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
99;陆丙甫,2000):
(38)这的三个篙荐与你铺。(《老乞大谚解》)
(39)他分明有两截底议论。(《朱子语类》130)
指别词和数量词是区别性最强的定语,基本没有描写性。指别词表达定指意义,而数量词表示不定指意义。因此上述格式的消失,表明了“底(的)”的区别功能的削弱,而区别功能的削弱就导致了“底”和“地”分布上重叠部分比例的增加,使两者的分布更趋接近而逐渐难以区分。
有趣的是,在“地、底”分化明确的时代,定语不能出现在指别词前。而在两者用法混淆以后,就出现了指别词前的定语:
(40)近新来下雨的那一日(《元曲》9.3.7)
(41)可还认识当年座上笙歌,今日沿街鼓板的那个道人么?(《儿女英雄传》38.53)
(42)到了考的那一日,你输与我绣鞋儿一对。(《元曲》9.3.7)
(43)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儒林外史》4.33)
指别词前这个高度区别性的位置的使用,很可能是对“的(底、地)”的区别性的削弱的一种补偿。
五 余论:突出主视角的多视角研究
朱德熙(1980)早就指出:把各种用法的“的”作统一的分析有一定的心理基础,不过他认为决定性的因素是语言的事实而不是一般人的心理。但是,语言事实不正是一般使用者根据他们的语言心理创造出来的吗?因此,语言的心理基础才是根本。问题是必须对这种心理判断进行深入的分析。
把“的”分化成一个描写性的,一个区别性的,这样处理的一个麻烦是界线并不清楚。例如,如同前面讨论过的,“很+形容词+
现在我们把各种使用场合的“的”归并成一个,并把“X的”的不同归结到前面“X”的不同,那么,既然X本身要分类,而且本身的分类又不绝对,“X的”的分类不绝对就不会给整个系统增加复杂性。
当然,“的”的一个来源是“底”,因此“的”多少保留了一点区别性。不过“底”在归并到“的”的同时,丧失了它表现出最强区别性的两个分布。这是它同“地”归并的功能前提。本文只是强调:它主要是个描写性的标记,无意否认它在某些场合下具有非派生的区别性。
此外,“的”的使用和分布还受到多个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音节节奏和消除歧义的需要等等,显然也都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例如
(44)a.他在图书馆认真(地)看书。
b.他认真*(地)在图书馆看书。
为什么(44a)的“地”可有可无,而(44b)的“地”一定要用?看来同线性的前后没有关系,也看不出描写性的程度有何差异。这可能同离核心动词“看”的距离有关。靠近核心的成分倾向于短小,所以就容许省略“地”。也可能是因为:靠近核心成分,作为状语的地位明确,就不需要状语标记“地”了。这个现象类似于“I gave him the book”和“I gave the book to him”(“我送他这本书”和“我送这本书给他”)之间的差别:间接宾语离动词近时就不需要to这个标记。(注:一般认为现代汉语中,修饰标记“的”和“地”是一个语素的不同写法。从历史来源上可以这么说,但实际上当代汉语中这两个写法在意义上也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分化。比较“开始认真的/地讨论”和“开始了认真的/*地讨论”就可以看出。从意义看,形容词作状语都是描写性的,而没有指别性,因此用不用“地”很难说是跟描写性和指别性的区分有关。“地”的使用主要取决于其他一些因素,这需要专门研究。)这个现象,也同“的”的特性没有关系。
近年来不少研究者从多个视角去研究“的”字,很好地揭示了“的”的许多以往被忽视的重要功能。但是各种功能中,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初始的功能。这个基本因素应该始终起作用,而不是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起作用。其他次要功能,或者可以由这个基本功能派生出来(如区别性),或者只在特定条件下起作用(如消除歧义的功能等)。“的”的描写性是基本功能,区别性是其派生的功能,不是他本来的功能。正像杯子本身的基本功能是装液体,在装了液体之后可以去浇花及干其他种种事情,那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功能。偶然派生其他用处,如压书等,则像用“的”消除歧义和调节节奏等一样,是偶一为之的功能,并不反映杯子的特点。压书的功能是其他许多器物都有的。
也就是说,在进行多视角研究时,必须突出一个主要视角。这样,理论推导才能有一个初始的核心出发点。而这样一个初始的核心出发点对于任何一种理论都是至关重要的。
如同本文1.2就强调的,同时具有描写性和区别性的成分,其区别性是由描写性派生出来的第二层的功能。而郭锐(2000)所讨论的指称性——“自指、转指”,则是由区别性所派生出来的第三层面的功能了。例如“最聪明的”有很强的区别性,以此才可以用“最聪明的”来转指“学生”等等。
最后,我们可以考虑争论颇大的关于“的”的语气性和时态性,是否也能从描写性推导出来。某些现象显示了这一可能性。
(45)a.我昨天买了一个定时器,没有用。
b.我昨天买了一个定时器,没有用它。
c.我昨天买了一个定时器,没有用的。
(45a)是歧义的,理解为(45b)和(45c)都可以。(45c)在句末加了一个“的”,可以说是有语气性,也可以说是增加了描写性,表示这个定时器的性质。这里可以看出一些描写性和语气性的微妙关系。
英语中过去时标记-ed也可以作为形容词词缀,如red-eyed(红眼睛的),long-haired(长头发的)等等。这里可以看出一些描写性和过去时的微妙关系。一个动作完成,往往会留下一种状态,而状态就成了事物的性质。
