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知识分子心态裂变的云图——评长篇小说《无望的逃离》
《无望的逃离》是俄罗斯当代一部不无荒诞意味的家庭、情爱小说,但作家以一个中 层知识分子的情爱旅程杂呈着都市人生众相,为读者营构了一幅生动鲜活的上个世纪末 俄罗斯知识分子心态裂变的云图。
一个44岁的莫斯科知识分子通过婚后20余年充满欲望的滥情生活及至数次与情人出逃 的图谋,实施着其“逃离”“围城”的人生跋涉。与这一情爱之旅互为映衬的是他在由 党政机关而科研所,由下海经商失败后屈做停车场守门人,最后到银行跳槽易职的求生 存的经历,他由此逃避着充满动荡、变异的社会现实。小说主人公无望的双重逃离构成 了长篇小说故事情节的主干。与此同时,在这部四十余万字的长篇中,我们看到了苏联 及解体后的俄国党政人员仕途的沉浮,科技人员为生存而斗争的艰辛,老一代苏军将校 暮年的苦难,年轻一代的成长以及与命运的拼搏,不同女性个体的生命体验……而这一 切又都是通过一个个性情品格、信仰观念迥异的知识分子个性来展现的。小说中一幕幕 的人生窘况和形形色色的人物心态构成了长篇小说情节主干的枝蔓。
小说作者对主人公巴士马科夫家庭及情爱生活的描叙并非想简单地表现一个玩世不恭 、放浪形骸的中年知识分子的沉沦与堕落,而是以此来展示俄国知识分子在独特历史条 件下在对生命本体意义的探索中在心理和生理层面上的裂变——“艾斯凯帕尔”(逃离 者)现象。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巴士马科夫都是一个并不起眼的中层知识分子,其人生经历恐 怕也与上个世纪末大多数俄国知识分子的经历相类似。他在著名的莫斯科鲍乌曼高等技 术学校毕业,有过体面的职业(在区团委当过组织部长,在科研所任过研究室主任,在 银行做过技术工作),在苏维埃时代蒙受过冤屈,也享受过关系学的实惠,在机关、科 研所、商界和金融界有过过得去的业绩,但也受过众生的嫉妒与诽谤,遭到过显赫尊贵 的厌恶与反感。他貌似守拙平实的精神气质很契合他所在都市环境的生活氛围,他自负 而又自卑,孤傲而又怯懦,不甘庸常人生却又难能走出庸常,这种性格与心理使他在人 生道路上始终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地,找不到在家庭和社会中的正确位置。
以“艾斯凯帕尔”自诩和自嘲的巴士马科夫在心理与生理上的裂变源起于对数十年家 庭生活“平庸”、“烦恼”的规避,对生活中“新奇”、“自由”的追求。社会转型、 价值观念的更替为此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分的条件,也加剧了这一规避与追求的烈度 。巴士马科夫对生命本体意义这种追寻异化为的是要冲出家的“藩篱”和对身心的放纵 。他试图在情欲的满足中求得没有“限制”和“束缚”的心灵自由,这便是他一次次殚 精竭虑、欲罢不能的情爱冒险的直接原因。然而这不仅是一种超现实的幻想,更是无望 的逃离,他不仅没有实现“新生”,反而不仅在失去家庭的温暖、亲情,也在丢弃着文 化人的人格。固然,主人公与一个个邂逅相遇的女人的情与欲的放纵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与狂浪女子奥克桑娜的初恋,与木偶剧女演员的苟合,与女学者的一夜之情,与女同 事经久不息的浪漫,与百万富翁的年轻女儿的缠绵直至准备逃离海外,或缘于少年生活 经验的缺乏,或屈从于她者的引诱,或失足于冲动一时的欲念,或缘于与妻子的龃龉… …作为一个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奥列格从来也没有打算让家庭解体,亦无抛弃贤惠温柔 妻子和可爱女儿的初衷。就是在收拾东西准备逃离“围城”的时候,他也没认为这个家 就会如此彻底地分崩离析,他甚至人没走就开始舍不得妻子卡嘉和女儿达士卡了。逃往 海外的背叛念头使“艾斯凯帕尔”感到了对妻子一种挥之不去的歉疚,罪愆感随着逃离 时刻的临近变得越来越深重,越来越不可饶恕,他觉得自己仿佛成了“世上第一个,也 是最后一个匆匆来去的淫棍,无论是在怀孕的女儿面前,还是在尚未出世的外孙面前成 了一头地地道道的猪猡”,而妻子叶卡捷琳娜·彼得洛夫娜成了一个最最纯洁的护爱守 家的天使。种种偶然的失足掩盖着他失去精神支撑后盲目而又荒唐的对日常生活中责任 和义务的逃离,是一种厌恶现实后变相地报复社会和自己的怯懦,是在他失去了对己对 人的人文关怀后负面人格的膨胀。
