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的澳门语言策略
一 制订策略的依据
2002年4月初,澳门特区政府公布了2001年澳门人口普查的结果分析。其中与语言问题有关的资料有:
1.结果摘要
·日常用语,表七.家中日常用语
二零零一人口普查统计简表(人口社会特征)
2.统计表
表16:按堂区、日常用语言统计之3岁及以上居住人口数目(注:堂区。回归前葡萄牙人将澳门划分为若干个区,按所在地的天主教堂命名,计有花王堂区、大堂区、花地玛堂区、风顺堂区、望德堂区。堂区并非行政区划,人口调查向来按堂区划分范围,回归后人口统计依然按此传统进行。)
表17:按堂区、其它可操语言及性别统计之3岁及以上居住人口数目
表19:按日常用语言、岁组及性别统计之3岁及以上居住人口数目
根据上述资料,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截至2001年8月下旬,澳门居住人口为435235人,其中3岁以上人口为424203人。居民分布在陆上和水域,在水域生活的3岁以上人口1874人,有些资料的统计数字不能与人口总数完全相符(例如各项百分比相加不足100%),主要是没有拿到水域人口的准确资料。因此,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澳门3岁以上陆上人口的语言。
2.人口出生地:
中国大陆 206384人 47.4%
澳门 191139人 43.9%
香港 14436人 3.3%
葡萄牙 1616人 0.4%
其它 21660人 5.0%
3.日常用语(家中使用的语言,以3岁以上424203人计):
附图
注② 这里的广东话、福建话是澳门政府统计资料使用的名词,并不精确。一般地说,广东话指以广州话为典型的粤方言,不包括广东境内的客家话、潮州话。福建话指的是闽方言,包括闽南话、闽北话和潮州话。此外“双语”“语种”等术语也只取它们的通俗意义,不作严格意义的区分,例如不同的方言有时称不同的语种等等。
4.语言能力:
附图
上述“不会操其它语言”的人即所谓单语人,单语人的数目超过澳门人口总数的一半;“可操一种其它语言”的人即俗称的“双语人”、“双方言人”、“双言人”、“高低语人”,例如澳门土生(注:澳门土生或称澳门土生葡人,至今没有准确的定义,粗略地说是指葡中混血儿,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严格意义上的葡汉双语人,即葡语和汉语都是他们的母语。)是“双语人”,从外省来到澳门学会了粤方言的人是“双方言人”,学会了另一种专业外语的人是“高低语人”。为了称说简便,“双语”有时兼指“双方言”、“高低语”。“可操两种其它语言”和“可操三种其它语言”的人依此类推为“三语人”、“四语人”。本文所用“广东话”、“福建话”、“双语人”、“三语人”、“四语人”等名称都是“俗称”,它们的含义缺乏精确性,例如“广东话”至少包含客家话,另外潮州话是归入广东话还是福建话?这从上述普查数据中是看不出的。本文因为借用政府人口普查资料不得已而使用这些不精确的名称。
二 中葡英三种主要语言的排序
从语种方面分析,汉语无疑始终是澳门地区使用最普遍、作用也最大的语文,它在各种不同的语文中的比例始终没有低于96%。(1991年为96.6%,1996年为96.1%,2001年为97%)澳门特区是以中文为官方语文的,葡语也是正式语文。
葡萄牙语文的使用人口急剧下降,1991年澳门以葡语为家庭用语的人数为6132人,占当时人口的1.8%;2001年减少到2813人,只占总人口的0.7%。这是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巨变的结果。1991年还是以葡文为澳门单一官方语文的时代,立法、司法和政府行政语文一律使用葡萄牙语文。葡萄牙语文是借助行政力量得以处于强势地位的,不是它有什么特殊的优点或魅力,也不是因为它是什么拉丁文化的载体而为东方人青睐。1999年澳门回归中国,局面即刻发生了巨变,其转变速度之快之大令人吃惊。