失误”和“言语的音系和超音系表现”等4篇学术论文并编辑出版了《口误与语言产生》(1982)一书。1980年,Cutler在其“重音和语调失误”一文中指出,不仅词缀词素在说话时会产生移位现象,原词、动词的人称变化和名词所有格也会发生移位现象并扭曲词组的原形。Garrett是研究句子加工和语言产生的专家。仅在1975~1988年间,他就有7篇学术论文分别被7本较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所收入。此外,他和Shattuck-Huffnagel在研究言语失误方面所建立的“MIT语料库”为研究言 《心理语言学的发展与未来展望(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6385.html
第四,“语篇理解”的研究而论,基本上可概括为3个方面:(1)语篇连贯和理解策略的研究;(2)语篇记忆的研究;(3)语篇处理的研究。就语篇连贯的研究而论,由韩礼德和海森(Halliday & Hasan,1976)提出的“上指”(anaphora)和“下指”(cataphor)成为语篇连贯研究的一大主题。杰基米克和格兰博格(Jakimik & Glenberg,1990)在言语感知的研究中也将“上指”和“下指”视为语言理解的重要前题。但无论是“上指”还是“下指”,讲的都是语句紧密连结与语篇连贯的关系。在语篇理解策略的研究方面,由克拉克和海威兰德(Clark & Haviland,1977)提出的语篇信息的“已知/未知策略”、“直接匹配策略”、“搭桥策略”以及“回顾已知信息策略”成为讨论语篇理解的重要思考线索。有关语篇记忆方面的探索,由巴特莱特(Bartlett,1932)提出的有关人类认知系统的“组织计划构架”仍影响着当今心理语言学有关语篇记忆的研究。他认为,记忆是活跃的、有创建性的,是有计划的。就语篇的记忆而言,“命题”和“推理”成为研究的中心。心理语言学家认为,不仅话题的辨认和句子的组合与语篇记忆密切相关,语篇理解也有助于语篇记忆。在语篇处理的研究方面,“语篇处理模型”成为研究语篇理解的中心内容。诸如“语境模型”、“连接主义模型”、“建构与结合模型”等,均从各个角度阐述了语篇理解的过程。
五、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心理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目前已出版的作品来看,仅在1975~1997短短的21年间,已问世的有关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就多达600多种。在这些专著和论文中,除了回顾乔姆斯基、里奇、布隆菲尔德和韩礼德语言学理论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前其他语言学家有关语音学、语言符号学、语法、语义学、语言逻辑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回顾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艾里克森、皮亚杰、托尔曼、奥苏贝尔等心理学家的研究的专著和论文之外,出现了一大批专门研究和探索心理语言学有关“言语感知”、“语言理解”、“语言产生”、“语言习得”、“言语错误”、“语言记忆”、“话语分析”、“语言本质”以及“语言的生物和心理基础”和“语言信息”等方面的专著和论文。
1.有关言语感知的研究及成果
首先,在“言语感知”的研究方面,Lindblom就“听觉语音学”的问题专门探索了听觉模型用于解释语音学的应用问题,并于1984年发表了题为“论声音形式中离散性和恒定性的起源与目的”一文。两年后,即1986年,Ohala就言语感知的听觉研究发表了“驳言语感知的直接现实观”的文章,提出5种证据并以此支持有关“听觉客体”的论说。此外,Liberman(1971)、Samuel(1981)、Remez(1987)、Jusczyk(1986)、Klatt(1989)、J.L.Miller、(1990)、Stevens(1991)和Nygaard(1993)等人出版了相关的著作或发表了论文,从各个角度阐述了言语感知研究中有关声音和语音听辨的不同立场。在言语感知模式的研究方面,Liberman(1973)、Fowler(1980)、Massaro & Hary(1984)、Fowler & Rosenblum(1991)和Eimas & Miller(1992)相继发表文章,阐述他们有关视觉、听觉、感观和直觉方面影响言语感知的言语形式。在言语感知的组织的研究方面,Bregman & Campbell(1971)、Laekner & Goldstein(1974)、Dorman,Cutting & Raphael(1975)、Gould & Lewontin(1979)和Steiger & Bregman(1981,1985,1990)等人均从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声学、语音学、发音语言学等角度阐述了他们有关言语感知的组织的研究及论点。在言语感知的组织策略的研究方面,Goldstein和Bregman两人的研究成果可谓是“鹤立鸡群”,而在言语感知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人包括Bernstein、Bregman、Fowler、Liberman、Remez、Stevens、Massaro、Marslen-Wilson和Elman。迄今为止,Liberman在言语感知研究方面于1970年提出的“肌动模型”、由Stevens及其同事已于1967年提出的
“合成分析模型”、由Massaro于1987年提出的“模糊逻辑模型”、由Marslen-Wilson于1987年提出的“交股模型”和由Elman和McClelland于1984年提出的“轨迹模型”都成了心理语言学在言语感知研究方面的经典。当然,上面所列出的人名单只能算是从事言语感知研究并成绩卓著者队伍中的“凤毛麟角”,诸如Blumstein、Borden、R.A.Cole、H.Dudley、J.L.Miller和W.Strange等一大批的学者在言语感知的研究方法、言语感知模型、言语感知合成以及在语言经历和言语感知的关系等的研究方面,其成就是巨大的。他们都为言语感知的研究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2.有关言语产生的研究及成果
在言语产生的研究方面,其成果主要表现在言语产生的研究方法、言语失误分析、言语计划和言语产生模型4个方面。对言语产生的研究方法和言语失误分析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包括Fromkin(1973)、Butterworth(1980)、Cutler(1982)、Garrett(1988)、Shattuck-Huffnagel(1986)、Garnham(1985)以及Lashley(1983)、Levelt(1983)和Maclay(1959)等人。研究言语产生,主要数据来自对言语失误的观察和分析。Fromkin之所以在言语失误的研究方面大名鼎鼎,一是由于他首先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言语失误;二是由于他建立了“语料库”;三是由于他提出了“重音也可以错位”的独特看法。Fromkin的研究成果累累,仅1973~1988年间,他就出版了《言语失误的语证》(Speech Errors as Linguistic Evidence)并发表了诸如“造成言语失误的语法面面观”等8篇学术论文,在言语失误的研究方面颇具影响力。Butterworth是研究语言产生和言语失误的专家。仅在1980~1982年的3年间,他就发表了3篇较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一篇是有关“语言产生模型”的研究,两篇是关于“言语失误”的研究。但他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对语料所采用的自然的观察方法,这就使言语产生的研究摆脱了语言理解研究常采用的实验研究方法的束缚。Cutler是研究重音和口误的专家。仅在1979~1982年间,他就发表了有关“言语失误”和“言语的音系和超音系表现”等4篇学术论文并编辑出版了《口误与语言产生》(1982)一书。1980年,Cutler在其“重音和语调失误”一文中指出,不仅词缀词素在说话时会产生移位现象,原词、动词的人称变化和名词所有格也会发生移位现象并扭曲词组的原形。Garrett是研究句子加工和语言产生的专家。仅在1975~1988年间,他就有7篇学术论文分别被7本较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所收入。此外,他和Shattuck-Huffnagel在研究言语失误方面所建立的“MIT语料库”为研究言 《心理语言学的发展与未来展望(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