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史论文 >> 正文

俄罗斯知识分子心态裂变的云图——评长篇小说《无望的逃离》


陷入了一种难能自  拔、一次次新的逃离的尴尬的生存状态,无法解脱。逃离并非他的初衷,然而他却始终  处在人生的逃离之中,这便是人性背后的荒诞。奥列格的行为似乎说明,人的情感体系  从来都是无法理喻而且脆弱不堪的,与他的命运一样,常常会被各种无法预测的现实所  颠覆。这是生命自身的困顿,也是人性的悖谬。作家通过主人公所要表达的正是这种复  杂的人性和人心态裂变的真实。
  波里亚科夫是果戈理、左琴科幽默、讽刺传统的成功继承者。喜剧性情景和话语的运  用是小说趣味横生的重要原因。为竞选议员,《民众沃克斯》基金会征集的所有签名基  本上都是已经死了的和从来没在所登记的地区居住过的人。这一情节自然让人联想起《  死魂灵》中的情节。在停车场当守门人的退伍上校阿纳托利奇一脱下军装就像从来没在  军队干过似的,甚至连军人的仪态也一下子荡然无存了。他走起路来躬着腰,说话细声  细气还有点可笑:“夫人,您可以不爱您的丈夫,但不能不爱自己的汽车……”与他一  起当守门人的“巴士马科夫使劲晃动着息事宁人的身子,从土匪似的年轻人手中xī@①xī@①嗦嗦地接过钞票,感激涕零地微笑着,突然腰部一阵发软,身躯会不由自主地弯下来,小丑似地行上一个讨好的答谢礼”。但事后,当洗得锃亮的轿车驶离停车场的时候,他感到了一阵羞愧,甚至会无地自容。“这种感觉很像一个为情势所迫不得不委身一个臭气熏天、浑身长满疥疮的盲流的良家妇女第二天清晨醒来时的感觉”。活脱左琴科笔下的一个小市民形象。人物不自觉地扮演着听任金钱摆布的道具,知识分子对自身人格的尊重被淹没在物质性的欲求之中了。而读者的领悟是发生在一种日常化生活的情景中的,亲切自然,毫无矫饰。银行里花瓶式的女秘书的微笑就像女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得分低于她的期待值,但仍然必须向公众表示体育竞赛带给她们的欢乐时的微笑一样。“苏维埃政权时代的银行是怎么回事儿?什么也不是——胖胖的大娘加上木头算盘”。小说中“俄罗斯市场改革史研究所”(俄罗斯市改史所)在研究人员的心目中不过是“俄罗斯市场改革失败史研究所”(俄罗斯市改败史所)。作者在不经意的解颐消遣之中,为解悟人的心态变化、时代特征提供了极为生动的场景和载体。巴士马科夫的母亲柳德米拉·康斯坦丁诺芙娜认为,“对丈夫宁可宠爱迁就过度,也不能爱抚温柔不够”。民间的道德风俗也体现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受制于丈夫的酸涩的人生处境。类似的例子在长篇小说中比比皆是,而且无不充满了机智的思辨性和格言性,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并增加了其可读性。
  世纪之交的一部分后现代主义俄罗斯小说家提倡对俄罗斯文学传统的颠覆与解构,大  力展开现代阐释,而另一部分小说家则强调对俄罗斯经典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与扬弃。  作家尤里·米哈依洛维奇·波里亚科夫显然是后者的优秀代表。到底谁更能赢得21世纪  中国读者的心?长篇小说《无望的逃离》不啻是寻求答案的一种不错的媒介。俄罗斯文  学是不可能再回到过去了,但俄罗斯文学厚重的传统精神却依然在今日的小说中徜徉。  作家们在承认现实比历史进步的前提下,重新在高扬俄罗斯文学的人文光芒,寻找人性  的觉醒与回归。波里亚科夫从80年代先后创作的《纠错》、《科斯佳·古曼柯夫的巴黎  之恋》、《从谎言帝国到谎言共和国》、《母羊奶中的羊羔》等多部长篇小说都贯穿着  这样的一种精神。这位现为《文学报》主编的作家是俄罗斯当代为社会各阶层读者喜爱  的最为畅销的严肃作家之一,被《文学的白天》

报誉为当代文坛的“十杰”之一。他的  作品已经被翻译成英、德、法等各种文字在欧洲出版,被改编成话剧、电影,并纳入中  学和大学的教学大纲。作为当代俄罗斯重要小说家的波里亚科夫已被列入2000年由《俄  罗斯大百科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俄国作家》辞典中。我们对他的介绍也许会满足中  国读者对新世纪俄罗斯文学的一种喜出望外的阅读期待,因为我们的确看到了作家在现  实主义路径上新的追求与创造。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上穴下悉

《俄罗斯知识分子心态裂变的云图——评长篇小说《无望的逃离》(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6972.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