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语的异化与优化
涵上差异不很大。如果按照苇奴蒂(Lawrence Venuti)的“异化”翻译观,在译作中尽可能地保留外语的语文习惯,以表现不同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使译文带有异国情调,这种做法在西方也许是行得通的。可是在我国,汉语与英、法、德、俄等语言之间在语文习惯和文化内涵上的差异就大得多,如果按照西方学者的理论在翻译中尽量异化,那么语文习惯的差异和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地造成译作在汉语表达上的梗阻和文化上的“错位”,出现严复所说的“虽译犹不译”的现象。
译语的异化,有层次的高低。就审美理想而言,中外翻译家都强调译语与原语之间的透明,不露翻译的痕迹。果戈理认为译作与原作之间应该像玻璃似的透明;奈达认为,“好的翻译听起来不像是译品”(The best translation does not sound like a translation);钱钟书指出,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这些审美观念表明人们对翻译的最高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实际上,中外语言与文化相通而又相异,相通为翻译提供了可能性,产生可译性,相异使得翻译出现困难,产生对抗性,产生译语的异化。上文所指出的原语的语文习惯对译者的约束,迫使译者在“异”与“同”之间寻求平衡,译者不得不在译文里保留原语表达方式上的某些特点。所以,好的翻译不可能听起来不像是译品,译作与原作之间不可能像玻璃那样透明,而译本读起来也不可能不像译本。这就是说,译语不可能不异化,不可能不变形。基于此,我们在确立译语生成的艺术法则时,提出“和谐性”原则,就是考虑到“和”中包含着“异”,而“同”中无“异”。
译语的异化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对抗与对话。译者把一部作品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其译语可以是浅陋的,带着浓重的翻译腔,读来佶屈聱牙,也可以是优美的、亲切的母语中带着淡淡的异国情调,像扑面的晨风给人以清新的愉悦。关键在于译者是否具有科学的翻译观和相当的艺术表现力。许渊冲先生在大量的翻译实践中,发现汉语与英、法等西方语言在修辞和审美效果上具有各自的优势,提出扬长避短、发挥译语优势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势竞赛论”,确立了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模式。我们从许渊冲先生“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理论模式中借用一个“优”字,来把握译语的异化过程,避免译语浅化,争取译语的优化。
译语优化的过程,是译者在原作句子结构的束缚之下,因难见巧,在信与美、神与形、化与讹的对立中寻求和谐的过程。译者努力消除两种语言之间因为语文习惯的差异而可能露出的生硬牵强的痕迹,使译语的生成尽可能符合汉语的语文习惯。
优化不是归化,而是异化,是适度的异化,或者叫做“美的”异化。
优化的对面是浅化,或者称为囫囵吞枣的异化。浅化往往是被动的译者所为。译者在翻译中缺乏创造性,俯首甘为原作者的奴仆,亦步亦趋地跟在原作后面爬行。我们透过译例可以看得清晰:
Then there were sighs, the deeper for suppression
And stolen glances sweeter for the theft,
And burning blushes, though for no transgression.
