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史论文 >> 正文

政治化思维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论争


nbsp; 化“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到终于完全站在大众文艺立场上的过程,最终甚  至不惜拔高一些通俗文艺形式的意义(如连环画等等)。尤其是在“两个口号”的论争中  ,鲁迅坚持在“国防文学”口号之外再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更表明了他  敏锐的政治眼光:与“国防文学”口号相比,“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在  关注民族矛盾的同时也注意到了阶级矛盾,这里包含了对抗日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  权的重视。这显出鲁迅作为政治文化人的政治远见。
  “政治文化人”的特点集中体现为思维的政治化。普遍的政治化思维弥漫在30年代的  一系列文学论争中,成为30年代文学论争的显著标识。
  政治化思维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论争中的实用主义。借用霍布豪斯《自由主义》中的  话来说,那些实现一场革命的人,“他们需要一种社会理论,……理论来自他们感觉到  的实际需要,故而容易赋予仅仅有暂时性价值的思想以永恒真理的性质”(注:霍布豪  斯:《自由主义》,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5页。)。在30年代文学论争中,双方的  目的常常是仅在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和阐释自己的政治价值观,因而并不注意去寻找大  家普遍能接受的某种真理。所以,没有一次论争最后是哪一方通过讲清道理,以其自身  理论的真理性使对手真正心服口服的。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论争的兴起、结束,大家  所依据、所服从的也不是学理性的规则,而是政治的需要。例如“革命文学”论争,双  方的开战,从创造社、太阳社联合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到联合对鲁迅的批评,是一  种有组织的政治行动。(注:参见朱晓进《论三十年代文学群体的“亚政治文化”特征  ——以“左联”的政治文化性质为例》,《求是学刊》2002年第2期。)而创造社、太阳  社与鲁迅双方的最终握手,也是服从了共同的政治目标,服从了政治的需要。据冯乃超  讲,“为什么停止围攻鲁迅,好像听潘汉年讲,李立三(当时中央宣传部长)转达过党的  意见,不同意攻击鲁迅”。(注:冯乃超:《左联成立前后的一些情况》,见《冯乃超  文集》(上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379页。)也就是说论争的当事人不管在论  争中表现如何,使用什么样的言词,有什么理论的阐发,但决定论争进程和结果的,并  不是论争的内容和理论探讨的深度,也不在于谁真正完全掌握了绝对的真理,而在于政  治的需要。左翼作家与“第三种人”的论争有类似的情况,当论争刚进入白热化的时候  ,是因为张闻天化名哥特发表了《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文中对左翼文坛排斥“同  路人”的“关门主义”错误进行了批评。此文一出,左翼文坛的调子便马上翻转过来,  多数言论立即从团结“同路人”的角度来重新看待“第三种人”,直到“第三种人”正  式“揭起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之旗”之前,左翼文坛与“第三种人”的论争其实已接近  收场。这一论争的发展过程,同样可以看出,论争的走向,并不是依据是非观点的是否  明确,不在于理论探讨的进展。与理论的正确与否相比,当时的人们也许更相信、更愿  意服从的是政治权威,是人们政治化思维中的政治实用主义支配着人们在论争中的行为  。
  30年代文学群体是以政治倾向的同一性来划分的,各群体内部统一性高,且具有较强  的组织性意识,在重大问题上,尤其是涉及政治的问题上,往往一致对外,处处以本群  体为是,以非本群体为非。夏衍就曾谈起过自己在无产阶级文学论争中的这种群体性意  识:“我没有参加过任何文艺社团”,但这“并不等于中立,无可讳言,由于思想作风  上和组织上的大原因,我是站在创造社、太阳社这一边的”。(注:夏衍:《懒寻旧梦  录》,三联书店,1985年,第141页。)也就是说,这种群体性意识并不依据形式上是否  参加某个社团,而是依据政治上的倾向,自觉地给自己划线,决定政治立场上的归属。  对群体性的强调,在左翼作家群体中显得最为突出。“左联”1930年8月通过的《无产  阶级文学运动新的情势及我们的任务》中,否认“左联”是“作家的同业组合组织”,  批评了

一些成员仅仅把“左联”当作作家组织的“狭窄观念”、“自限于作品行动的偏  狭见解”等等。这里很明显地是提醒群体成员要从政治组织的角度来理解“左联”群体  及其任务。
  在30年代的许多论争中,左翼群体的确一直非常强调从群体性乃至党派性上来看问题  。左翼群体之所以会以胡秋原为攻击的对象,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原因外,还由于胡秋  原的不在组织上认同左翼群体。胡秋原多次表明自己的所谓“自由人”的政治立场:“  我所谓‘自由人’者,是指一种态度而言,即是在文艺或哲学的领域,根据马克思主义  的理论来研究,但不一定在政党的领导之下,根据党的当前实际政纲和迫切的需要来判  断一切”。(注:胡秋原:《浪费的论争》,《现代》第2卷第2期(1932年12月)。)他公  然声称“不在政党领导之下”,这构成了对左翼文坛党派性质的消解。正因为如此,当  胡秋原发表文章批评钱杏cūn@①的文艺理论的错误时(注:胡秋原:《钱杏cūn@  ①理论之清算与民族主义文学理论之批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之拥护》,《读书杂  志》第2卷第1期(1932年3月)。),立即被左翼文坛敏感地认为他是“为了反普罗革命文  学而攻击钱杏cūn@①”,“公开地向普罗文学运动进攻”。(注:洛扬(冯雪峰):《  “阿狗文艺”论者的丑脸谱》,《文艺新闻》第58号(1932年6月)。)胡秋原曾辩解道:  “我除了批评钱杏cūn@①君以外,就没有碰过左翼文坛,然而钱杏cūn@①先生是否就可以代表左翼文坛?”(注:胡秋原:《浪费的论争》,《现代》第2卷第2期。)陈望道当时也曾客观地指出:“我们不应把这对于理论或理论家的不满,扩大作为对中国左翼文坛不满,甚至扩大作为对于无产阶级文学不满,把理论家向来不切实不尽职的地方暗暗地躲避了不批判。而将来还是来的那一套,以致理论永无进展”。(注:陈雪帆(陈望道):《关于理论家的任务速写》,《现代》第2卷第1期(1932年11月)。)在习惯的政治化思维中,作为政治性很强的群体内部,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任何来自外部的批评,哪怕是针对某个人的(尽管这个人也许确实存在可指责的错处),也将被视为对这个个人所在群体的挑战。因此,上述出自胡秋原的辩解和出自陈望道的辩护都不能扭转左翼文坛多数人的基本看法。再如,在与“第三种人”的论争中,苏汶曾批评左翼作家说:“他们现在没有功夫来讨论什么真理不真理,他们只看目前的需要,是一种目前主义。”(注:苏汶:《关于<文新>与瞿秋白的文艺论辩》,《现代》第1卷第3期。)对  此,周扬的辩驳是:“我们承认客观真理的存在,但我们反对超党派的客观主义”。(  注:周起应:《到底是谁不要真理,不要文艺?》,《现代》第1卷第6期。)这里,意见  的分歧仍是党派性问题。
  由其群体性或党派性来判定言论的是非,而不是依据真理性来判别言

《政治化思维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论争(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684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