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概念之演变及其地缘内涵
今河南登封)。商灭夏后,“汤都西毫”,洛阳为都邑。
“偏心圆”模式。秦崛起于西北,统一关东六国后,无法保持这种地理均势,于是乎修筑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形成一个扇形交通网,以保持咸阳的国家中心地位。“偏心圆”模式是“同心圆”模式的变型。
“哑铃”模式。西周兴于渭水之北,定都镐京(长安附近)后,为了控制东方发达地区,将象征王权的“九鼎”迁至洛阳,以洛邑为东都。中国历史上,国家中心呈现“哑铃”之势的,往往是崛起于西北、东北之地的统治集团,他们为了控制较为发达的东部、中原地区而采取这种战略举措。“哑铃”模式是“同心圆”模式的复制。
“枢纽”模式。北宋时,国家的中心东移,于是择“四达之会”开封为国都。开封当时是漕运四河(即汴河、黄河、惠民河、广济河)的交汇点。元、清两朝崛起于长城以北,入主中原后,都选择了既不远离发祥地,又能通达中原的燕京为首都。因为对北方的民族来说,北京是最重要的交通要道,其外有四条交通要道的四大关口(即居庸关、松亭关、山海关、古北口),其内有通往中原的战略要道,尤其是控制南方乃至当时整个中国最重要的交通抠纽。
“外御”型模式。关中八百里秦川,是周朝和秦朝的政治中心,有山川险隘作自然屏障,《史记》称为“四塞之国”。西汉时,匈奴南距长安只有700里,轻骑一昼夜便可兵临城下。当时汉高祖仍建都长安,主要考虑到防御匈奴是国家政务的重心,只有稳坐长安才能控制全国。唐都长安时,李世民也是力排众议,反对东移迁都的消极逃跑政策,主张以长安为军事重心,进行积极反攻,以保持国家政权的稳定。
“复合”型模式。13世纪70年代初,忽必烈以北京为大都。从此,北京取代了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的地位,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元朝以北京为大都,实以北京的战略“枢纽”作用,为入主中原的大计;明朝由金陵迁都北京,实以北京三面邻虏的“外御”作用,为国家命运所系,并以大运河与经济繁荣的苏杭形成“哑铃”之势。清朝定都北京,与元朝的战略意图相似。近代,沙俄和日本从东北、蒙古地区,西方列强从东南沿海地区,对中国构成了“钳形”夹击之势,清政府更以北京“北枕居庸,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左环沧海”的战略地位,为尤关国运的“同心圆”中心。20世纪初期,北京成为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和重要阵地。1919年在北京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在解放战争向全国进军的凯歌声中,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迁至北京。1949年9月下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并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于北京”。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北京,这座闻名世界的古都获得新生,成为伟大祖国的心脏,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三)中国之边疆
中国历代明君贤臣,都充分认识到边疆的重要性。唐朝翰林学士陆贽的一段奏章就是对这种认知的最明了的表达:“边陲之戍,用保封疆;禁卫之师,以备巡警。二者或阙,则生戒心。国之大防,莫重于此。”中国古代国防力量配置的重心在京畿,并适时加强边疆的军事实力,从而基本上形成了一种“中心——外围”结构。古人把这种京畿与边疆军事力量适当配置和交相运用的“中心——外围”机制,看作是安邦定国的至关重要的安全体系。
从中国边疆的地理特点来看,其地缘战略的功能和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一是中国边疆绝大多数处于高寒雪地,沙漠草原,崇山密林,为国防要冲。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条件下,由于山川阻隔,交通不便,通信不畅,边疆往往可能面临各种危机。因此,凡是强大的中央政权,必然要加强边疆的军事防守,以防御外敌入侵和国家领土被蚕食、被肢解。二是边疆幅员辽阔,山川壮丽,资源丰富。国家的繁荣兴旺,与边疆的开发、发展密切相联。中国古代,中央政权往往通过实行屯田和移民边疆的政策,促进边疆经济的发展。三是边疆地区人口密度低,少数民族聚居,各民族杂居。因此,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与合作,是反对民族分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战略举措。四是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或地区接壤,既是直接向世界展示国家的主权威严和国防实力的“前沿阵地”,又是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窗口”和“通道”,边疆在国家对外关系方面举足轻重。
中国在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极为纷繁复杂的区域和疆界问题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央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区域问题,属于“内界”,不具有现代国家边疆的地缘特征;另一类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疆界问题,属于“外边疆”,具有类似现代国家边疆的地缘特征。依此而论,中国古代的区域和疆界问题,多数属于内界,但在西域则多属于外边疆。因为历史上的中国西域,曾与现代的中亚、西亚、南亚诸国及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存在疆界问题。所以,中国西域更具有现代国家边疆的基本特征。
