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阿Q正传》的心理描写特色
。如同《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其所以成为狂人,就因为他具有狂人式的思维方式一样,阿Q其所以成为阿Q,也主要是因为他具有阿Q式的思维方式。阿Q能够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鲁迅先生致力于从思维方式上表现人物性格的成功。我以为这是鲁迅先生在小说创作上的高明之处,也是超过其他作家的伟大之处。
三、描写心理活动的技法丰富多采
鲁迅先生对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技巧也是很讲究的。运用丰富多彩的技法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是构成《阿Q正传》的心理描写的又一特色。这里我想从丰富多采的技法中举出几例略加说明,作为认识这一艺术特色之一斑。
1、通过绘制心理图画,传达心理信息。作者在表现阿Q的一些重要的心理活动时,运用了绘画的方法,描写出来的心理活动给人以浓烈的图画感。最能体现阿Q“革命”要求的是阿Q宣布“造反”的当天晚上在土谷祠里迸跳出来的一系列思想。作者用了四个自然段描写他的心理活动,每一个自然段都是一幅形象鲜明的图画。根据画面内容,我们可以依次把它们称为:革命党威武的行军图,阿Q在政治上的翻身图,阿Q在经济上的翻身图,第四段是关于阿Q选择配偶的,不妨称之为“选美图”。这些画面传达出重要的心理信息,是我们认识阿Q思想性格的主要依据。他把革命党想象得很威武,并且亲切地招唤他参加,这反映了他参加革命党的热切愿望,但他把革命党想象成“白盔白甲”,手拿“钢鞭”、“钩镰枪”,这又反映出他对革命党的无知,表现了封建文化对他的很深的影响。他想象自己参加革命党后在政治上翻身的痛快劲儿,那种威风凛凛的神气,反映了他受压迫之深重,翻身愿望之强烈,但他要把自己凌驾于一切人之上,不分敌友的乱杀一气,说明他只不过把政治上的翻身看成是泄私怨而已。他对改变长期拮据的经济状况也有强烈的要求,但从画面上传达出的心理信息看,他只不过是把经济上的翻身看成是自己便于拿东西,并要奴役同自己一样长期被奴役的小D,实际上他不过是把革命看成是谋一己之私利罢了。革命成功了,要有比较理想的配偶,这也无可厚非,但他的挑选却浸透了封建的道德观念和封建审美意识。我们说他始终不觉悟,主要是指他对革命的目的、革命的对象、革命的任务始终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具有强烈的革命愿望而又始终不觉悟是阿Q思想性格的核心,这是对心理画面传达的心理信息作了分析、抽象之后而得出的结论。也正是这一矛盾的思想性格决定了阿Q悲剧的结局。心理活动的画面化,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生动,使人物形象更显得栩栩如生。当然,心理信息可以不借助画面得以传达,但小说毕竟是形象性很强的文学作品。形象化的心理描写比直露的说教总要好些。绘制心理活动的图画,传达人物的心理信息,也许不是鲁迅先生的专利,比如,莫泊桑在《项链》中对玛蒂尔德的心理描写就很富画面感。但两者的方法又有不同之处。玛蒂尔德的心理图画是作者从旁代为描绘出来的。阿Q的心理图画是作者让人物通过想象幻化出来的,更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从画面形象可以看出,鲁迅先生运用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手法,更多地体现了民族的风格,从而形成了阿Q心理描写的又一特色。
2、通过推动人物触发联想,丰富和深化心理内含。在阿Q被押赴刑场游街示众之际,有一段关于他的极精采的心理描写:
阿Q于是再看那些喝采的人们。
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人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远不近的跟他走。
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这段心理活动由相似联想构成。作者在这里是通过联想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更深入更彻底地透视了人生世相,有力地揭露和鞭挞了国民愚昧、麻木的灵魂,昭示了愚昧、麻木的严重危害性:不仅帮助封建势力吃掉了阿Q的肉体,而且吃掉了阿Q的灵魂。这就是中国革命难以发生,即使发生也必然失败的根本原因。我们还可以据此窥见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药》和本篇中所表现的一个共同的思想:要使中国有希望,必须揭露、批判国民的愚昧、麻木疗救国民的灵魂。正是这样的心理描写,带来了心理内含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3、运用切合情景的语言引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当阿Q高兴地想开去时,就用“烛火像元夜似的闪闪的跳,他的思想也迸跳起来了”引出。当他去“结识”假洋鬼子受挫时,发出愁思,就用“于是心里涌起了忧愁”引出。当他被押赴刑场,就用“他的思想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引出。这些提起式的语言,富于变化,新颖、别致,切合情景。它们或烘托心情,或点染心境,是心理描写的辅助笔墨,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其形象性、生动性是那些满篇“你想”、“我想”、“他想”的失血语言无法比拟的。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6661.html
