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史论文 >> 正文

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社会史研究中抽象出本土的社会史 理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的做到与国际接轨。与会代表普遍意识到,西方的 社会史理论和范式具有借鉴的价值,但“中国特性”的理论必须在本土的实证研究中才 能得到。照搬西方人的概念来解释中国人的问题,就会造成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唐力行 在开幕词中指出,社会史的当务之急是扎扎实实地进行本土社会历史研究,要潜下心来 从社会史的基础资料工作做起,从田野工作做起。这些工作是艰苦的,又是必要的,是 社会史发展的基础所在。为此,总结、交流田野调查的体验和认识成为大会一个主题。
  王家范(华东师范大学)以江南研究的经历,强调了田野考察与口述史对社会史的重大 意义,认为明清江南社会经济的研究将重回到微观研究的路子上,指出研究社会变迁要 把明清与近现代史的时段打通。森正夫(日本爱知县立大学)的《田野调查与历史研究— —以中国史研究为中心》认为,中国人从研究本国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史,与外国人研究 中国史的出发点自然不同。对日本的中国史研究者来说,进一步加强中国学者的联系, 注重田野调查,并由此提高研究水平,是提高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水平所必不可少的前 提。梁洪生介绍了参加华南调查的体会,认为这种方法对研究生训练十分有利,也对研 究者具体的历史观改造很有帮助。赵世瑜也讲到华南学者的研究方法在中国社会史的整 体研究的地位,认为中国区域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做通史,因此田野调查更是一种方 法,并提出个案研究的价值问题。胡维平则呼吁要积极抢救现存的历史资料。朱小田( 苏州科技学院)在《社群心态的解读——围绕1933年的浙江乡村调查而展开》一文中, 解读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关系和社群心态,说明学者的经验性探索成果在某些方面与田 野工作方法不谋而合,但严格学理意义上的田野工作,要求研究者长期沉浸于某一社群 生活,摆脱先入为主的主观文化偏见,以当地人的眼光看待事物,实现文化解读从“本 位观”向“主位观”的视角转移。参加本次会议的来自中国以及日本、新加坡、美国的 许多学者,都在自觉使用田野调查的方法,以期得到较为客观的结论。学者们认识到, 只有充分利用文献和田野调查,才能对“历史”有新的领悟,并进而对文本历史、历史 教科书作整体反思和质疑,从而构建起本土的社会史理论。
  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冯尔康代表学会总结了目前中国社会史研究有以下特点:重视跨 学科研究;愈来愈多地成为一种思维范式;整体史研究的概念。但他提醒说,社会史研 究者阵营不断扩大,既显示中国社会史研究日益兴旺,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但是,如 果刻意要使社会史研究成为“显学”,就会出现各种偏向,因此应该将实证研究与理论 研究结合起来,以保证社会史研究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第5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705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