我们可以对边疆的地缘特征得出如下认识:第一,边疆是国家统治区域和主权范围的重要标志,具有绝对的排它性。虽然在不同的朝代,边疆的范围和界限有所区别,但国家之间不存在交叉重叠的地理区域。第二,边疆与国家领土之间具有完整的同一性。无论是封建中央王朝国家,还是现代主权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其疆域是固定不变的。边界疆域的变化,意味着国家领土的更改。第三,边疆是国家地缘结构的外壳或外缘。国家之间的疆域以历史形成的人文地理划界为基础,它是一种“法律性”的“硬边界”。在现代国际社会,国家通过法律工具和手段,即使用军队、警察、海关等强力工具,来维持这种“硬边界”。因此,正确处理和发挥边疆的对外屏障作用和对外开放作用,对于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四、中国与世界之地缘关系
从人类活动的空间领域来看,中国与世界之地缘关系,呈现为以黄河中下游为文明中心,分层次向四周辐射的“同心圆”结构,“同心圆分层结构”观念,早在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就建立起来了。夏禹平天下,定九州。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是夏的统治疆域。当时,夏是以都城为中心,以地幅为半径,分层“五服”设防的行政与军事区划。夏人依据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由近及远,由亲及疏,分层统治,抵御外族,保卫国家。这个“同心圆分层结构”的思维方式,对后人看待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学者约翰·K·费尔巴克,也企图用“同心圆分层结构”来歪曲中国处理外部关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他在《中国人的世界秩序:中国传统外部关系》一书说:“中国对外关系,选择同心分层方式。第一层关系,叫做‘中国化圈’,包括朝鲜、越南,暂或日本在内;第二层关系,叫做‘亚洲内圈,由中国附近的非中国民族或部族构成,包括满洲里人、蒙古人、维吾尔人、土耳其人、西藏人;第三层关系,叫做‘外圈’,通常由远居海外的野蛮人构成,包括欧洲人、印度人、阿拉伯人和东南亚人。中国人要求其势力所及范围的全部民族和国家,为中国进贡,并承认中国的优越地位。”此种论调如不是出于对中国历史的无知, 《试析中国概念之演变及其地缘内涵(第5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7452.html
“偏心圆”模式。秦崛起于西北,统一关东六国后,无法保持这种地理均势,于是乎修筑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形成一个扇形交通网,以保持咸阳的国家中心地位。“偏心圆”模式是“同心圆”模式的变型。
“哑铃”模式。西周兴于渭水之北,定都镐京(长安附近)后,为了控制东方发达地区,将象征王权的“九鼎”迁至洛阳,以洛邑为东都。中国历史上,国家中心呈现“哑铃”之势的,往往是崛起于西北、东北之地的统治集团,他们为了控制较为发达的东部、中原地区而采取这种战略举措。“哑铃”模式是“同心圆”模式的复制。
“枢纽”模式。北宋时,国家的中心东移,于是择“四达之会”开封为国都。开封当时是漕运四河(即汴河、黄河、惠民河、广济河)的交汇点。元、清两朝崛起于长城以北,入主中原后,都选择了既不远离发祥地,又能通达中原的燕京为首都。因为对北方的民族来说,北京是最重要的交通要道,其外有四条交通要道的四大关口(即居庸关、松亭关、山海关、古北口),其内有通往中原的战略要道,尤其是控制南方乃至当时整个中国最重要的交通抠纽。
“外御”型模式。关中八百里秦川,是周朝和秦朝的政治中心,有山川险隘作自然屏障,《史记》称为“四塞之国”。西汉时,匈奴南距长安只有700里,轻骑一昼夜便可兵临城下。当时汉高祖仍建都长安,主要考虑到防御匈奴是国家政务的重心,只有稳坐长安才能控制全国。唐都长安时,李世民也是力排众议,反对东移迁都的消极逃跑政策,主张以长安为军事重心,进行积极反攻,以保持国家政权的稳定。
“复合”型模式。13世纪70年代初,忽必烈以北京为大都。从此,北京取代了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的地位,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元朝以北京为大都,实以北京的战略“枢纽”作用,为入主中原的大计;明朝由金陵迁都北京,实以北京三面邻虏的“外御”作用,为国家命运所系,并以大运河与经济繁荣的苏杭形成“哑铃”之势。清朝定都北京,与元朝的战略意图相似。近代,沙俄和日本从东北、蒙古地区,西方列强从东南沿海地区,对中国构成了“钳形”夹击之势,清政府更以北京“北枕居庸,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左环沧海”的战略地位,为尤关国运的“同心圆”中心。20世纪初期,北京成为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和重要阵地。1919年在北京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在解放战争向全国进军的凯歌声中,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迁至北京。1949年9月下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并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于北京”。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北京,这座闻名世界的古都获得新生,成为伟大祖国的心脏,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三)中国之边疆