三、描写心理活动的技法丰富多采
鲁迅先生对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技巧也是很讲究的。运用丰富多彩的技法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是构成《阿Q正传》的心理描写的又一特色。这里我想从丰富多采的技法中举出几例略加说明,作为认识这一艺术特色之一斑。
1、通过绘制心理图画,传达心理信息。作者在表现阿Q的一些重要的心理活动时,运用了绘画的方法,描写出来的心理活动给人以浓烈的图画感。最能体现阿Q“革命”要求的是阿Q宣布“造反”的当天晚上在土谷祠里迸跳出来的一系列思想。作者用了四个自然段描写他的心理活动,每一个自然段都是一幅形象鲜明的图画。根据画面内容,我们可以依次把它们称为:革命党威武的行军图,阿Q在政治上的翻身图,阿Q在经济上的翻身图,第四段是关于阿Q选择配偶的,不妨称之为“选美图”。这些画面传达出重要的心理信息,是我们认识阿Q思想性格的主要依据。他把革命党想象得很威武,并且亲切地招唤他参加,这反映了他参加革命党的热切愿望,但他把革命党想象成“白盔白甲”,手拿“钢鞭”、“钩镰枪”,这又反映出他对革命党的无知,表现了封建文化对他的很深的影响。他想象自己参加革命党后在政治上翻身的痛快劲儿,那种威风凛凛的神气,反映了他受压迫之深重,翻身愿望之强烈,但他要把自己凌驾于一切人之上,不分敌友的乱杀一气,说明他只不过把政治上的翻身看成是泄私怨而已。他对改变长期拮据的经济状况也有强烈的要求,但从画面上传达出的心理信息看,他只不过是把经济上的翻身看成是自己便于拿东西,并要奴役同自己一样长期被奴役的小D,实际上他不过是把革命看成是谋一己之私利罢了。革命成功了,要有比较理想的配偶,这也无可厚非,但他的挑选却浸透了封建的道德观念和封建审美意识。我们说他始终不觉悟,主要是指他对革命的目的、革命的对象、革命的任务始终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具有强烈的革命愿望而又始终不觉悟是阿Q思想性格的核心,这是对心理画面传达的心理信息作了分析、抽象之后而得出的结论。也正是这一矛盾的思想性格决定了阿Q悲剧的结局。心理活动的画面化,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生动,使人物形象更显得栩栩如生。当然,心理信息可以不借助画面得以传达,但小说毕竟是形象性很强的文学作品。形象化的心理描写比直露的说教总要好些。绘制心理活动的图画,传达人物的心理信息,也许不是鲁迅先生的专利,比如,莫泊桑在《项链》中对玛蒂尔德的心理描写就很富画面感。但两者的方法又有不同之处。玛蒂尔德的心理图画是作者从旁代为描绘出来的。阿Q的心理图画是作者让人物通过想象幻化出来的,更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从画面形象可以看出,鲁迅先生运用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手法,更多地体现了民族的风格,从而形成了阿Q心理描写的又一特色。
2、通过推动人物触发联想,丰富和深化心理内含。在阿Q被押赴刑场游街示众之际,有一段关于他的极精采的心理描写:
阿Q于是再看那些喝采的人们。
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人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远不近的跟他走。
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这段心理活动由相似联想构成。作者在这里是通过联想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更深入更彻底地透视了人生世相,有力地揭露和鞭挞了国民愚昧、麻木的灵魂,昭示了愚昧、麻木的严重危害性:不仅帮助封建势力吃掉了阿Q的肉体,而且吃掉了阿Q的灵魂。这就是中国革命难以发生,即使发生也必然失败的根本原因。我们还可以据此窥见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药》和本篇中所表现的一个共同的思想:要使中国有希望,必须揭露、批判国民的愚昧、麻木疗救国民的灵魂。正是这样的心理描写,带来了心理内含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3、运用切合情景的语言引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当阿Q高兴地想开去时,就用“烛火像元夜似的闪闪的跳,他的思想也迸跳起来了”引出。当他去“结识”假洋鬼子受挫时,发出愁思,就用“于是心里涌起了忧愁”引出。当他被押赴刑场,就用“他的思想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引出。这些提起式的语言,富于变化,新颖、别致,切合情景。它们或烘托心情,或点染心境,是心理描写的辅助笔墨,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其形象性、生动性是那些满篇“你想”、“我想”、“他想”的失血语言无法比拟的。
《论《阿Q正传》的心理描写特色(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