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棵对称的“树”——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园林意象点滴
元4世纪的安布罗斯认为 ,“根指犹太人的族谱,本指马利亚,马利亚的花指基督。”(注:Antony S.Murcatante,The World Myth and Legend Encyclopedia(New York:Facts-on-File,198 8),p.190,p.190,p.190,p.629,p.69,p.168.)到了10世纪,耶西之树开始出现在歌颂圣 母马利亚的赞美诗中。中世纪早期诗人约翰·奥德莱在一首赞美诗中写道:“有棵树上 长出一朵花,那树的根叫做耶西:一朵珍贵的花;乐园里没有的花!”诗中的圣母马利 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意象,因为“那朵有福的花只是在马利亚的卧室里才生长出来的” 。在这里,耶西之树的意象把天使报喜和基督受难这两个事件带入一种现世的关系:“ 加百列遇见这位姑娘,就以‘万福马利亚’向她致意:这朵花一直放在他们两人中间, 无人知晓,直到有一天它在伯利恒绽蕾开放,长出枝子。”(注:转引自StanleyStewart,The Enclosed Garden:The Tradition and the Image in Seventeenth-Century Poetry(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66),75,81,81页。) 诗中着重描绘了天使和马利亚之间的百合,这朵百合后来在髑髅地开放。据说奥德莱诗 中的意象“在牛津北门圣米迦勒教堂的北侧廊里”有其“相似物”:在那里的一块“旧 玻璃碎片”上可以发现这两个历史时刻的会合:基督悬挂在一片百合花瓣里的十字架上 。(注:Stewart Stanley,pp.75-77,pp.78-79,p.79,p.82,pp.83-84,pp.82-83,p.85,p. 168,p.73.)
耶西之树是每日祷告书中特别盛行的主题。在《圣母马利亚每日祷告书》(约1500年) 中,有一幅小画描绘了被围墙圈起来的耶西之树。树枝间露出天使报喜的场景。画中的 树好像葡萄树一样长满串串葡萄,代表耶西的后裔。在《布列塔尼的伊莎贝尔每日祷告 书》中,树枝上是大卫的十一种形象,每个形象都演奏一种不同的乐器。画的中央是大 卫的宫殿和怀抱幼婴耶稣的圣母马利亚,暗示“从耶西的本必发一条”。(注:Stewart Stanley,pp.75-77,pp.78-79,p.79,p.82,pp.83-84,pp.82-83,p.85,p.168,p.73.)17世 纪寓意画册作者们发现耶西之树不仅可以构成丰富的寓意框架,也可以表现个人的内心 状态。譬如,在乔治·威瑟的一幅寓意画中,耶西之树虽处于从属地位,却有助于理解 威瑟为该画所配的诗文。图中主要是天国嫁接的意象:上帝的手把一根枝子插在另一根 枝子上。背景中露出两个《旧约》中的场景:远处是摩西在西奈
耶西之树显然是神恩的象征。17世纪有一位名叫托马斯·佩奇的诗人写道,耶西之树 把灵魂“关锁在神恩的庇荫里”:
可怜的赤裸的人!唉,赤身露体,
只披着无花果的叶子!
但耶西的枝子为我们的灵魂打扮,
把我们的罪关锁在神恩的庇荫里:
从那时起,知识树和生命树之间
致命的斗争就告终止。(注:这首诗无标题,是作为序诗出现在John Gerhard,AGolden Chaine od Divine Aphorimes(Cambridge,1632)一书中,英译者为RalphWinterton,转引自Stanley Stewart,85页。)
诗人认为人因罪而赤裸。虽然披着几片树叶,但在上帝看来他仍是赤裸的。然而,在 耶西之树的“庇荫”里,新的亚当在那种因人类的堕落而强加于他的“致命的斗争”中 找到了永恒的歇憩。曾经像两个实体的知识树和生命树(死亡和生命)由于神恩而合为一 体。值得提及的是,在寓意画册和诗歌中还常用有关的园艺意象来表现神恩。譬如,17 世纪寓意画册作者蒙特内描绘了一个农民修整葡萄树,剪去枯枝;皮查姆表现了一棵树 的小枝被剪除,暗示必要的整枝;或许最引人注目的是赫尔修斯描绘的树,从这棵树伸 出上帝的手,握着一把大剪刀,正在剪除枝子,意在阐释《约翰福音》(15∶1-2)中的 这句话:“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栽培的人。凡属我不结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结 果子的,他就修理干净,使枝子结果子更多。表现神恩的最典型的诗歌或许是乔治·赫 伯特的象形诗《乐园》。全诗5节,每节3行,仅以该诗第一节为例:
我祝福你,主啊,因为我 生长
在你的树木间,这些树木排列 成行
并长出果子和秩序,感谢你的 荣光
每行里押韵的词语都被“修剪”干净,从而象征性地体现了上帝的整枝,以便在诗人 身上产生更好的果子。
