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藏清军镇压早期太平天国地图考释
:“向提军督带官兵移营在此”;又在长寿江上标注:“小河水渴[竭?]可过”。文献记载向荣移营的处所是“上垄横岭”,而方志和口碑史料说是“上龙岭”(注:光绪《永安州志》卷4;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编《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71页。),上垄横岭、上龙村应属一处。向荣的职衔,1851年11月10日(九月十八日)被革去广西提督,至1852年2月6日(十二月十七日)清廷始开复其广西提督原官,开复原官的zhū@③批谕旨传到军营已是除夕(1852年2月19日)了(注:丁守存:《从军日记》,《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2册,第305页。)。图上既称“向提军”,则应绘成于除夕以后。
附图
图3 FO931/1891号地图
该图于古眉峡北侧标注:“许、张观察督带官兵壮勇扎营在此”。按:许指许祥光,张指张敬修,据《清文宗实录》卷52咸丰二年正月辛巳载:“许祥光、张敬修于初二日击退贼匪,遂于松山立营,筑炮台于能六岭顶,又于独守庙及古眉峡口等处立三大营”。因此,FO931/1891号地图应绘于正月初二日(2月21日)以后。
州东的古苏冲、龙寮岭、仙回里三地紧邻,为太平军突围的生命之路,也是永安通往昭平的要隘,山路崎岖,形势险要,清军原派兵把守。FO931/1891号地图上在仙回里标:“宁岚峰刺史带壮勇扎营在此”。按宁@④为前任全州知州,1851年11月12日(九月二十日)已带兵“由仙回岭间道攻出”,12月17日(十月廿五日)击退了进攻仙回里的太平军(注:丁守存:《从军日记》,《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2册,第299页。)。当时姚莹曾乐观地估计:“中堂又令宁丞带潮勇从仙回出口,攻贼之东面,果尔自妙,贼可无东窜之虞”(注:《姚莹致乌兰泰函牍二十二》,《乌兰泰函牍》卷下《太平天国》第8册,第712页。)。但是,“宁@④深以东路为忧”,因而到了咸丰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852年3月16日),赛尚阿表示要让“王、宁勇扎出古束”(注:《赛尚阿奏报永安东西两路防守被扰严饬妥防片》(咸丰二年二月十六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3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40页;又见丁守存《从军日记》,《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2册第308页。)。“王”指署贵州安义镇总兵王梦麟,“宁”指宁@④。实际上,王梦麟率兵扎出古束冲口,乃1852年3月29日(二月初九日)事(注:丁守存:《从军日记》,《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2册,第309页。)。在FO931/1891号地图上,“古束”作旧兵营,左下侧注:“凡有红圈未注明者旧兵营也”。古束旧兵营应是署古州镇总兵李瑞营盘,永安战事初起时扎进,闰八月二十五日(1851年10月19日)被太平军攻破,李瑞逃往昭平(注:《钦定剿平粤匪方略》卷8,第18、22页;姚莹《中复堂遗稿》卷3《请参李瑞状》;《向荣致乌兰泰函牍十》,《太平天国》第8册,第690页。丁守存《从军日记》作闰八月二十四日,与诸种记载相差一天,待考。)。因此,推测该图绘制于1852年3月29日王梦麟扎营于古束之前,应无疑问。王梦麟扎进古束三天后,即被罗大纲击溃,不久太平军就由古束东撤了。
因此,FO931/1891号地图应绘成于1852年2月21日至3月29日的近四十天之内。图上昭平县城下侧桂江上标注:“冬日可涉水过河”,说明绘图时已是初春时节。