中国历代明君贤臣,都充分认识到边疆的重要性。唐朝翰林学士陆贽的一段奏章就是对这种认知的最明了的表达:“边陲之戍,用保封疆;禁卫之师,以备巡警。二者或阙,则生戒心。国之大防,莫重于此。”中国古代国防力量配置的重心在京畿,并适时加强边疆的军事实力,从而基本上形成了一种“中心——外围”结构。古人把这种京畿与边疆军事力量适当配置和交相运用的“中心——外围”机制,看作是安邦定国的至关重要的安全体系。
从中国边疆的地理特点来看,其地缘战略的功能和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一是中国边疆绝大多数处于高寒雪地,沙漠草原,崇山密林,为国防要冲。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条件下,由于山川阻隔,交通不便,通信不畅,边疆往往可能面临各种危机。因此,凡是强大的中央政权,必然要加强边疆的军事防守,以防御外敌入侵和国家领土被蚕食、被肢解。二是边疆幅员辽阔,山川壮丽,资源丰富。国家的繁荣兴旺,与边疆的开发、发展密切相联。中国古代,中央政权往往通过实行屯田和移民边疆的政策,促进边疆经济的发展。三是边疆地区人口密度低,少数民族聚居,各民族杂居。因此,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与合作,是反对民族分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战略举措。四是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或地区接壤,既是直接向世界展示国家的主权威严和国防实力的“前沿阵地”,又是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窗口”和“通道”,边疆在国家对外关系方面举足轻重。
中国在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极为纷繁复杂的区域和疆界问题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央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区域问题,属于“内界”,不具有现代国家边疆的地缘特征;另一类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疆界问题,属于“外边疆”,具有类似现代国家边疆的地缘特征。依此而论,中国古代的区域和疆界问题,多数属于内界,但在西域则多属于外边疆。因为历史上的中国西域,曾与现代的中亚、西亚、南亚诸国及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存在疆界问题。所以,中国西域更具有现代国家边疆的基本特征。
我们可以对边疆的地缘特征得出如下认识:第一,边疆是国家统治区域和主权范围的重要标志,具有绝对的排它性。虽然在不同的朝代,边疆的范围和界限有所区别,但国家之间不存在交叉重叠的地理区域。第二,边疆与国家领土之间具有完整的同一性。无论是封建中央王朝国家,还是现代主权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其疆域是固定不变的。边界疆域的变化,意味着国家领土的更改。第三,边疆是国家地缘结构的外壳或外缘。国家之间的疆域以历史形成的人文地理划界为基础,它是一种“法律性”的“硬边界”。在现代国际社会,国家通过法律工具和手段,即使用军队、警察、海关等强力工具,来维持这种“硬边界”。因此,正确处理和发挥边疆的对外屏障作用和对外开放作用,对于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四、中国与世界之地缘关系
从人类活动的空间领域来看,中国与世界之地缘关系,呈现为以黄河中下游为文明中心,分层次向四周辐射的“同心圆”结构,“同心圆分层结构”观念,早在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就建立起来了。夏禹平天下,定九州。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是夏的统治疆域。当时,夏是以都城为中心,以地幅为半径,分层“五服”设防的行政与军事区划。夏人依据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由近及远,由亲及疏,分层统治,抵御外族,保卫国家。这个“同心圆分层结构”的思维方式,对后人看待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学者约翰·K·费尔巴克,也企图用“同心圆分层结构”来歪曲中国处理外部关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他在《中国人的世界秩序:中国传统外部关系》一书说:“中国对外关系,选择同心分层方式。第一层关系,叫做‘中国化圈’,包括朝鲜、越南,暂或日本在内;第二层关系,叫做‘亚洲内圈,由中国附近的非中国民族或部族构成,包括满洲里人、蒙古人、维吾尔人、土耳其人、西藏人;第三层关系,叫做‘外圈’,通常由远居海外的野蛮人构成,包括欧洲人、印度人、阿拉伯人和东南亚人。中国人要求其势力所及范围的全部民族和国家,为中国进贡,并承认中国的优越地位。”此种论调如不是出于对中国历史的无知, 《试析中国概念之演变及其地缘内涵(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