亚当和夏娃偷食的禁果究竟是什么果子,这在《创世记》中并未说明,但一般都认为 是苹果。(注:另有一种传说认为石榴是生命树上的禁果,夏娃给亚当吃的就是石榴。 此外,罗马人把石榴称为迦太基苹果。参见Esther Singleton,The ShakespeareGarden(London:Methuen  《两棵对称的“树”——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园林意象点滴(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6943.html
耶西之树是每日祷告书中特别盛行的主题。在《圣母马利亚每日祷告书》(约1500年) 中,有一幅小画描绘了被围墙圈起来的耶西之树。树枝间露出天使报喜的场景。画中的 树好像葡萄树一样长满串串葡萄,代表耶西的后裔。在《布列塔尼的伊莎贝尔每日祷告 书》中,树枝上是大卫的十一种形象,每个形象都演奏一种不同的乐器。画的中央是大 卫的宫殿和怀抱幼婴耶稣的圣母马利亚,暗示“从耶西的本必发一条”。(注:Stewart Stanley,pp.75-77,pp.78-79,p.79,p.82,pp.83-84,pp.82-83,p.85,p.168,p.73.)17世 纪寓意画册作者们发现耶西之树不仅可以构成丰富的寓意框架,也可以表现个人的内心 状态。譬如,在乔治·威瑟的一幅寓意画中,耶西之树虽处于从属地位,却有助于理解 威瑟为该画所配的诗文。图中主要是天国嫁接的意象:上帝的手把一根枝子插在另一根 枝子上。背景中露出两个《旧约》中的场景:远处是摩西在西奈
山上接受法版;近处是 一个祭司揭开至圣所的幔子而露出约柜。在左边,耶西之树的枝子当中是被钉十字架的 基督。诗人把这个象征用于他自身的状态:他像是从树上折断的“一根枯枝,在有些人 看来,既没有希望,又不受尊重,”但他“既不绝望,也不恐惧”,因为他先前曾“看 到一根(从本上切断的)小枝,在路边连续三个月遭人践踏;当春天临近,它又意外地生 了根(而且长成一棵树);当大树丛被砍作木柴时,它却立着生长。”在这里,威瑟或许 暗示在耶路撒冷和黎巴嫩两处的树木被抛弃而又复苏的十字架传说。“三个月”暗示基 督的变容和死亡是在三天里发生的,而基督就是那被抛在脚下、等待死亡的枯枝。在这 枝子中,诗人寄托了复活的希望:他通过“信仰的眼睛”看到“老亚伦的枯枝发出新绿 ”,也看到他“在死亡中上升到最光辉的高度”。因此,人的灵魂同样可以嫁接在枯萎 的亚当的根上,而那发出新芽的植物就是耶西之树的最终结果。(注:Stewart Stanley ,pp.75-77,pp.78-79,p.79,p.82,pp.83-84,pp.82-83,p.85,p.168,p.73.)
耶西之树显然是神恩的象征。17世纪有一位名叫托马斯·佩奇的诗人写道,耶西之树 把灵魂“关锁在神恩的庇荫里”:
可怜的赤裸的人!唉,赤身露体,
只披着无花果的叶子!
但耶西的枝子为我们的灵魂打扮,
把我们的罪关锁在神恩的庇荫里:
从那时起,知识树和生命树之间
致命的斗争就告终止。(注:这首诗无标题,是作为序诗出现在John Gerhard,AGolden Chaine od Divine Aphorimes(Cambridge,1632)一书中,英译者为RalphWinterton,转引自Stanley Stewart,85页。)
诗人认为人因罪而赤裸。虽然披着几片树叶,但在上帝看来他仍是赤裸的。然而,在 耶西之树的“庇荫”里,新的亚当在那种因人类的堕落而强加于他的“致命的斗争”中 找到了永恒的歇憩。曾经像两个实体的知识树和生命树(死亡和生命)由于神恩而合为一 体。值得提及的是,在寓意画册和诗歌中还常用有关的园艺意象来表现神恩。譬如,17 世纪寓意画册作者蒙特内描绘了一个农民修整葡萄树,剪去枯枝;皮查姆表现了一棵树 的小枝被剪除,暗示必要的整枝;或许最引人注目的是赫尔修斯描绘的树,从这棵树伸 出上帝的手,握着一把大剪刀,正在剪除枝子,意在阐释《约翰福音》(15∶1-2)中的 这句话:“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栽培的人。凡属我不结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结 果子的,他就修理干净,使枝子结果子更多。表现神恩的最典型的诗歌或许是乔治·赫 伯特的象形诗《乐园》。全诗5节,每节3行,仅以该诗第一节为例:
我祝福你,主啊,因为我 生长
在你的树木间,这些树木排列 成行
并长出果子和秩序,感谢你的 荣光
每行里押韵的词语都被“修剪”干净,从而象征性地体现了上帝的整枝,以便在诗人 身上产生更好的果子。
亚当和夏娃偷食的禁果究竟是什么果子,这在《创世记》中并未说明,但一般都认为 是苹果。(注:另有一种传说认为石榴是生命树上的禁果,夏娃给亚当吃的就是石榴。 此外,罗马人把石榴称为迦太基苹果。参见Esther Singleton,The ShakespeareGarden(London:Methuen  《两棵对称的“树”——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园林意象点滴(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