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史论文 >> 正文

走向学术语境——祖国大陆台湾文学研究二十年


分支学科的独特  的研究空间。
  从政治本位走向学术本位,是研究的开阔,也是研究的深化。检视后10年的研究,在  这一转变背景下有两个研究观念的提出,我以为应当特别加以重视,这就是整合性的研  究和开放性的视野。
  先谈整合研究。这是相对于80年代开始的研究初期,因缺乏资料从而缺乏对整体发展  背景的了解所产生的那种“瞎子摸象”式的研究而言的。整合研究无疑是对早期零星研  究的一种发展。它既是对台湾文学有了整体把握之后的一种研究,也是对在中国历史大  背景下中国文学分流的客观事实,有了整合认识之后的一种研究。特别是后者所提出的  以分流与整合的观念,来解析台湾文学的存在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一个在中国  近代以来迫于殖民入侵而使社会产生局部碎裂状况下发生的历史命题,与被分切的社会  在现实发展中出现独特文学现象的文化命题二者相遇合的复杂过程。因此它所带来的台  湾文学/文学与母体文化/文学复杂的分合关系,不仅对于台湾文学的定位与走向,可作  为一种分析的理论依据;而且对于解释处于同样状态的香港文学和澳门文学,也有启示  意义(注:可参阅《台湾文学史》下卷(1993年海峡文艺出版社第1版)的“结束语”和笔  者的另外两篇论文《当代中国文学的分流与整合》(见《文学薪火的传承与变异》)与《  分流与整合: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观》(见中国人民大学世界华人文化研究所1998年  研讨会的论文汇编)。)。
  事实上近10年来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成果,无论是带有宏观意义的综合研究,还是被  视为微观的个案研究,都是在整合视野下的研究。八九十年代之交推出的多种文学史和  文体史,是对于台湾文学和文体发展的一种整体性的描述研究,但同时也潜隐着在中国  文学发展大框架中一种整合的分析和描述背景。其中较为同仁所肯定的由笔者及庄明萱  、黄重添、林承璜共同主编的海峡版《台湾文学史》(1991、1993分上下卷由海峡文艺  出版社出版),最早明确提出“分流”与“整合”的理论观念,用以分析和处理台湾文  学发展描述中的一系列问题。另一较为引人注意的文体史是中南财经大学古远清教授的  《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它作为作者文学理论批评史的“三部曲”之一(另两部  为《大陆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和《香港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也隐含着这样一种  从分流到整合的叙述策略。尽管目前直接对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文学在内的20世纪中  国文学的整合研究还不多,但对区域性的文学分流现象进行整合视野下的研究,必将为  未来中国文学的整合研究提供准备和基础。目前仅见的成果只有由陈辽、曹惠民主编的  《百年中华文学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是在分区研究基础进  行整合研究的一个最初的尝试。该书在引论《逼近世纪末的学术思考》之后,分别从纵  的历史轨迹、横的文学话题和综合性的理论积淀三方面分列成编,来寻求对于整合两岸  、兼容雅俗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建构,从而显示出研究者宽广的学术视野和宏大的  史家气魄。与整合研究密切相关的另一论题是海峡两岸文学的比较研究。这实际上也是  整合研究的另一侧面。这一论题的早期是在一些论文中所强调的台湾文学与母体中国文  学的渊源与承继关系。但很快就从“同一性”的论证中进入了对“特殊性”的分析,并  强调在“同”的基础上对“异”的辩析,是对“同”的进一步肯认和深入,有着更深刻  的意义。比较研究便在这一基础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最早在这一领域做出贡献的是中  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淑秧于199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海峡两岸小说论评》和唐  山教育学院教授赵朕同年在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台

湾与大陆小说比较论》。他们不  约而同地选择了小说这一文体,以中国现当代作家和作品进行比照。进一步深入这一领  域研究的是由杨匡汉领衔、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批学者为主,吸收国内其他  学者参加,于1995年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扬子江和阿里山的对话——海峡两岸文  学比较》,和已经完成正待出版的《唐山流寓话巢痕——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两书  。前者是对两岸文学发展及其表现形态的整体观照,广涉文学渊缘、运动轨迹及20世纪  中国文学发展的诸多话题如文学母题、乡土情怀、现代主义、女性世界以及文体风貌等  等;后者更侧重于从文化的层面对上述话题作更深入一步的探讨。两部著作,无疑地体  现了当前大陆台湾文学研究者所关注的领域及所达到的深度。
  与文学史写作相联系的是对断代文学现象的研究。台湾文学发展特征鲜明的阶段性,  如日据时期文学、50-6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70年代的乡土文学等,曾经是许多论文  作者最常选择的话题。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朱双一于1999年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近二十年台湾文学流脉——“战后新世代”文学论》,则以一个新的“世代”的文学  观念,对80年代以后的文学现象进行“断代”剖析和概括。新的切入角度和理论视角,  “书写当代”的现实追踪,以及丰富翔实、自成一统的描述体系,使这一部书成为对近  期台湾文学“行状”的一个极富现实感和说服力的概括,体现出大陆学人认真执著的研  究精神。
  最能表现大陆学人研究个性的是一批由学者个人完成的对台湾作家和作品的个案研究  。这一看似对个别文学现象的微观研究,都是在一个整体性的宏观文学背景下的透视。  在这些数量众多的著作中,我以为特别应当提出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黎湘萍博士的陈映  真创作研究《台湾的忧郁》(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10月初版)、南京大学刘俊博士的白先  生勇创作研究《悲悯情怀》(台湾尔雅出版社1995年11月初版)和暨南大学费勇博士的洛  夫诗歌创作研究《洛夫与中国现代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6月初版)。前两部都  是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后一部则是作者就读博士学位之前的研究成果。这三部专著,  共同地表现了他们既继承了前一个世代学者较多关注历史和审美评价的研究倾向,又超  越他们,借鉴了西方的现代文论,从精神现象学、语言学、阐释学,到他们后来一些论  文中表现出来的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的论述,将二者互相交融,体  现出这一代学人鲜明的人文关怀与科学理性。同时也不完全相同于更年轻一辈学者不自  觉地常常陷入形形色色的西方文论的迷惑之中。他们与前面提及的朱双一一起,成为分  布在北京(北部)、南京(中部)和闽粤(南部)四地年轻一代学人的代表。
  台湾的近代文学(台湾称为传统文学)一直是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对于台湾  近年从大量田野调查入手,发掘整理并且成为许多硕、博士研究生选题的传统文学研究  ,大陆显然要落后许多。但在这一冷门领域异军突起

《走向学术语境——祖国大陆台湾文学研究二十年(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6994.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