译文1: 何况还叹息,越压抑越深,
还有偷偷一瞥,越偷得巧越甜。
还有莫名其妙的火热会脸红。 (穆旦译)
译文2: 叹息越压抑越沉痛,
秋波越暗送越甜蜜,
不犯清规也会脸红。 (许渊冲译)
同是译语,译文1的浅化显而易见。译者只是用汉语的词语传达了原语的浅表意义,并且译者缺少创新意识。这样翻译只能造成译语的浅化。而译文2的译者显然有整体和谐观念,在译语的文化语境里把握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发挥汉语的优势,追求“和而不同”的审美效果。译语在译者的艺术再创造中得到优化。
优化是一种再创造。而经过译者再创造的译文往往给人以“不忠实”的感觉。这就出现了译语对原语超越的问题(这也是翻译理论深层次的问题)。钱钟书先生曾指出,“译者驱使本国文字,其功夫或非作者驱使原文所能及,故译笔正无妨出原著头地也。”优化的译语,与原语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在审美形态上超然于原语之上,表面上看起来有些失真,实质上是真与美的统一,达到了较高层次的优化。著名旅美翻译家思果(蔡濯堂,Frederic. C Tsai)在阐述他的“信达贴”原则时曾举以下例句,也可以说明译语异化的层次。张教授与李教授两位老先生约好时间在一家餐馆会面,临走时张教授说了一句:
“Well, I’ll be there…”
译文1:“好了,我会在那里。”
译文2:“好了,到时我在那里等你。”
译文3:“就这么说吧,我到时在那里恭候。”
从以上三种译文可以看出,译语发生了不同层次的异化。译文1是典型的忠实译文,字当句对,从内容到形式都无懈可击,但从审美效果来看,只是浅化的译文。译文2明白晓畅,是等化的译文。译文3同原文拉开了一定距离,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忠实,实际上达到了信达贴的效果,显然是译语的优化。
以上译例说明,译作与原文之间,不是简单的忠实与不忠实的关系,而是一种整体的和谐关系。“和”包含着译者的忠实的态度,也包含着适度的优美的“异”。“异”就是译者的创新。译者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表现原作者的原意,译语必然发生不同程度的异化。翻译中的理解与表达具有不确定性。诗无达诂,字无定诠。西方人说,词无定义,义由人生 (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s, people have meanings for words),译文里加入了译者的理解和再创造,译语只能在两种语言与文化的融通和对抗中寻求和谐。译语的表达既带有译者的主观情绪,也染上了本民族文化的色彩。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译语的异化是普遍存在于译本中的语言行为和文化现象。我们研究译语的异化现象,是为了澄清“信”与“美”、“同”与“异”的关系问题,以便在此基础上革新翻译观念。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所强调的“忠实”,在一些当代学者的解读中被误解了,以为“忠实”可以代替一切。其实,忠实仅仅是再创造的基础,忠实的译文并不等于完美的译文。“忠实”是译者的态度,或者是一种愿望。翻译和创作一样,不但需要态度和愿望,更重要的是需要审美力和创造力。我们认为,翻译作为文学文本生成的一种形式,不是对原作的刻意模仿或严格再现,而是一种无意识的(甚或有意识的)变形和异化。富有创造能力的译者,应有意识地保持一种超越的气势,同原作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创造美的译文。
《译语的异化与优化(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6705.html
译语的异化,有层次的高低。就审美理想而言,中外翻译家都强调译语与原语之间的透明,不露翻译的痕迹。果戈理认为译作与原作之间应该像玻璃似的透明;奈达认为,“好的翻译听起来不像是译品”(The best translation does not sound like a translation);钱钟书指出,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这些审美观念表明人们对翻译的最高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实际上,中外语言与文化相通而又相异,相通为翻译提供了可能性,产生可译性,相异使得翻译出现困难,产生对抗性,产生译语的异化。上文所指出的原语的语文习惯对译者的约束,迫使译者在“异”与“同”之间寻求平衡,译者不得不在译文里保留原语表达方式上的某些特点。所以,好的翻译不可能听起来不像是译品,译作与原作之间不可能像玻璃那样透明,而译本读起来也不可能不像译本。这就是说,译语不可能不异化,不可能不变形。基于此,我们在确立译语生成的艺术法则时,提出“和谐性”原则,就是考虑到“和”中包含着“异”,而“同”中无“异”。
译语的异化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对抗与对话。译者把一部作品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其译语可以是浅陋的,带着浓重的翻译腔,读来佶屈聱牙,也可以是优美的、亲切的母语中带着淡淡的异国情调,像扑面的晨风给人以清新的愉悦。关键在于译者是否具有科学的翻译观和相当的艺术表现力。许渊冲先生在大量的翻译实践中,发现汉语与英、法等西方语言在修辞和审美效果上具有各自的优势,提出扬长避短、发挥译语优势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势竞赛论”,确立了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模式。我们从许渊冲先生“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理论模式中借用一个“优”字,来把握译语的异化过程,避免译语浅化,争取译语的优化。
译语优化的过程,是译者在原作句子结构的束缚之下,因难见巧,在信与美、神与形、化与讹的对立中寻求和谐的过程。译者努力消除两种语言之间因为语文习惯的差异而可能露出的生硬牵强的痕迹,使译语的生成尽可能符合汉语的语文习惯。
优化不是归化,而是异化,是适度的异化,或者叫做“美的”异化。
优化的对面是浅化,或者称为囫囵吞枣的异化。浅化往往是被动的译者所为。译者在翻译中缺乏创造性,俯首甘为原作者的奴仆,亦步亦趋地跟在原作后面爬行。我们透过译例可以看得清晰:
Then there were sighs, the deeper for suppression
And stolen glances sweeter for the theft,
And burning blushes, though for no transgression.
