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语法论文 >> 正文

语法化机制探赜


衔得(持续态助词)
  这几个助词大体上都经历了从动词到连动式到充当前一动词的结果补语,最后虚化为动态助词这样几个阶段。在连动式阶段该动词与前一动词同义或近义连用。在充当结果补语阶段,其词义已发生变化,仅表示前一动词的结果,词义的变化是受不同义近义的前一动词的诱发而形成的。随着前一动词使用范围的扩大,表示结果的成分词义更加抽象化,因而依从前一动词的语义特征而分别成为表示完成态或持续态的动态助词。从这一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前一动词的词义对该成分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说成语境的影响,也可以说是词义配合关系变更的影响,但从这些成分虚化的机制而言,这样概括似乎外延过宽,特点不显,所以我们在此姑且名之曰“诱化”。
  3.7 暗喻
  暗喻是一种认知方式,在词汇语法化的过程中,暗喻是指将一个具体的概念抽象化,并通过该抽象的概念去理解和称述别的具体事物。Joan  Bybee,R.Perkins和W.Pagliuca合著的《演化而来的语法》提到五种虚化的机制,其中一种就是“隐喻”。这里所说的“暗喻”就是受此启发引进汉语之中的。作者以英语情态动词may为例,说明may由表允许虚化为表或许,就是由“行”域(允许别人做某事跟行为有关)投射到“知”域(可能性的推测与知识有关)的隐喻。行域具体,而知域抽象,所以用具体隐喻抽象。作者认为“这种隐喻是各种语言情态动词虚化的普遍机制”。(注:见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当代语言学》1998年第3期。)汉语中也有类似情形,如助动词“能”本表示有能力做某事,如“他能做好这件事”,后来在运用中也可以表示对客观可能性的推测,相当于“会”,如“这么大的太阳,哪能下雨?”
  名词虚化为量词的过程或许可以更好地说明“暗喻”这种机制。汉语中的量词——不管是名量还是动量——都是从别的类别的词演变而来的。拿名量词来说,大多数名量词是由事物名词转化而来。比如“株”本指树根,是名词,如“兔走触株”(《韩非子》),凡树都有根,这就为用表示根义的“株”来计量树木提供了理据。六朝时人们用“株”来称说树木的量,如“令口种一株榆”(《齐民要术》序),这时“株”不再表示“树根”的本义,而是表示抽象的计量树木的单位了。“株”从名词变化为量词,实际上经历了从具体词义到抽象词义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反映了人们对“株”这个概念认识上的转化,即用具体的概念暗喻抽象的概念。这种暗喻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二者确实存在逻辑上的必然联系:“株”是树根,凡树都只有一个根(主根),因此可以用树根(“株”)作为树的单位。类似的例子很多,如“枝”、“条”、“粒”、“颗”等。
  动量词的由来也有类似的过程,不必赘述。
        *       *       *
  汉语中语法化的现象量大而面广,其中有实词变为虚词的虚化,有词义更实一些的实词向词义稍虚的另一类实词转变的虚化,还有虚词向更虚的虚词或词缀成分转变的虚化,各种变化肯定都有一定的机制在起作用。探索这些机制也就是摸索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规律。有时某种虚化的完成是多种机制起作用的结果,不过在虚化过程的某一时段应该有一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机制。将这些交叉运作的机制发现出来,分清主次,说明关系,才能更好地解释语法化的种种现象。阐述语法化的机制是历史语法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而这项研究成果对共时语法的研究也有重要的价值。因为词汇的语法化是长期的演变过程,共时语法是历时语法的积淀,共时语法中的一些复杂现象可能正是语法化在共时这个阶段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法化问题的研究可以当作历时语法与共时语法相连接的纽带,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曹广顺 1995 《近代汉语助词》,北京,语文出版社。
  2 刘坚 江蓝生 白维国 曹广顺 1992 《近代汉语虚词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
  3 刘坚 曹广顺 吴福祥 1995 《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国语文》第3期。
  4 沈家煊 1998 《实词虚化的机制》,《当代语言学》第3期。
  5 解惠全 1987 《谈实词的虚化》,《语言研究论丛》第4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亻加屋
    @②原字他下加心

《语法化机制探赜(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6439.html

  • 上一篇范文: 家庭语言交际格局的动态研究
  • 下一篇范文: 汉语否定词考源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语法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