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 6、2生物的进化
种子化石 遗物化石
北京洞人用过的石器 遗迹化石
北京猿人用火形成的灰烬层
3. 参考答案
(1)D (2)B (3)答:因为生物进化理论推翻了生物是由神创造和生物的种是不会改变的等错误观念,进一步证实了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正确性。 (4)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5)(略)
教案实例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了解化石的作用,明确生物进化的观点。
2. 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运用,了解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
方法,了解归纳法。
(二)技能目标
1. 通过对化石及化石挂图的观察、比较、分析和自然
选择学说的运用,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系统比较法进行比较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生物进化的阐述,对学生进行无神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结合我国出土的化石的事例及其研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化石作用。
2.教学难点:化石所证明的四个结论。
三、教学准备
1.始祖鸟化石、始祖马、原始马、现代野马、若干恐龙化石挂图,禄丰龙的复原挂图。
2.录制恐龙的自我介绍磁带,制作投影片一张(内容详见教学过程(fanwen.oyaya.net)) 。
四、教学过程(fanwen.oyaya.net)
提问:达尔文萌发“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思想受什么启发?学生能答出是化石。设问:化石有什么用?出示始祖马挂图、原始马挂图、现代野马挂图(中国的野马也可提一下),在老师的提示下比较、分析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提问从这些相似点和不同点,你能推断现代马和始祖马的血缘关系?这说明什么问题?得出化石的第一个作用。教师讲解马变化原因(贯穿生物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即适者生存的观点)。
出示以下内容的投影片。
科学家对不同年代地层中的化石进行分析比较发现:
⑴最古老的地层是没有化石;
⑵从大约35亿年前的地层中开始发现生物化石;
⑶越古代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质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第二册 6、2生物的进化(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