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陈友仁关系初探
除了合同。最后,蒋介石、汪精卫等人竟然密谋杀害鲍罗廷。7月中旬,陈友仁收到了孔祥熙让他转交宋子文的一份密电,“请告出售人,商人同意按索价付款。盼如期发货。”(注:陈丕士:《中国召唤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4页。)他明白这商人是指蒋介石,被出售的商品就是鲍罗廷。事情十万火急,陈友仁决定让大儿子丕士担当“警卫”,尽快把鲍罗廷护送回国。正如陈友仁所料,汪精卫一面在武汉车站隆重送别鲍罗廷,一面密电冯玉祥暗杀鲍罗廷。据冯玉祥回忆:“我到郑州的时候,接到汪精卫从庐山来的电报,通知我鲍罗廷即将由汉口经过郑州回俄,请我把他扣留并杀之。我心里想的说,你要杀他,你自己何不在武汉下手?他显然学的曹操的作法,想杀祢衡,自己却不下手,把祢衡送给刘表,刘表又借手于黄祖而杀之。可是我决不是黄祖。”(注:冯玉祥:《我的生活》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63页。)幸好冯玉祥没理会汪精卫的电报,鲍罗廷才逃过一劫。
“联共”是“三大政策”的核心,是孙中山重整旗鼓的良方,陈友仁则是这个决策的积极拥护者。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公开反共,陈友仁却不改初衷,继续坚持“联共”政策。1927年7月14日,陈友仁在汪精卫召开的秘密会议上,明确表示他和宋庆龄都反对“分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总理手订的,有了三大政策,革命才能发展成今天的局面,抛弃三大政策必然要向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屈服……”(注:《吴玉章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第150页。)后来,陈公博也在其回忆录中证实“重要中央委员中有三个人不赞成分共,第一个是孙夫人,第二个是陈友仁,第三个是廖夫人……”虽然三个人不赞成,而大多数通过了。”(注:陈公博:《苦笑录》,现代史料编刊社1981年版,第96~97页。)但是,当时右派的势力占了上风,陈友仁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孙中山亲自建立的国共合作走向分裂。1935年“华北事变”发生后,陈友仁再次建议“联共”,并派大儿子丕士回国拜见国民党重要人物,恳请他们说服蒋介石,尽快建立新的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以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多年后,邓颖超在接见陈丕士时,特就此事对陈友仁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注:陈丕士:《中国召唤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69页。)。
“扶助农工”是三大政策的基础,也是孙中山对辛亥革命失败反思的成果。陈友仁对这个政策的解释很明智,即“中国无论是在社会结构还是在思想上,都还处于中世纪。但这古老的结构已不稳固了,它行将崩溃。问题是要找新的社会力量来支持建立新的社会结构,以使生活重新稳定下来。这些社会力量首先应是农民和工人。满足了这两个阶级的需要,社会基础才稳固。因为农民提供即使是原始社会也需要的粮食,而工人支撑一切有组织的生活,即所谓文明。因此,必须满足这两个阶级的基本需要。”(注: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千千万万中国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第41~42页。)陈友仁认为工农群众不仅是国民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而且是对外交涉的强大后盾。他在担任广州政府外交部长期间,提出了“革命外交”(注:高承元:《广州武汉革命外交文献》,上海神州国光社1930年版,第144页。)的口号,认为不需要特别顾及过去的条约、协定与既成的事实,而应采取强硬的举措,借助民众运动的力量,以达成中国外交谈判的目的。1927年初,由陈友仁主持的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谈判,就是政府外交和民众运动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三
陈友仁跟随孙中山的时间并不长,但彼此之间却如此亲密和默契;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孙中山逝世之后,陈友仁依然执着地高举着他的旗帜,坚定地奉行“三大政策”,原因何在?1944年5月22日,颜惠庆在陈友仁葬礼上所致的悼词,比较客观地点出了个中的原委:“综观先生之生平,与孙总理有极相似之处”(注:颜惠庆:《简述陈友仁生平》,《申报》,1944年5月23日。),也就是说他们的人生轨迹相似,这无疑是从本质上为他们的关系作了注解。因此,我们不妨就从这个视角,对他俩的密切关系作一下剖析。