在社会生活中他因一桩冤情遭贬,仕途的无望导致他对现实的失望和精神世界的空白 。于是“艾斯凯帕尔”在屈辱中麻木,又在麻木中屈辱,永远怯于冲决,将精神空白留 给了生理的欲求。他迎合着市场经济中的金钱法则,不断泯灭着心中的尊严与正义。他 在当停车场守门人时为讨得一点儿小费而发生的心理裂变尤具代表性。“如果说先前与 顾客打交道时,他尽力克制着自己不将殷勤的微笑表露在脸上,事后还会为卑躬屈膝的 行为悔恨万分,那末如今却相反,他的阿谀奉承会给他带来某种极度的兴奋,因为如今 这已经不能算是屈辱了,而是一种需要智慧,技巧和钢铁般意志的内在素质”。他曾一 度在床榻上、电视前、酒杯旁虚度终日,为这一逃离现实寻找着理性的依据,“在现实 中需要一种奥勃罗莫夫式的坚忍不拔,无须忙乱,毋庸寻找自己在其中的位置,因为任 何一个安于这种体制并习惯于在其中生活的人就会成为维系这个可耻的社会机制的结构 中的一颗铆钉”。在这一无为中的确有“艾斯凯帕尔”对现实的批判与抵制,然而,他 在这一生存逻辑引领下的逃离不但没有可能将可耻的社会“拖垮”,反而造成了他不断 迁徙漂流的人生窘态,在现实生活中的暖昧、盲目和无为。
“艾斯凯帕尔”无法摆脱平凡人生中各种具体琐屑的世俗困扰,既缺乏在社会转型中 一种崇高的理性标准来处理生存中的各种矛盾冲突,人与人的关系,更不具备强有力的 道德力量来批判时代的乖戾、荒谬,而是选择了“逃离”作为其人生哲学。被逐出团委 机关,科研所解散后的下海,找女人,去银行,他在每一次与社会转型有关联的逃离中 完成着人生的阶段性追求。但他得到的每一样东西都不能真正属于他,他也同样不能
无独有偶,小说中的哲学教师尤里·阿 《俄罗斯知识分子心态裂变的云图——评长篇小说《无望的逃离》》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6972.html
一个44岁的莫斯科知识分子通过婚后20余年充满欲望的滥情生活及至数次与情人出逃 的图谋,实施着其“逃离”“围城”的人生跋涉。与这一情爱之旅互为映衬的是他在由 党政机关而科研所,由下海经商失败后屈做停车场守门人,最后到银行跳槽易职的求生 存的经历,他由此逃避着充满动荡、变异的社会现实。小说主人公无望的双重逃离构成 了长篇小说故事情节的主干。与此同时,在这部四十余万字的长篇中,我们看到了苏联 及解体后的俄国党政人员仕途的沉浮,科技人员为生存而斗争的艰辛,老一代苏军将校 暮年的苦难,年轻一代的成长以及与命运的拼搏,不同女性个体的生命体验……而这一 切又都是通过一个个性情品格、信仰观念迥异的知识分子个性来展现的。小说中一幕幕 的人生窘况和形形色色的人物心态构成了长篇小说情节主干的枝蔓。
小说作者对主人公巴士马科夫家庭及情爱生活的描叙并非想简单地表现一个玩世不恭 、放浪形骸的中年知识分子的沉沦与堕落,而是以此来展示俄国知识分子在独特历史条 件下在对生命本体意义的探索中在心理和生理层面上的裂变——“艾斯凯帕尔”(逃离 者)现象。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巴士马科夫都是一个并不起眼的中层知识分子,其人生经历恐 怕也与上个世纪末大多数俄国知识分子的经历相类似。他在著名的莫斯科鲍乌曼高等技 术学校毕业,有过体面的职业(在区团委当过组织部长,在科研所任过研究室主任,在 银行做过技术工作),在苏维埃时代蒙受过冤屈,也享受过关系学的实惠,在机关、科 研所、商界和金融界有过过得去的业绩,但也受过众生的嫉妒与诽谤,遭到过显赫尊贵 的厌恶与反感。他貌似守拙平实的精神气质很契合他所在都市环境的生活氛围,他自负 而又自卑,孤傲而又怯懦,不甘庸常人生却又难能走出庸常,这种性格与心理使他在人 生道路上始终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地,找不到在家庭和社会中的正确位置。