从FO931/1891号地图上看,太平军占据了永安州城、城东的东乡、东南的古带及城南的水窦;而在永安州城西北,隔河便是清军的向荣大营,向荣外围又有新圩的姚莹大营和壬山口的李孟群(字鹤人)大营,州城西南佛子凹有乌兰泰大营,水窦隔河对岸的独松岭又有许祥光、张敬修大营,州城之东通往昭平的东北方和东南方又分别有清知州宁域和知县沈芬(注:F0931/1891号地图在石峡标注:“昭平沈明府带兵勇扎营在此”。查民国《昭平县志》卷4,咸丰元年至三年间该县知县有沈芬、沈敦治;同卷“名宦传”有沈芬传,云:“于折狱时遭匪乱,与局绅从九,梁任爵等星夜芒鞋持械督团御之,邑人颂之”。)带兵驻守。可见永安战场晚期各大路口均已被清兵把住,其中向荣、乌兰泰是清军北、南两支劲旅,东路防守相对薄弱一些。太平军最后在东路突围,实在是明智的选择。
郦纯在叙及清军东路防线时曾说:“当时清军正围攻永安,自无防守昭平县城之必要,所谓守昭平,当指守通往昭平的要隘”(注:郦纯:《太平天国军事史概述》上编第1册,中华书局,1982年,第67页。)。此说系根据文献记载推测而来,今有FO931/1891号地图而获得实物证明:清军防守的确实不是昭平县城,而是永安通往昭平的仙回里、石峡。
FO931/1941号地图,黑白绘制,纸地,无图名、作者、比例尺等,尺寸为69×70cm。方向原图未标。所绘范围,左下方标出平南城,左上为修仁界,右上为平乐界,右下为梧州界,而中心区域则绘出永安
该图的绘制时间,英国国家档案馆在线目录作1850s。按:图上在水窦、佛子绘有多个三角旗。水窦是太平军保卫永安的南大门,由秦日纲把守;佛子则是清军南路大营所在地,由广州副都统乌兰泰率部驻守。可见这又是一幅太平天国永安封王建政时期清军南路谋攻永安州的军事地图。因图上无明显标志可供时间之考证,只得暂定此图绘制时间为1851年9月25日至1852年4月5日,即太平军驻守永安期间。
FO931/1941号地图的主要内容,是用形象手法画出永安州附近各处山岭,河流、村墟、隘口亦予表示,贴红签说明某地至某地之间距,道路则用黑色虚线连接各村墟来表示。指向永安州城的道路,图上共有六条。(1)南部:méng@①江口至太平墟六十五里,太平墟至陈村塘一百二十里;陈村塘至新开五十里,新开至黄村二十五里,(黄村)至古眉峡□□里,古眉峡至水窦十五里,水窦至州城二十里(另有签注:水窦由较场路至州城二十五里)。(2)西南部:云墟至州城三十里。(3)西北部:平岭至州城十五里。(4)北部:大广至上龙卡七十五里,上龙卡至州城四里。(5)东部:佛登至仙回二十里,仙回至龙寮岭十五里,龙寮岭至古束十五里,古束至州城二十里。(6)东南部:昭平至西峡十五里,西峡至雷劈岭二十五里,雷劈岭至平元冲三十里,平□□□□□三十里,古带至州城二十五里。可见与FO931/1939号地图一样,FO931/1941号地图所标道路、里程恐怕也是供清兵行军作战参考的,各路目标全都集中于一个焦点——永安州城。由此益见清军于永安州虎视眈眈之状。
永安战事期间最为著名的地名,清方为佛子、古排塘,太平军一方则为水窦、古苏。前者写法不见歧异,后者则有多种写法,盖用字从俗、仅记其音耳。太平军永安州的南大门,FO931/1891号图作水dòu@②,FO931/1939、FO931/1941两图作水窦,FO931/1947号图作水dòu@⑤,dòu@②、窦、dòu@⑤同音,当属通假。今为蒙山县南的水秀。太平军向东突围的山冲,FO931/1891、FO931/1939、FO931/1941、FO931/1947四图均作古束,赛尚阿的奏摺(注:《赛尚阿奏报永安东西两路防守被扰严饬妥防片》(咸丰二年二月十六日)、《赛尚阿奏报收复永安生qín@⑥洪大全因雨受挫现分投堵击情形摺》(咸丰二年二月十七日),见《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3册第39-41、51-58页。)、丁守存《从军日记》、《钦定剿平粤匪方略》卷8也均作古束,只有向荣写给乌兰泰的信中作古苏(注:《向荣致乌兰泰函牍十》,《乌兰泰函牍》卷上,《太平天国》第8册,第690页。),但徐广缙给叶名琛的信仍作古束(注:见FO931/1301号档案,原无名称。)。束、苏音同,亦在通假之列。简又文认为古苏是正名、“或作古束者误”的说法(注:见简又文《太平军广西首义史》卷7(商务印书馆,1944年)。),显然有违史实。
三 长沙攻守形势地图
太平天国从广西发展到湖南,攻打长沙之役极为激烈,历时81天。