第一,他们的政治抱负相同。孙中山曾是医生,陈友仁曾是律师,在事业和经济上都是成功者。但他们并不满足于个人的幸福,而是忧国忧民,把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主共和作为人生的抱负。为了实现这个抱负,孙中山常年在外流亡奔波,宣传革命道理,筹集革命经费,最终积劳成疾,中年早逝;陈友仁毅然离别温馨的家庭,变卖全部家产,以报效危难中的祖国。为了实现这个抱负,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则舍得一切,“认为做官是达到实现抱负的一种手段,”倘若“抱负不伸”,他们宁可“弃官不仕”(注:颜惠庆:《简述陈友仁生平》,《申报》,1944年5月23日。)。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为了推翻帝制,实现共和,让出了大总统的位置,专心搞实业;大革命失败后,陈友仁与背叛革命的汪精卫政府决裂,弃所有官职而不惜,秘密前往莫斯科。为了实现这个抱负,他们与时俱进,适时转变观念,顺应时代潮流。孙中山虽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而当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后,他积极顺应历史发展,及时推出“三大政策”,建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陈友仁回国之初,曾经对袁世凯产生过幻想,应聘过总统府秘书处的秘书(注:《公共记录》,藏英国政府档案馆,由陈一文提供。)。但当袁世凯破坏共和,恢复帝制伎俩暴露后,他即迅速地从拥袁转向反袁,“在‘天威咫尺’之下,直言无隐,力斥其非”(注:万平近:《林语堂论中西文化》,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6页。),成为新闻界的反袁斗士,乃至最终投奔孙中山的门下。
第二,他们在重大决策上意见一致。孙中山晚年的最大决策就是联俄和联共,联俄可以获取外援,联共既可以取悦苏俄,又可借用共产党内的能人志士来发展壮大国民党,重建中华民国。陈友仁也认为联俄符合国民党和苏俄的双方利益,国民党可以就此获得苏援,苏俄则在中国找到了盟友,有助于改善其在远东的外交处境。陈友仁还期望通过联共,争取广大的工农群众,以夯实国民政府的根基,因此他“认为应同共产党合作并组织工农,”因为“中国要有一个稳固的政府,首先得满足工农最基本的要求。”(注: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千千万万
《孙中山陈友仁关系初探(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6630.html
“联共”是“三大政策”的核心,是孙中山重整旗鼓的良方,陈友仁则是这个决策的积极拥护者。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公开反共,陈友仁却不改初衷,继续坚持“联共”政策。1927年7月14日,陈友仁在汪精卫召开的秘密会议上,明确表示他和宋庆龄都反对“分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总理手订的,有了三大政策,革命才能发展成今天的局面,抛弃三大政策必然要向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屈服……”(注:《吴玉章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第150页。)后来,陈公博也在其回忆录中证实“重要中央委员中有三个人不赞成分共,第一个是孙夫人,第二个是陈友仁,第三个是廖夫人……”虽然三个人不赞成,而大多数通过了。”(注:陈公博:《苦笑录》,现代史料编刊社1981年版,第96~97页。)但是,当时右派的势力占了上风,陈友仁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孙中山亲自建立的国共合作走向分裂。1935年“华北事变”发生后,陈友仁再次建议“联共”,并派大儿子丕士回国拜见国民党重要人物,恳请他们说服蒋介石,尽快建立新的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以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多年后,邓颖超在接见陈丕士时,特就此事对陈友仁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注:陈丕士:《中国召唤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69页。)。
“扶助农工”是三大政策的基础,也是孙中山对辛亥革命失败反思的成果。陈友仁对这个政策的解释很明智,即“中国无论是在社会结构还是在思想上,都还处于中世纪。但这古老的结构已不稳固了,它行将崩溃。问题是要找新的社会力量来支持建立新的社会结构,以使生活重新稳定下来。这些社会力量首先应是农民和工人。满足了这两个阶级的需要,社会基础才稳固。因为农民提供即使是原始社会也需要的粮食,而工人支撑一切有组织的生活,即所谓文明。因此,必须满足这两个阶级的基本需要。”(注: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千千万万中国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第41~42页。)陈友仁认为工农群众不仅是国民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而且是对外交涉的强大后盾。他在担任广州政府外交部长期间,提出了“革命外交”(注:高承元:《广州武汉革命外交文献》,上海神州国光社1930年版,第144页。)的口号,认为不需要特别顾及过去的条约、协定与既成的事实,而应采取强硬的举措,借助民众运动的力量,以达成中国外交谈判的目的。1927年初,由陈友仁主持的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谈判,就是政府外交和民众运动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三