以“艾斯凯帕尔”自诩和自嘲的巴士马科夫在心理与生理上的裂变源起于对数十年家 庭生活“平庸”、“烦恼”的规避,对生活中“新奇”、“自由”的追求。社会转型、 价值观念的更替为此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分的条件,也加剧了这一规避与追求的烈度 。巴士马科夫对生命本体意义这种追寻异化为的是要冲出家的“藩篱”和对身心的放纵 。他试图在情欲的满足中求得没有“限制”和“束缚”的心灵自由,这便是他一次次殚 精竭虑、欲罢不能的情爱冒险的直接原因。然而这不仅是一种超现实的幻想,更是无望 的逃离,他不仅没有实现“新生”,反而不仅在失去家庭的温暖、亲情,也在丢弃着文 化人的人格。固然,主人公与一个个邂逅相遇的女人的情与欲的放纵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与狂浪女子奥克桑娜的初恋,与木偶剧女演员的苟合,与女学者的一夜之情,与女同 事经久不息的浪漫,与百万富翁的年轻女儿的缠绵直至准备逃离海外,或缘于少年生活 经验的缺乏,或屈从于她者的引诱,或失足于冲动一时的欲念,或缘于与妻子的龃龉… …作为一个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奥列格从来也没有打算让家庭解体,亦无抛弃贤惠温柔 妻子和可爱女儿的初衷。就是在收拾东西准备逃离“围城”的时候,他也没认为这个家 就会如此彻底地分崩离析,他甚至人没走就开始舍不得妻子卡嘉和女儿达士卡了。逃往 海外的背叛念头使“艾斯凯帕尔”感到了对妻子一种挥之不去的歉疚,罪愆感随着逃离 时刻的临近变得越来越深重,越来越不可饶恕,他觉得自己仿佛成了“世上第一个,也 是最后一个匆匆来去的淫棍,无论是在怀孕的女儿面前,还是在尚未出世的外孙面前成 了一头地地道道的猪猡”,而妻子叶卡捷琳娜·彼得洛夫娜成了一个最最纯洁的护爱守 家的天使。种种偶然的失足掩盖着他失去精神支撑后盲目而又荒唐的对日常生活中责任 和义务的逃离,是一种厌恶现实后变相地报复社会和自己的怯懦,是在他失去了对己对 人的人文关怀后负面人格的膨胀。
在社会生活中他因一桩冤情遭贬,仕途的无望导致他对现实的失望和精神世界的空白 。于是“艾斯凯帕尔”在屈辱中麻木,又在麻木中屈辱,永远怯于冲决,将精神空白留 给了生理的欲求。他迎合着市场经济中的金钱法则,不断泯灭着心中的尊严与正义。他 在当停车场守门人时为讨得一点儿小费而发生的心理裂变尤具代表性。“如果说先前与 顾客打交道时,他尽力克制着自己不将殷勤的微笑表露在脸上,事后还会为卑躬屈膝的 行为悔恨万分,那末如今却相反,他的阿谀奉承会给他带来某种极度的兴奋,因为如今 这已经不能算是屈辱了,而是一种需要智慧,技巧和钢铁般意志的内在素质”。他曾一 度在床榻上、电视前、酒杯旁虚度终日,为这一逃离现实寻找着理性的依据,“在现实 中需要一种奥勃罗莫夫式的坚忍不拔,无须忙乱,毋庸寻找自己在其中的位置,因为任 何一个安于这种体制并习惯于在其中生活的人就会成为维系这个可耻的社会机制的结构 中的一颗铆钉”。在这一无为中的确有“艾斯凯帕尔”对现实的批判与抵制,然而,他 在这一生存逻辑引领下的逃离不但没有可能将可耻的社会“拖垮”,反而造成了他不断 迁徙漂流的人生窘态,在现实生活中的暖昧、盲目和无为。
“艾斯凯帕尔”无法摆脱平凡人生中各种具体琐屑的世俗困扰,既缺乏在社会转型中 一种崇高的理性标准来处理生存中的各种矛盾冲突,人与人的关系,更不具备强有力的 道德力量来批判时代的乖戾、荒谬,而是选择了“逃离”作为其人生哲学。被逐出团委 机关,科研所解散后的下海,找女人,去银行,他在每一次与社会转型有关联的逃离中 完成着人生的阶段性追求。但他得到的每一样东西都不能真正属于他,他也同样不能
在 他的所得物中找到心灵的归属感。放纵身心所得到的是更为沉重的心理与精神负累,孤 注一掷的投入与奋争换来的是既往生活轨迹凸现在心头的道道伤痕。“艾斯凯帕尔”始 终有一种“脚被夹在两条铁轨之间的感觉,一趟可怕的变革的列车披着万道霞光,呼啸 着向他疾驰而来”。小说的结尾,期待着即将与情人逃往塞浦路斯的巴士马科夫身陷妻 子与情人同时来到面前的尴尬境地,情急之中跳进邻家的阳台,不料却从11层楼上跌落 ,挂在了放在阳台上的木头箱子上,定格在了上够不着天,下够不着地的“过程状态” 。无望的逃离后的“漂流”成了他一生命运的绝妙注解。“艾斯凯帕尔”巴士马科夫是 继19世纪奥涅金、毕巧林、奥勃罗莫夫之后,在20世纪末出现的又一个新型的俄罗斯多 余人。
无独有偶,小说中的哲学教师尤里·阿 《俄罗斯知识分子心态裂变的云图——评长篇小说《无望的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