徐阳春(2002)和木村英树(2002)都认为定语结构中的“的”、动词后面有过去意义的“的”以及句末语气性的“的”,都是同一个“的”。袁毓林(2003)也认为句末语气性的“的”同名词短语中“的”具有同一性。这些可能的联系,都很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郭锐(2000)表述功能的转化和“的”字的作用,《当代语言学》第1期。
[2] 胡裕树 范晓(1994)动词形容词的“名词化”和“名物化”,《中国语文》第2期。
[3] 黄国营(1982)“的”字的句法、语义功能,《语言研究》第1期。
[4] 陆丙甫(1983)词性标注问题两则,《辞书研究》第5期。
[5] 陆丙甫(1988)定语的外延性、内涵性、称谓性及其顺序,《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 陆丙甫(1992)从“跳舞”、“必然”的词性到“忽然”、“突然”的区别,《语言研究》第1期。
[7] 陆丙甫(1998)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中国语文》第5期。
[8] 陆丙甫(2000)汉语“的”和日语“の”的比较,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第1期。
[9] 陆丙甫(2001)从宾格标记的分布看语言类型学的功能分析,《当代语言学》第4期。
[10] 陆俭明(1983)“的”字结构和“所”字结构,《语法研究和探索》(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1] 陆俭明 马真(1985)《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2] 吕叔湘(1955)论“底”、“地”之辨及“底”字的由来,《汉语语法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13] 木村英树(2002)由事物分类扩展为动作分类——“的”字句的句式语义及“的”字的意义功能,第11届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论文,日本名古屋,2002年8月。
[14] 杉村博文(2001)“我妹妹”和“我的妹妹”的位置,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第2期。
[15] 沈家煊(1995) 《】“的”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第6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6431.html
(38)这的三个篙荐与你铺。(《老乞大谚解》)
(39)他分明有两截底议论。(《朱子语类》130)
指别词和数量词是区别性最强的定语,基本没有描写性。指别词表达定指意义,而数量词表示不定指意义。因此上述格式的消失,表明了“底(的)”的区别功能的削弱,而区别功能的削弱就导致了“底”和“地”分布上重叠部分比例的增加,使两者的分布更趋接近而逐渐难以区分。
有趣的是,在“地、底”分化明确的时代,定语不能出现在指别词前。而在两者用法混淆以后,就出现了指别词前的定语:
(40)近新来下雨的那一日(《元曲》9.3.7)
(41)可还认识当年座上笙歌,今日沿街鼓板的那个道人么?(《儿女英雄传》38.53)
(42)到了考的那一日,你输与我绣鞋儿一对。(《元曲》9.3.7)
(43)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儒林外史》4.33)
指别词前这个高度区别性的位置的使用,很可能是对“的(底、地)”的区别性的削弱的一种补偿。
五 余论:突出主视角的多视角研究
朱德熙(1980)早就指出:把各种用法的“的”作统一的分析有一定的心理基础,不过他认为决定性的因素是语言的事实而不是一般人的心理。但是,语言事实不正是一般使用者根据他们的语言心理创造出来的吗?因此,语言的心理基础才是根本。问题是必须对这种心理判断进行深入的分析。
把“的”分化成一个描写性的,一个区别性的,这样处理的一个麻烦是界线并不清楚。例如,如同前面讨论过的,“很+形容词+
的”描写性强而区别性小。因此,“很”字定语通常不出现在指数量词前。但是,“很高的那棵圣诞树”似乎可以接受。这是因为,以所有树木为背景,室内的圣诞树通常不会“很高”。就圣诞树来说,在树木中显得“很高”就足以构成一个区别标准了。
现在我们把各种使用场合的“的”归并成一个,并把“X的”的不同归结到前面“X”的不同,那么,既然X本身要分类,而且本身的分类又不绝对,“X的”的分类不绝对就不会给整个系统增加复杂性。
当然,“的”的一个来源是“底”,因此“的”多少保留了一点区别性。不过“底”在归并到“的”的同时,丧失了它表现出最强区别性的两个分布。这是它同“地”归并的功能前提。本文只是强调:它主要是个描写性的标记,无意否认它在某些场合下具有非派生的区别性。
此外,“的”的使用和分布还受到多个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音节节奏和消除歧义的需要等等,显然也都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例如
(44)a.他在图书馆认真(地)看书。
b.他认真*(地)在图书馆看书。