陈友仁跟随孙中山的时间并不长,但彼此之间却如此亲密和默契;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孙中山逝世之后,陈友仁依然执着地高举着他的旗帜,坚定地奉行“三大政策”,原因何在?1944年5月22日,颜惠庆在陈友仁葬礼上所致的悼词,比较客观地点出了个中的原委:“综观先生之生平,与孙总理有极相似之处”(注:颜惠庆:《简述陈友仁生平》,《申报》,1944年5月23日。),也就是说他们的人生轨迹相似,这无疑是从本质上为他们的关系作了注解。因此,我们不妨就从这个视角,对他俩的密切关系作一下剖析。
第一,他们的政治抱负相同。孙中山曾是医生,陈友仁曾是律师,在事业和经济上都是成功者。但他们并不满足于个人的幸福,而是忧国忧民,把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主共和作为人生的抱负。为了实现这个抱负,孙中山常年在外流亡奔波,宣传革命道理,筹集革命经费,最终积劳成疾,中年早逝;陈友仁毅然离别温馨的家庭,变卖全部家产,以报效危难中的祖国。为了实现这个抱负,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则舍得一切,“认为做官是达到实现抱负的一种手段,”倘若“抱负不伸”,他们宁可“弃官不仕”(注:颜惠庆:《简述陈友仁生平》,《申报》,1944年5月23日。)。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为了推翻帝制,实现共和,让出了大总统的位置,专心搞实业;大革命失败后,陈友仁与背叛革命的汪精卫政府决裂,弃所有官职而不惜,秘密前往莫斯科。为了实现这个抱负,他们与时俱进,适时转变观念,顺应时代潮流。孙中山虽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而当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后,他积极顺应历史发展,及时推出“三大政策”,建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陈友仁回国之初,曾经对袁世凯产生过幻想,应聘过总统府秘书处的秘书(注:《公共记录》,藏英国政府档案馆,由陈一文提供。)。但当袁世凯破坏共和,恢复帝制伎俩暴露后,他即迅速地从拥袁转向反袁,“在‘天威咫尺’之下,直言无隐,力斥其非”(注:万平近:《林语堂论中西文化》,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6页。),成为新闻界的反袁斗士,乃至最终投奔孙中山的门下。
第二,他们在重大决策上意见一致。孙中山晚年的最大决策就是联俄和联共,联俄可以获取外援,联共既可以取悦苏俄,又可借用共产党内的能人志士来发展壮大国民党,重建中华民国。陈友仁也认为联俄符合国民党和苏俄的双方利益,国民党可以就此获得苏援,苏俄则在中国找到了盟友,有助于改善其在远东的外交处境。陈友仁还期望通过联共,争取广大的工农群众,以夯实国民政府的根基,因此他“认为应同共产党合作并组织工农,”因为“中国要有一个稳固的政府,首先得满足工农最基本的要求。”(注: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千千万万
中国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第41页。)当然,从最新发掘的材料来分析,孙中山的联俄联共,实质上是一种策略,其目的是很明确的,即通过联苏这个外援和联共这个内援,改造国民党,增强国民党的实力,最终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在这个问题上,陈友仁和孙中山的基本立场也是一致的。他始终坚持联俄的宗旨就是为了苏援,大革命失败后,他曾与宋庆龄、邓演达赴莫斯科,争取苏联援助,以期推翻蒋、汪政权,建立国民党左派领导的平民政权。同样,他反对“分共”,也是出于维护“三大政策”的考虑,而并不是完全赞同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因此他尽管坚持反蒋,但却没有同反蒋的共产党谋求合作,即使当他反蒋失败而无法在祖国立足时,也还是没有到共产党那里寻求出路。由此可见,陈友仁和孙中山一样,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的政治理想始终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陈友仁之所以能在孙中山逝世后,依然坚定地奉行“三大政策”,一是出于对孙中山的忠诚,二是由于他认为只有贯彻这项政策,国民革命才有可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