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
稳定和绝对的新异,都不应单独成为尺度。再说,文学史写作从来都不是非 常“纯粹”的。因为是史,并不是说找一些作家作品分别分析、评价一下就可以。写文 学史得承认一个前提,即作家与作家之间、作品与作品之间存在有联系。如果否认这种 联系,文学史就不需要了。新批评倾向于坚持文本的独立性、自足性,在这种情况下, 文学史就没有办法实现。
钱:我觉得,作为一种文学史著作,而不是作品选,它提到的一些作品不一定是文学 性很高的,但它一定要进行比较、分析,处理时要考虑总体的艺术发展脉络。作品选应 该在文学史之后,因为经过历史的辨析之后,才会发现哪些作品真是好的,不仅在当时 ,而是具有长久的艺术魅力,有艺术创新和贡献,可以把这些作品选进来。这套书的意 义,在于它把文学史价值、文学价值作了一些基本的区分。至少在思考这个问题;反映 在名字上,肯定有对“史”的照顾,根据您的文学史思路,实际上是以文学性为主,又 有史的眼光。以前的当代文学史,个人的、独立的色彩有时不太明显,体现在作品选上 ,也大同小异,整个的在框架上没什么改变。这回的选本不大一样,能够全面地体现出 您对当代文学整个发展过程中艺术积累的一种观照。
洪:我不知道你的这种说法能不能成立。这个选本自然有我的一些想法,但我不愿意 夸大它和过去选本的不同。我前面说到,特别在时间靠近的当代文学史的写作上,总的 说来都是属于摸索的、探索性质的。说到我们多次提到的“文学性”,陈思和先生的当 代文学史,还有他和李平合编的作品选,也是强调这个方面。但在当代,对这个问题的 理解,有时会偏向政治、思想“对抗”的“非主流”的含义,把这看成是“文学价值” 高的一种标志。我也经常有这种想法。
钱:文学性,应该还是在艺术形式的积累、艺术经验的贡献上,不宜过分偏向那些在 政治或文化对抗意义上的因素。如今30岁以上的人,都存有文革记忆,对主流政治的东 西有一种本能的排斥,都很强调文学性,强调一种“美的启蒙”,对审美的现代性有强 烈诉求。80年代就有美学热。但这本身未尝就不包含政治啊。
洪:我们是在特定时代的框架中来形成有关文学的观念的。拿我来说,在“十七年” 中,会认为和政治、和现实社会紧密关联的作品才是好的,美的;在80年代,相反会推 重和社会政治疏远的作品。看起来观念、标准发生了根本变化,其实仍然是在这一观念 框架内的运动。当然,说“十七年”和文革文学在艺术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包括境界、 体验的深度、语言等,还是能够成立的。
钱:艺术是综合心智的结晶,包括知识结构、人文视野、世界观、艺术修养,都综合 进来了。“十七年文学”是封闭的,借用植物学术语,即单性繁殖,这一点是致命的。 但作为中国人整个的这种集体心理,它记录了一代人的精神生活和思想,作为一种激进 的思潮,它不会从此以后就消失掉,不见了,它在不同时期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它会构成自己的历史。这种状况在文学史叙述中出现,但在作品选中可以少。
洪:文学可能跟绘画不太一样。我翻过类似20世纪中国文学大典之类的巨型画册,里 头也收入文革期间的宣传画,工人、农民、红卫兵等,不是后来仿作的政治波普。这种 入选的标准和文学选本显然不同。是跟艺术形式有关,还是跟观念有关?包括1958年的 大跃进时期的壁画,户县农民画等。文学作品这样选可能就不行了。
钱:文学作品与美术作品不太一样的地方是,视觉上,左翼绘画提供了一种新的感知 空间。而左翼文学在最初虽然显现出了叛逆性,但后来却成为了主流的声音,体制化了 。对了,同样是体制化的产物,这套书却把“样板戏”选进来了,这是令人费解的,也 是别的选本所不敢做的。
洪:恐怕不是敢不敢的问题。很多人还对样板戏抱有恶感,有敌意;它们和江青,和 当时的政治路线,和对一些知识分子的迫害联系在一起,无法剥离。这主要涉及政治上 的判断,当然其中也有审美层面的。所以不愿意选,不见得是不敢。但我觉得这在当代 是难以回避的问题。有的“样板戏”也还是可以的吧?传统的形式,经过了许多改造, 包括情节编排、唱腔、音乐、舞台美术等。现在有的京剧演出也在“现代化”,摇滚化 ,但我觉得远不如文革做得出色。在保持传统的格局里头,加入很多新的东西,又不使 它支离破碎。这里面有许多努力,作了很多尝试。
钱:可以将“样板戏”某些精粹的部分看做民族传统艺术形式继承序列的一部分。作 为一种艺术形式,它的磨练达到一定高度以后,会有独立性,独立于当时的政治语境, 而唤醒某种深远的种族记忆。有人称之为“形式记忆”。它本身会满足一个民族甚至人 类某种源远流长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期待。我们现在不还在期待中西诗学的汇通吗?