澳门特区全面落实中文作为官方语文的政策,虽然在政府公文写作方面还没有清除葡文的影响,但中文作为官方语文的大势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英语的情况与葡语相反。十年间使用英语的人数有很大增长,1991年使用英语的人数为1777人,占当时人口的0.5%;2001年使用英语的人数为2792人,占澳门总人口0.7%,现在已经与使用葡语的人数打成平局了。这是从单语种的情况看,如果看一看英语和葡语在双语中担任的角色(中英、菲英、泰英,中葡、菲葡、泰葡,等等),英语使用者的数字会把葡语使用者的数字抛得更远。在双语人的数字中,与葡语组成双语的只有3418人,与英语组成双语的却有25390人,就是说,英语的双语人数是葡语双语人数的七倍半。
据以上分析,中葡英三种语言的排序应有两个不同的视角:从官方语言的地位看,依然维持中—葡—英的次序,从语言的流通量和发展前景看,中—英—葡的排位看来更为现实。
三 双语政策要针对具体的两种语言
我们说双语,必须明确谁跟谁组成双语。双语是具体的,例如汉语和葡语组成中葡双语,汉语和英语组成中英双语,葡语和英语组成葡英双语,等等。“个人双语”是不管哪种语言与哪种语言组合的,只要是有两种语言在手的人就是“双语人”,例如西藏人同时会说俄语,它就是“藏俄双语人”。但在官方语言的问题上,双语可不是任何两种不相干的语言的相加。在官方语言的范畴内讨论澳门双语问题,双语指的只能是汉语和葡语。回归前澳葡政府推行的是葡语加汉语的“个人双语政策”。(有别于“社会双语政策”)(注:见《双语释义与澳门双语》,载《语言与沟通》(程祥徽著),澳门基金会出版1995年。)一个澳门人想要进政府当公务员,条件是具备葡文几年级、中文几年级的程度,并不是凡懂得任何两种语言的人都可以进政府当公务员的。末代澳门总督韦奇立将军懂得葡语和英语,可以说是“葡英双语人”,但是他完全不懂汉语,因此在特定的澳门官方语言范畴内他是单语人,不是双语人。他是以一个单语人的身分管治澳门这个葡汉双语社会的。
双语这个概念在处理澳门语言问题上作用特别重大。要使澳门的语言政策配合澳门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必须回答双语的理论提问,制订正确的双语政策。笔者多年来在澳门政府高层会议上(例如回归前澳门总督主持的“语言状况关注委员会”)、在演讲集会上、在报章媒体上发表了大量的相关言论,目的就是想揭露当时的官方打着“双语”旗帜阻挠中文取得官方地位的阴谋。(拙著《中文变迁在澳门》记录了实现中文官方地位的全过程,此书正在排印中)回归前,一些反对中文取得官方地位或者维护葡语独尊地位的人最惯用的武器就是“双语”这个堂皇的名词。人们只要一提中文官方地位,就会被扣上“彻头彻尾的单语人”、“反对政府双语政策”的帽子,这种人甚至会向葡萄牙统治者打小报告,把学术问题引导到政治问题上。《澳门日报》1999年3月30日发表笔者在“纪念澳门基本法颁布六周年”座谈会上发言的消息。(注:《澳大中文学院院长程祥徽指出中文官方地位具有不可侵犯性应用层次不应只在表格文件》,载《澳门日报》1999
年3月30日。)我在发言中援引香港回归时特首董建华先生在不同场合运用不同语言的实例说明一国两制的活力,比如向中央宣誓用普通话,接见外国记者用英语,对香港市民演讲用粤方言,参加上海同乡会聚会说上海话。我的发言主张“对官方语文必须抱忠诚态度”,因为官方语文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它具有庄严性、权威性和不可侵犯性”,因此董建华平时说什么话都可以,唯独在向中央宣誓效忠时必须使用普通话。发言内容登在报纸上,本来就是要让大家知道,知道的人越多越好。真是料想不到会有人写信给澳葡政府当局,无中生有地指责笔者反对政府的双语政策,提倡单语政策。笔者将那封信首尾两段抄录如下。首段写道:"Here I am sending you an interview Ching Chueng Fai &n 《新世纪的澳门语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