译文1: 何况还叹息,越压抑越深,
还有偷偷一瞥,越偷得巧越甜。
还有莫名其妙的火热会脸红。 (穆旦译)
译文2: 叹息越压抑越沉痛,
秋波越暗送越甜蜜,
不犯清规也会脸红。 (许渊冲译)
同是译语,译文1的浅化显而易见。译者只是用汉语的词语传达了原语的浅表意义,并且译者缺少创新意识。这样翻译只能造成译语的浅化。而译文2的译者显然有整体和谐观念,在译语的文化语境里把握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发挥汉语的优势,追求“和而不同”的审美效果。译语在译者的艺术再创造中得到优化。
优化是一种再创造。而经过译者再创造的译文往往给人以“不忠实”的感觉。这就出现了译语对原语超越的问题(这也是翻译理论深层次的问题)。钱钟书先生曾指出,“译者驱使本国文字,其功夫或非作者驱使原文所能及,故译笔正无妨出原著头地也。”优化的译语,与原语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在审美形态上超然于原语之上,表面上看起来有些失真,实质上是真与美的统一,达到了较高层次的优化。著名旅美翻译家思果(蔡濯堂,Frederic. C Tsai)在阐述他的“信达贴”原则时曾举以下例句,也可以说明译语异化的层次。张教授与李教授两位老先生约好时间在一家餐馆会面,临走时张教授说了一句:
“Well, I’ll be there…”
译文1:“好了,我会在那里。”
译文2:“好了,到时我在那里等你。”
译文3:“就这么说吧,我到时在那里恭候。”
从以上三种译文可以看出,译语发生了不同层次的异化。译文1是典型的忠实译文,字当句对,从内容到形式都无懈可击,但从审美效果来看,只是浅化的译文。译文2明白晓畅,是等化的译文。译文3同原文拉开了一定距离,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忠实,实际上达到了信达贴的效果,显然是译语的优化。
以上译例说明,译作与原文之间,不是简单的忠实与不忠实的关系,而是一种整体的和谐关系。“和”包含着译者的忠实的态度,也包含着适度的优美的“异”。“异”就是译者的创新。译者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表现原作者的原意,译语必然发生不同程度的异化。翻译中的理解与表达具有不确定性。诗无达诂,字无定诠。西方人说,词无定义,义由人生 (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s, people have meanings for words),译文里加入了译者的理解和再创造,译语只能在两种语言与文化的融通和对抗中寻求和谐。译语的表达既带有译者的主观情绪,也染上了本民族文化的色彩。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译语的异化是普遍存在于译本中的语言行为和文化现象。我们研究译语的异化现象,是为了澄清“信”与“美”、“同”与“异”的关系问题,以便在此基础上革新翻译观念。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所强调的“忠实”,在一些当代学者的解读中被误解了,以为“忠实”可以代替一切。其实,忠实仅仅是再创造的基础,忠实的译文并不等于完美的译文。“忠实”是译者的态度,或者是一种愿望。翻译和创作一样,不但需要态度和愿望,更重要的是需要审美力和创造力。我们认为,翻译作为文学文本生成的一种形式,不是对原作的刻意模仿或严格再现,而是一种无意识的(甚或有意识的)变形和异化。富有创造能力的译者,应有意识地保持一种超越的气势,同原作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创造美的译文。
《译语的异化与优化(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