洪:所以江青是文艺革新者,探索传统形式怎么适应现代政治,现代革命。即使对它 们持否定态度,也不能回避对这种重要文艺现象的考察。
钱:也许再过一些年,不仅是这一代经历过的人会有新的认识,后来的更年轻的读者 &nbs
作品年代的认定与处理
洪:这套作品选、史料选存在的较大问题之一,是有的作品年代的认定存在矛盾。“ 作品年代”,主要指写作年代。这里存在几种情况,一是有一些标明是写于五六十年代 或文革期间的作品,是80年代以后才发表的。另一种是,当时曾以不同方式“发表”过 ,如“手抄本”,如手稿的相互交换阅读,或在一定场合朗读过。但当年以这类方式发 表的“文本”,现在已不存在,不可能成为可以考察的对象。对这样的作品,现在通常 的处理方式,是按照作品发表时篇末注明的写作日期,或按照作家、作家亲属的说明, 来确定其写作年代。比如流沙河写于60年代和文革期间的诗,曾卓、牛汉的一部分诗, 食指的一部分诗,“白洋淀诗群”中多多、芒克等写于文革间的作品,舒婷、顾城、北 岛的一部分作品,《第二次握手》等“手抄本”……我在这套作品选中,基本上也作这 样的处理。但这样做,心里总是不踏实。我不是怀疑作家的说明,而是从历史研究的基 本要求上来考虑这个问题的。也就是说,从历史研究的实证要求上,我们并没有办法取 得确证。况且,这些作品发生“影响”,也是在它们发表的80年代,即只有到了80年代 之后,它们才成为“文学事实”。所以,我在写当代文学史时,曾 《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6907.html
钱:我觉得,作为一种文学史著作,而不是作品选,它提到的一些作品不一定是文学 性很高的,但它一定要进行比较、分析,处理时要考虑总体的艺术发展脉络。作品选应 该在文学史之后,因为经过历史的辨析之后,才会发现哪些作品真是好的,不仅在当时 ,而是具有长久的艺术魅力,有艺术创新和贡献,可以把这些作品选进来。这套书的意 义,在于它把文学史价值、文学价值作了一些基本的区分。至少在思考这个问题;反映 在名字上,肯定有对“史”的照顾,根据您的文学史思路,实际上是以文学性为主,又 有史的眼光。以前的当代文学史,个人的、独立的色彩有时不太明显,体现在作品选上 ,也大同小异,整个的在框架上没什么改变。这回的选本不大一样,能够全面地体现出 您对当代文学整个发展过程中艺术积累的一种观照。
洪:我不知道你的这种说法能不能成立。这个选本自然有我的一些想法,但我不愿意 夸大它和过去选本的不同。我前面说到,特别在时间靠近的当代文学史的写作上,总的 说来都是属于摸索的、探索性质的。说到我们多次提到的“文学性”,陈思和先生的当 代文学史,还有他和李平合编的作品选,也是强调这个方面。但在当代,对这个问题的 理解,有时会偏向政治、思想“对抗”的“非主流”的含义,把这看成是“文学价值” 高的一种标志。我也经常有这种想法。
钱:文学性,应该还是在艺术形式的积累、艺术经验的贡献上,不宜过分偏向那些在 政治或文化对抗意义上的因素。如今30岁以上的人,都存有文革记忆,对主流政治的东 西有一种本能的排斥,都很强调文学性,强调一种“美的启蒙”,对审美的现代性有强 烈诉求。80年代就有美学热。但这本身未尝就不包含政治啊。
洪:我们是在特定时代的框架中来形成有关文学的观念的。拿我来说,在“十七年” 中,会认为和政治、和现实社会紧密关联的作品才是好的,美的;在80年代,相反会推 重和社会政治疏远的作品。看起来观念、标准发生了根本变化,其实仍然是在这一观念 框架内的运动。当然,说“十七年”和文革文学在艺术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包括境界、 体验的深度、语言等,还是能够成立的。
