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史论文 >> 正文

政治化思维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论争


坛的“尊严和健康”。(注:梁实秋:《<新月>前后》、《谈徐志摩》,《梁实秋文  学回忆录》,岳麓书社,1989年。)他们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者的强势话语面前,  难以以自己的意愿来重整文坛,他们的压力感中多少包含了自己难以获得文坛霸主地位  ,难以获得话语霸权的遗憾感和失落感。
  “自由人”胡秋原在与左翼作家的论争中,也曾感觉到了一种强势话语的压力。他在  《勿侵略文艺》一文中认为,“普罗文艺”中有“主观地过剩”的“政治主张”。(注  :胡秋原:《勿侵略文艺》,《文化评论》第4期(1932年4月)。)胡秋原曾一再声称,  并不反对普罗文学,“承认普罗文学存在的权利”。而二者之间之所以发生论争,其中  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争夺话语权。胡秋原打出的也是“拥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旗  号,甚至主张“一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联合起来,强化统一马克思主义文化战线”,  “克服马克思主义阵营一切左右偏曲倾向”。(注:胡秋原:《为反帝国主义文化而斗  争》,《文化评论》创刊号(1931年12月25日)。)这之所以没有得到同样信仰马克思主  义的左翼作家的认可,是因为左翼作家与胡秋原对马克思主义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  连苏汶也看得出胡秋原与左翼作家之间“两种马克思主义是愈趋愈远,几乎背道而驰了  ”。(注:苏汶:《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现代》第1卷第3期(1932年7  月)。)左翼文坛要获得政治文化上的强势话语权,就不能丢弃理论的阐释权,就不能不  排斥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阐释。
  在30年代的诸多文学论争中,许多人都曾作为论争的一方,感到了来自左翼文坛的强  势话语的压力。例如苏汶就曾认为,左翼文坛常常“借革命来压服人”,拒绝“中立的  作品”,把文学内容限制到“无可伸缩的地步”等等。(注:苏汶:《“第三种人”的  出路——论作家的不自由并答复易嘉先生》,《现代》第1卷第6期(1932年10月)。)再  如,沈从文在“反差不多”论争中认为,文艺只有从“政府的裁判和另一种‘一尊独占  ’的趋势里解放出来,它才能够向各方面滋长,繁荣”。而“另一种‘一尊独占’”,  显然是指左翼文坛。(注:沈从文:《一封信》,《大公报·文艺》1937年2月21日。)  又如,林语堂在小品文论争中,面对来自左翼文坛的强势批评,表示了这样的不满情绪  :“《人间世》提倡小品文,也不过提倡小品文,于众笔调之中,看重一种笔调而已,  何关救国?”(注:林语堂:《今文八弊》,《人间世》第27、28、29期(1935年5—6月)  。)“现在明明提倡小品文,又无端被人加以夺取‘文学正宗’的罪名”。(注:林语堂  :《方巾气研究》,《申报·自由谈》1934年4月28、30日,5月31日。)毋庸置疑,上  述左翼文坛的论争对手们的种种报怨其实都带有某种政治情绪,其言论未必公允,未必  正确。但这些言论却道出了一个事实,即左翼文坛事实上在当时的几乎所有论争中,都  牢牢控制了话语权,对论争对手构成了强势话语的压力。这里用语义政治学的术语来表  述,就是左翼文坛获得了“权力话语”。(注:根据语义政治学理论对“权力话语”的  解释,所谓权力话语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下,具有一种“控制、占有并以自  己为中心统一其他”的潜在欲望与能力的话语。)正是这种“权力话语”的获得,才使  左翼文坛牢牢雄踞于霸主地位。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30年代“在中国,无产阶级的革  命的文艺运动,其实就是惟一的文艺运动”。(注:鲁迅:《二心集·黑暗中国的文艺  界的现状》,《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85页。)
  在时过境迁的今天,我们也许可以更公允地来评价30年代的一场场文学论争中的是非  功过,但我们却不应该忘记,在30年代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中,如  果没有获得话语权的自觉意识,没有一种对于营构强势话语的潜在政治欲望与能力,其  结果,很可能是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和文化专制之下的万马齐喑。左翼文坛,依靠营构  自己的权力话语,获得了文坛霸主地位。这固然对其他论争对手构成了某种压力,但左  翼群体站在权力客体位置上对权力主体构成的威慑力量,为同处于权力客体的其他亚政  治文化群体争得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应该说,营构自己的权力话语,获得文化上的主导  地位,这正是左翼文学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
  在30年代文学论争中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就是文学家人格的政治化。许多作家,  他们从事的是文学的事业,但却对政治非常投入,或者说在自觉不自觉中总是以“政治  ”考虑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与当时特定的政治文化氛围有关。“政治文化的一大功能  是把‘文化人’塑造成‘政治文化人’”(注:孙正甲:《政治文化》,北方文艺出版  社,1992年,第24页。),身处特定的政治文化环境中,政治心理的积存越来越丰厚,  在政治心理的潜在支配下进行活动,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自觉的行为。从30年代文学论

  争中的表现来看,多数作家未能避免成为“政治文化人”。许多作家在一系列的文学论  争中,其政治意识不断加强,甚至对自己的文学见解等也表现出一种“今是而昨非”的  态度,以不断适应政治形势发展的需要。这方面就连茅盾、鲁迅也不例外。例如茅盾,  他在与创造社、太阳社进行论争中坚持的许多观点,在其后的一些论争中不仅不再坚持  ,反而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否定。在对待“五四”的评价上,观点明显发生的变化,其中  就可以看出其政治意识的迅速加强。他的《“五四”运动的检讨》,是向“左联”的“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提交的一份政治性很强的报告,无论是从政治理论的运用  ,鲜明的政治见解的阐释和从政治角度发言的口吻,都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政治的投入。
  再如鲁迅,他在与创造社、太阳社的论争中受到“围攻”,曾产生非常愤激的不满情  绪,认为创造社、太阳社作家们“摆着一种极左倾的凶恶面貌,好似革命一到,一切非  革命者就都得死,令人对革命只抱着恐怖”。(注: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界之一  瞥》,《鲁迅全集》第4卷,第297页。)尽管如此,鲁迅多年之后却是从政治、革命的  高度来认识这场论争的,他说:“革命者为达目的,可用任何手段的话,我是以为不错  的,所以即使因为我罪孽深重,革命文学的第一步,必须拿我来开刀,我也敢于咬着牙  关忍受。”(注:鲁迅:《南腔北调集·答杨cūn@①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鲁  迅全集》第4卷,第628页。)这种态度和认识表明的是一种政治文化人的胸襟。在30年  代一系列的论争中,我们明显感觉到鲁迅的许多见解是出于政治的考虑,这种出于政治  的考虑且越来越明显。例如在关于大众化问题的几次讨论中,鲁迅就有一个由担心大众&

《政治化思维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论争(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684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