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概念之演变及其地缘内涵
便是包藏着为分裂中国和“中国威慑论”制造理论根据的险恶祸心。因为,在西方一些政客和御用文人中,制造分裂中国论者,总是利用所谓“亚洲内圈”的说法,把内蒙古、新疆、西藏、台湾等地排斥出中国版图之外;而制造“中国威慑论”者,又总是利用所谓“中国化圈”的说法,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对此荒谬的地缘政治观,我们必须加以甄别和批驳。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任何一个国家与外部世界之地缘关系都是历史地形成的,只有把握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总的趋势,才能正确地解释一个国家的历史结构。在本世纪20年代,梁启超曾发表过一篇宏论《中国史叙沦》,他是用“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的历史发展“三段论”,来解释中国各民族的关系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兹摘录如下:
“第一上世史。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是为中国之中国,即中国民族自发达自争竟自团结之时代也。“第二中世史。自秦一统后至清代乾隆之末年是为亚洲之中国,即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繁颐竞争最烈之时代也。
“第三近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于今日,是为世界之中国,即中国民族合同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梁启超的历史分期“三段论”,对我们认识中国历史演变的规律及其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依本人对中国之“整体”的理解,将此“三段论”分期稍作解释和修正,更能说明中国之历史演变的规律性和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地缘关系。
“中国之中国”,经夏、商、周三代,华夏核心文化形成与发展;经春秋战国的历史磨合,秦一统天下,形成中华一体化的基本格局;又经汉帝国约400年的历史融铸,才完成了中国之“整体”的最后定型。当然,中国之“整体”的发展与巩固,在“亚洲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的历史阶段也有着丰富的内容。至于西汉时,张骞通西域后,中国与罗马帝国梢枝末节的经济、文化交流,乃是通过亚洲的大夏、安息等国间接进行的,即便是与后者的关系也是十分有限的,因而称不上“世界之中国”的开端,只可说是“亚洲之中国”的重要先导。
“亚洲之中国”,从隋唐始计至宋元明清,约1300年。当时,处于中国“整体”边缘的中南半岛列国、朝鲜等,有的有时名义上藩属于中国朝廷,但实质上终究是独立的国家。中国与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存在着广泛的交流。在这个时期,起源于亚洲的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它教派先后传入中国。印度的佛教,西汉时期传入中国,隋唐进入鼎盛时期;中东伊斯兰教,唐朝传入中国,元明清时期完成中国化过程;叙利亚化的基督教称景教,唐初传入中国。中华民族文化受到了印度文化和中东文化的挑战和影响。中国在同亚洲其它古典文明以及重要国家的广泛接触与交流中,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中国之“整体”,进而确立和巩固了中国在亚洲中的文明古国地位。中国对周边国家及其亚洲的影响,主要从西部和东部两人区域的大规模的对外交往中显示出来。西部地区,主要是指西域地区,位处东亚、南亚、西亚三个最古老文明发达区域的交接地带,中国西部并不因为人口稀少而在中国文化史上无足轻重。恰恰相反,在隋唐元三代,中国西部对于亚洲的中东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这三人古老文明的汇聚交融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东部沿海地区的作用在元代突出起来,到明代达到顶峰。郑和七下西洋,经历东南亚、南亚、中东30余国,最远涉及红海口和非洲东岸,实际上是为了联系和促进中外关系,扩大中国在亚洲的影响。
“世界之中国”,历经一个半世纪之多。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海盗式掠夺和拓殖活动,早在明代的16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但只是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洞开,沿海与长江各埠,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据点;黑龙江、内外蒙古、新疆、西藏、云南、两广等陆地边境地区,或者大片领土被鲸吞,或者面临被分割肢解。中华民族濒临“灭种亡国”的边缘,蒙受巨大屈辱的命运,使中国人民更增强了中国生存“整体”的意识,各族人民反帝爱国斗争风起云涌,构成了“世界之中国”的独特画面。特别是在各族人民的先进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感召下,坚强地团结起来,把自己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驱逐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获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新中国成立后,又面临着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和文化围剿,但中国人民不怕鬼,不信邪,不吞苦果,不做附庸,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同广大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改善和发展与第二世界的关系,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而赢得了应有的国际地位,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人民以坚强的意志和力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们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主题,国际局势总体趋于缓和,世界格局趋向多极化的形势下,中国人民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面向新的世纪。 《试析中国概念之演变及其地缘内涵(第6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7452.html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任何一个国家与外部世界之地缘关系都是历史地形成的,只有把握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总的趋势,才能正确地解释一个国家的历史结构。在本世纪20年代,梁启超曾发表过一篇宏论《中国史叙沦》,他是用“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的历史发展“三段论”,来解释中国各民族的关系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兹摘录如下:
“第一上世史。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是为中国之中国,即中国民族自发达自争竟自团结之时代也。“第二中世史。自秦一统后至清代乾隆之末年是为亚洲之中国,即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繁颐竞争最烈之时代也。
“第三近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于今日,是为世界之中国,即中国民族合同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梁启超的历史分期“三段论”,对我们认识中国历史演变的规律及其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依本人对中国之“整体”的理解,将此“三段论”分期稍作解释和修正,更能说明中国之历史演变的规律性和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地缘关系。
“中国之中国”,经夏、商、周三代,华夏核心文化形成与发展;经春秋战国的历史磨合,秦一统天下,形成中华一体化的基本格局;又经汉帝国约400年的历史融铸,才完成了中国之“整体”的最后定型。当然,中国之“整体”的发展与巩固,在“亚洲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的历史阶段也有着丰富的内容。至于西汉时,张骞通西域后,中国与罗马帝国梢枝末节的经济、文化交流,乃是通过亚洲的大夏、安息等国间接进行的,即便是与后者的关系也是十分有限的,因而称不上“世界之中国”的开端,只可说是“亚洲之中国”的重要先导。
“亚洲之中国”,从隋唐始计至宋元明清,约1300年。当时,处于中国“整体”边缘的中南半岛列国、朝鲜等,有的有时名义上藩属于中国朝廷,但实质上终究是独立的国家。中国与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存在着广泛的交流。在这个时期,起源于亚洲的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它教派先后传入中国。印度的佛教,西汉时期传入中国,隋唐进入鼎盛时期;中东伊斯兰教,唐朝传入中国,元明清时期完成中国化过程;叙利亚化的基督教称景教,唐初传入中国。中华民族文化受到了印度文化和中东文化的挑战和影响。中国在同亚洲其它古典文明以及重要国家的广泛接触与交流中,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中国之“整体”,进而确立和巩固了中国在亚洲中的文明古国地位。中国对周边国家及其亚洲的影响,主要从西部和东部两人区域的大规模的对外交往中显示出来。西部地区,主要是指西域地区,位处东亚、南亚、西亚三个最古老文明发达区域的交接地带,中国西部并不因为人口稀少而在中国文化史上无足轻重。恰恰相反,在隋唐元三代,中国西部对于亚洲的中东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这三人古老文明的汇聚交融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东部沿海地区的作用在元代突出起来,到明代达到顶峰。郑和七下西洋,经历东南亚、南亚、中东30余国,最远涉及红海口和非洲东岸,实际上是为了联系和促进中外关系,扩大中国在亚洲的影响。
“世界之中国”,历经一个半世纪之多。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海盗式掠夺和拓殖活动,早在明代的16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但只是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洞开,沿海与长江各埠,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据点;黑龙江、内外蒙古、新疆、西藏、云南、两广等陆地边境地区,或者大片领土被鲸吞,或者面临被分割肢解。中华民族濒临“灭种亡国”的边缘,蒙受巨大屈辱的命运,使中国人民更增强了中国生存“整体”的意识,各族人民反帝爱国斗争风起云涌,构成了“世界之中国”的独特画面。特别是在各族人民的先进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感召下,坚强地团结起来,把自己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驱逐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获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新中国成立后,又面临着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和文化围剿,但中国人民不怕鬼,不信邪,不吞苦果,不做附庸,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同广大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改善和发展与第二世界的关系,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而赢得了应有的国际地位,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人民以坚强的意志和力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们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主题,国际局势总体趋于缓和,世界格局趋向多极化的形势下,中国人民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面向新的世纪。 《试析中国概念之演变及其地缘内涵(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