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 3、7鸟类(2课时)
第三章 动物世界
第七节 鸟类
教材分析
鸟类是体表被覆羽毛,恒温,卵生和会飞翔的高等脊椎动物。鸟类种类繁多,是脊椎动物中的第二大类群,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就其结构而言,有着一系列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本节紧紧围绕着这一主题,从鸟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等方面展开分析。从而真正理解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采用观察、分析、归纳法。教师在实验室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如实物、标本、挂图。指导学生观察、分析。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出鸟类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征,包括形态、结构、生理、生殖和发育等。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理解鸟类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等特点。
2.理解鸟类的双重呼吸。
(二)技能目标
1.学会由局部到整体观察生物的方法。
2.通过对家鸽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分析事物的习惯。
2.进行生物体的结构与生理、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辩证观点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家鸽适于飞翔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
2.本课时的教学难点:双重呼吸。
三、教学准备
活家鸽四只、家鸽骨胳标本四盒、一些鸡的腿骨、家鸽解剖结构浸制标本四盒、鸟的双重呼吸的图解、家鸽脑挂图。
四、教学过程(fanwen.oyaya.net)
复习:请分析爬行类是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
告诉学生今天学习的鸟类不仅适于陆地生活,而且适于飞翔生活。全世界共有9000种,我国有近1200种。下面重点探讨鸟类究竟有哪些特征与飞翔生活相适应。
新课:
1.观察记录:教师课前把准备好的观察材料分放在四张实验桌上。全班分四大组,每组发一张记录表格,要求仔细观察,同学之间进行讨论,记录观察结果(观察过程中同时阅读教材有关内容)。
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提示:
(1)鸟的体形是否适于减小飞翔时的阻力?
(2)前肢成翼有何作用?
(3)头骨、腿骨、背部脊椎骨各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4)强大的胸肌与飞翔有何关系?
(5)吸气和呼气时气体的通路是怎样的?气体交换在哪儿进行?气囊有何作用?什么叫双重呼吸?
(6)嗉囊贮存食物与飞翔有关吗?鸟类为何有随时排便的习惯?它与消化、排泄系统的哪个器官有关?
(7)心脏有几腔?与爬行类、两栖类一样吗?
(8)雌鸟哪侧的卵巢和输卵管退化?对于飞翔生活有何意义?
(9)鸟的确大、中、小脑发达吗?各有什么作用?
(10)与两栖类比较,说说鸟类在进化上的特点。
记 录 表 格
观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