咸丰二年七月二十八日(1852年9月11日),太平军西王萧朝贵率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达长沙城南,开始攻城;当时清军守城兵力单薄,仅能“登陴固守”(注:佚名:《平贼纪略》卷 《英藏清军镇压早期太平天国地图考释(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6459.html
附图
图3 FO931/1891号地图
该图于古眉峡北侧标注:“许、张观察督带官兵壮勇扎营在此”。按:许指许祥光,张指张敬修,据《清文宗实录》卷52咸丰二年正月辛巳载:“许祥光、张敬修于初二日击退贼匪,遂于松山立营,筑炮台于能六岭顶,又于独守庙及古眉峡口等处立三大营”。因此,FO931/1891号地图应绘于正月初二日(2月21日)以后。
州东的古苏冲、龙寮岭、仙回里三地紧邻,为太平军突围的生命之路,也是永安通往昭平的要隘,山路崎岖,形势险要,清军原派兵把守。FO931/1891号地图上在仙回里标:“宁岚峰刺史带壮勇扎营在此”。按宁@④为前任全州知州,1851年11月12日(九月二十日)已带兵“由仙回岭间道攻出”,12月17日(十月廿五日)击退了进攻仙回里的太平军(注:丁守存:《从军日记》,《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2册,第299页。)。当时姚莹曾乐观地估计:“中堂又令宁丞带潮勇从仙回出口,攻贼之东面,果尔自妙,贼可无东窜之虞”(注:《姚莹致乌兰泰函牍二十二》,《乌兰泰函牍》卷下《太平天国》第8册,第712页。)。但是,“宁@④深以东路为忧”,因而到了咸丰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852年3月16日),赛尚阿表示要让“王、宁勇扎出古束”(注:《赛尚阿奏报永安东西两路防守被扰严饬妥防片》(咸丰二年二月十六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3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40页;又见丁守存《从军日记》,《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2册第308页。)。“王”指署贵州安义镇总兵王梦麟,“宁”指宁@④。实际上,王梦麟率兵扎出古束冲口,乃1852年3月29日(二月初九日)事(注:丁守存:《从军日记》,《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2册,第309页。)。在FO931/1891号地图上,“古束”作旧兵营,左下侧注:“凡有红圈未注明者旧兵营也”。古束旧兵营应是署古州镇总兵李瑞营盘,永安战事初起时扎进,闰八月二十五日(1851年10月19日)被太平军攻破,李瑞逃往昭平(注:《钦定剿平粤匪方略》卷8,第18、22页;姚莹《中复堂遗稿》卷3《请参李瑞状》;《向荣致乌兰泰函牍十》,《太平天国》第8册,第690页。丁守存《从军日记》作闰八月二十四日,与诸种记载相差一天,待考。)。因此,推测该图绘制于1852年3月29日王梦麟扎营于古束之前,应无疑问。王梦麟扎进古束三天后,即被罗大纲击溃,不久太平军就由古束东撤了。
因此,FO931/1891号地图应绘成于1852年2月21日至3月29日的近四十天之内。图上昭平县城下侧桂江上标注:“冬日可涉水过河”,说明绘图时已是初春时节。
从FO931/1891号地图上看,太平军占据了永安州城、城东的东乡、东南的古带及城南的水窦;而在永安州城西北,隔河便是清军的向荣大营,向荣外围又有新圩的姚莹大营和壬山口的李孟群(字鹤人)大营,州城西南佛子凹有乌兰泰大营,水窦隔河对岸的独松岭又有许祥光、张敬修大营,州城之东通往昭平的东北方和东南方又分别有清知州宁域和知县沈芬(注:F0931/1891号地图在石峡标注:“昭平沈明府带兵勇扎营在此”。查民国《昭平县志》卷4,咸丰元年至三年间该县知县有沈芬、沈敦治;同卷“名宦传”有沈芬传,云:“于折狱时遭匪乱,与局绅从九,梁任爵等星夜芒鞋持械督团御之,邑人颂之”。)带兵驻守。可见永安战场晚期各大路口均已被清兵把住,其中向荣、乌兰泰是清军北、南两支劲旅,东路防守相对薄弱一些。太平军最后在东路突围,实在是明智的选择。