钱:艺术是综合心智的结晶,包括知识结构、人文视野、世界观、艺术修养,都综合 进来了。“十七年文学”是封闭的,借用植物学术语,即单性繁殖,这一点是致命的。 但作为中国人整个的这种集体心理,它记录了一代人的精神生活和思想,作为一种激进 的思潮,它不会从此以后就消失掉,不见了,它在不同时期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它会构成自己的历史。这种状况在文学史叙述中出现,但在作品选中可以少。
洪:文学可能跟绘画不太一样。我翻过类似20世纪中国文学大典之类的巨型画册,里 头也收入文革期间的宣传画,工人、农民、红卫兵等,不是后来仿作的政治波普。这种 入选的标准和文学选本显然不同。是跟艺术形式有关,还是跟观念有关?包括1958年的 大跃进时期的壁画,户县农民画等。文学作品这样选可能就不行了。
钱:文学作品与美术作品不太一样的地方是,视觉上,左翼绘画提供了一种新的感知 空间。而左翼文学在最初虽然显现出了叛逆性,但后来却成为了主流的声音,体制化了 。对了,同样是体制化的产物,这套书却把“样板戏”选进来了,这是令人费解的,也 是别的选本所不敢做的。
洪:恐怕不是敢不敢的问题。很多人还对样板戏抱有恶感,有敌意;它们和江青,和 当时的政治路线,和对一些知识分子的迫害联系在一起,无法剥离。这主要涉及政治上 的判断,当然其中也有审美层面的。所以不愿意选,不见得是不敢。但我觉得这在当代 是难以回避的问题。有的“样板戏”也还是可以的吧?传统的形式,经过了许多改造, 包括情节编排、唱腔、音乐、舞台美术等。现在有的京剧演出也在“现代化”,摇滚化 ,但我觉得远不如文革做得出色。在保持传统的格局里头,加入很多新的东西,又不使 它支离破碎。这里面有许多努力,作了很多尝试。
钱:可以将“样板戏”某些精粹的部分看做民族传统艺术形式继承序列的一部分。作 为一种艺术形式,它的磨练达到一定高度以后,会有独立性,独立于当时的政治语境, 而唤醒某种深远的种族记忆。有人称之为“形式记忆”。它本身会满足一个民族甚至人 类某种源远流长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期待。我们现在不还在期待中西诗学的汇通吗?
洪:所以江青是文艺革新者,探索传统形式怎么适应现代政治,现代革命。即使对它 们持否定态度,也不能回避对这种重要文艺现象的考察。
钱:也许再过一些年,不仅是这一代经历过的人会有新的认识,后来的更年轻的读者 &nbs
p;也会觉得这里面有能引起兴趣的东西。它对中国传统艺术,如语言的歌唱性、词的色彩 和音韵的搭配等,继承转化得很好。有的作品虽然为政治服务,但也有艺术性,并不是 说政治性强的,就没有艺术性。跟政治联系紧密的,一时会受到排斥,也是人们自我防 御的本能。
作品年代的认定与处理
洪:这套作品选、史料选存在的较大问题之一,是有的作品年代的认定存在矛盾。“ 作品年代”,主要指写作年代。这里存在几种情况,一是有一些标明是写于五六十年代 或文革期间的作品,是80年代以后才发表的。另一种是,当时曾以不同方式“发表”过 ,如“手抄本”,如手稿的相互交换阅读,或在一定场合朗读过。但当年以这类方式发 表的“文本”,现在已不存在,不可能成为可以考察的对象。对这样的作品,现在通常 的处理方式,是按照作品发表时篇末注明的写作日期,或按照作家、作家亲属的说明, 来确定其写作年代。比如流沙河写于60年代和文革期间的诗,曾卓、牛汉的一部分诗, 食指的一部分诗,“白洋淀诗群”中多多、芒克等写于文革间的作品,舒婷、顾城、北 岛的一部分作品,《第二次握手》等“手抄本”……我在这套作品选中,基本上也作这 样的处理。但这样做,心里总是不踏实。我不是怀疑作家的说明,而是从历史研究的基 本要求上来考虑这个问题的。也就是说,从历史研究的实证要求上,我们并没有办法取 得确证。况且,这些作品发生“影响”,也是在它们发表的80年代,即只有到了80年代 之后,它们才成为“文学事实”。所以,我在写当代文学史时,曾 《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