为什么(44a)的“地”可有可无,而(44b)的“地”一定要用?看来同线性的前后没有关系,也看不出描写性的程度有何差异。这可能同离核心动词“看”的距离有关。靠近核心的成分倾向于短小,所以就容许省略“地”。也可能是因为:靠近核心成分,作为状语的地位明确,就不需要状语标记“地”了。这个现象类似于“I gave him the book”和“I gave the book to him”(“我送他这本书”和“我送这本书给他”)之间的差别:间接宾语离动词近时就不需要to这个标记。(注:一般认为现代汉语中,修饰标记“的”和“地”是一个语素的不同写法。从历史来源上可以这么说,但实际上当代汉语中这两个写法在意义上也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分化。比较“开始认真的/地讨论”和“开始了认真的/*地讨论”就可以看出。从意义看,形容词作状语都是描写性的,而没有指别性,因此用不用“地”很难说是跟描写性和指别性的区分有关。“地”的使用主要取决于其他一些因素,这需要专门研究。)这个现象,也同“的”的特性没有关系。
近年来不少研究者从多个视角去研究“的”字,很好地揭示了“的”的许多以往被忽视的重要功能。但是各种功能中,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初始的功能。这个基本因素应该始终起作用,而不是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起作用。其他次要功能,或者可以由这个基本功能派生出来(如区别性),或者只在特定条件下起作用(如消除歧义的功能等)。“的”的描写性是基本功能,区别性是其派生的功能,不是他本来的功能。正像杯子本身的基本功能是装液体,在装了液体之后可以去浇花及干其他种种事情,那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功能。偶然派生其他用处,如压书等,则像用“的”消除歧义和调节节奏等一样,是偶一为之的功能,并不反映杯子的特点。压书的功能是其他许多器物都有的。
也就是说,在进行多视角研究时,必须突出一个主要视角。这样,理论推导才能有一个初始的核心出发点。而这样一个初始的核心出发点对于任何一种理论都是至关重要的。
如同本文1.2就强调的,同时具有描写性和区别性的成分,其区别性是由描写性派生出来的第二层的功能。而郭锐(2000)所讨论的指称性——“自指、转指”,则是由区别性所派生出来的第三层面的功能了。例如“最聪明的”有很强的区别性,以此才可以用“最聪明的”来转指“学生”等等。
最后,我们可以考虑争论颇大的关于“的”的语气性和时态性,是否也能从描写性推导出来。某些现象显示了这一可能性。
(45)a.我昨天买了一个定时器,没有用。
b.我昨天买了一个定时器,没有用它。
c.我昨天买了一个定时器,没有用的。
(45a)是歧义的,理解为(45b)和(45c)都可以。(45c)在句末加了一个“的”,可以说是有语气性,也可以说是增加了描写性,表示这个定时器的性质。这里可以看出一些描写性和语气性的微妙关系。
英语中过去时标记-ed也可以作为形容词词缀,如red-eyed(红眼睛的),long-haired(长头发的)等等。这里可以看出一些描写性和过去时的微妙关系。一个动作完成,往往会留下一种状态,而状态就成了事物的性质。
徐阳春(2002)和木村英树(2002)都认为定语结构中的“的”、动词后面有过去意义的“的”以及句末语气性的“的”,都是同一个“的”。袁毓林(2003)也认为句末语气性的“的”同名词短语中“的”具有同一性。这些可能的联系,都很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郭锐(2000)表述功能的转化和“的”字的作用,《当代语言学》第1期。
[2] 胡裕树 范晓(1994)动词形容词的“名词化”和“名物化”,《中国语文》第2期。
[3] 黄国营(1982)“的”字的句法、语义功能,《语言研究》第1期。
[4] 陆丙甫(1983)词性标注问题两则,《辞书研究》第5期。
[5] 陆丙甫(1988)定语的外延性、内涵性、称谓性及其顺序,《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 陆丙甫(1992)从“跳舞”、“必然”的词性到“忽然”、“突然”的区别,《语言研究》第1期。
[7] 陆丙甫(1998)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中国语文》第5期。
[8] 陆丙甫(2000)汉语“的”和日语“の”的比较,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第1期。
[9] 陆丙甫(2001)从宾格标记的分布看语言类型学的功能分析,《当代语言学》第4期。
[10] 陆俭明(1983)“的”字结构和“所”字结构,《语法研究和探索》(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1] 陆俭明 马真(1985)《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2] 吕叔湘(1955)论“底”、“地”之辨及“底”字的由来,《汉语语法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13] 木村英树(2002)由事物分类扩展为动作分类——“的”字句的句式语义及“的”字的意义功能,第11届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论文,日本名古屋,2002年8月。
[14] 杉村博文(2001)“我妹妹”和“我的妹妹”的位置,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第2期。
[15] 沈家煊(1995) 《】“的”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