郦纯在叙及清军东路防线时曾说:“当时清军正围攻永安,自无防守昭平县城之必要,所谓守昭平,当指守通往昭平的要隘”(注:郦纯:《太平天国军事史概述》上编第1册,中华书局,1982年,第67页。)。此说系根据文献记载推测而来,今有FO931/1891号地图而获得实物证明:清军防守的确实不是昭平县城,而是永安通往昭平的仙回里、石峡。
FO931/1941号地图,黑白绘制,纸地,无图名、作者、比例尺等,尺寸为69×70cm。方向原图未标。所绘范围,左下方标出平南城,左上为修仁界,右上为平乐界,右下为梧州界,而中心区域则绘出永安
城和昭平城。笔者据此判断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该图的绘制时间,英国国家档案馆在线目录作1850s。按:图上在水窦、佛子绘有多个三角旗。水窦是太平军保卫永安的南大门,由秦日纲把守;佛子则是清军南路大营所在地,由广州副都统乌兰泰率部驻守。可见这又是一幅太平天国永安封王建政时期清军南路谋攻永安州的军事地图。因图上无明显标志可供时间之考证,只得暂定此图绘制时间为1851年9月25日至1852年4月5日,即太平军驻守永安期间。
FO931/1941号地图的主要内容,是用形象手法画出永安州附近各处山岭,河流、村墟、隘口亦予表示,贴红签说明某地至某地之间距,道路则用黑色虚线连接各村墟来表示。指向永安州城的道路,图上共有六条。(1)南部:méng@①江口至太平墟六十五里,太平墟至陈村塘一百二十里;陈村塘至新开五十里,新开至黄村二十五里,(黄村)至古眉峡□□里,古眉峡至水窦十五里,水窦至州城二十里(另有签注:水窦由较场路至州城二十五里)。(2)西南部:云墟至州城三十里。(3)西北部:平岭至州城十五里。(4)北部:大广至上龙卡七十五里,上龙卡至州城四里。(5)东部:佛登至仙回二十里,仙回至龙寮岭十五里,龙寮岭至古束十五里,古束至州城二十里。(6)东南部:昭平至西峡十五里,西峡至雷劈岭二十五里,雷劈岭至平元冲三十里,平□□□□□三十里,古带至州城二十五里。可见与FO931/1939号地图一样,FO931/1941号地图所标道路、里程恐怕也是供清兵行军作战参考的,各路目标全都集中于一个焦点——永安州城。由此益见清军于永安州虎视眈眈之状。
永安战事期间最为著名的地名,清方为佛子、古排塘,太平军一方则为水窦、古苏。前者写法不见歧异,后者则有多种写法,盖用字从俗、仅记其音耳。太平军永安州的南大门,FO931/1891号图作水dòu@②,FO931/1939、FO931/1941两图作水窦,FO931/1947号图作水dòu@⑤,dòu@②、窦、dòu@⑤同音,当属通假。今为蒙山县南的水秀。太平军向东突围的山冲,FO931/1891、FO931/1939、FO931/1941、FO931/1947四图均作古束,赛尚阿的奏摺(注:《赛尚阿奏报永安东西两路防守被扰严饬妥防片》(咸丰二年二月十六日)、《赛尚阿奏报收复永安生qín@⑥洪大全因雨受挫现分投堵击情形摺》(咸丰二年二月十七日),见《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3册第39-41、51-58页。)、丁守存《从军日记》、《钦定剿平粤匪方略》卷8也均作古束,只有向荣写给乌兰泰的信中作古苏(注:《向荣致乌兰泰函牍十》,《乌兰泰函牍》卷上,《太平天国》第8册,第690页。),但徐广缙给叶名琛的信仍作古束(注:见FO931/1301号档案,原无名称。)。束、苏音同,亦在通假之列。简又文认为古苏是正名、“或作古束者误”的说法(注:见简又文《太平军广西首义史》卷7(商务印书馆,1944年)。),显然有违史实。
三 长沙攻守形势地图
太平天国从广西发展到湖南,攻打长沙之役极为激烈,历时81天。
咸丰二年七月二十八日(1852年9月11日),太平军西王萧朝贵率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达长沙城南,开始攻城;当时清军守城兵力单薄,仅能“登陴固守”(注:佚名:《平贼纪略》卷 《英藏清军镇压早期太平天国地图考释(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