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史论文 >> 正文

论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分布及其历史军事地理(上)


岖难行,迄今犹未有较为易行的大道。当时舍定阳之外,殆别无他途。其后秦魏两国战于雕阴17。雕阴在今陕西省富县北,位于定阳之西。魏国出兵之途当仍取道于定阳。雕阴隔在定阳之西,属秦属赵不可具知,显然不是属于魏国,雕阴之战魏国是进攻者。至少雕阴之南已是秦国的疆土。秦国的上郡塞就筑在上郡之南。雕阴之战时,魏国的霸权已告衰落。魏惠王当不复作由此进攻咸阳的设想。然而仍攻秦国于雕阴,可能是借此以减弱秦国对于其西长城的压力。就是这样的行动也足以证明雕阴之南已为秦国的疆土。因此可以肯定说,当魏惠王筑西长城时,魏国早已不“与戎界边”了。
  魏国在河西的疆土既已如此,则其上郡就不能超越此地,而设置于其北各处。始说魏国上郡所在的为张守节的《史记正义》。
  《史记》卷五《秦本纪》:“惠文君十年,魏纳上郡十五县”。《正义》:“今鄜、绥州也”。唐鄜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富县,绥州治所在今陕西省绥德县。上面所说的雕阴就在唐鄜州北。如上所说,雕阴之战时,其地已非魏国疆土。自和魏国的上郡无关,张守节在这里举出绥州,当因《括地志》之说而致误。因为《史记》卷四四《魏世家》的《正义》就说过:“<括地志>云:‘上郡故城在绥州上郡上县东南五十里,秦魏之上郡地也’”。这是以唐上郡为秦魏上郡,秦上郡治所在肤施,见于《水经·河水注》,魏王泰不应以唐上郡为秦上郡,更不应以秦上郡为魏上郡。张守节于此还加了按语:“丹、鄜、延、绥等州,北至固阳,并上郡地”。唐丹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宜川县,延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延安市。如上所说,战国时赵国疆土已达到定阳。定阳就在唐丹州境内,何能以赵国的疆土作为魏国上郡的辖地。唐延州于战国时尚未见诸文献记载,张守节以之为魏国上郡地,可能是出自杜撰。张守节以魏上郡北至固阳。这是以汉稒阳县说战国时的地理。汉稒阳县于战国时为赵国的疆土,乃赵武灵王战胜林胡、楼烦所得的新地,魏惠王无由攘夺赵地,据为已有。张守节于此还接着说:“魏筑长城界秦,自华州郑县已北,滨洛至庆州洛源县白於山。即东北至胜州固阳县,东至西河上郡之地,尽入于秦”。唐庆州治所在今甘肃省庆阳县,其洛源县在今陕西省吴旗县西北。胜州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东北。由唐洛源县至胜州确实有一条长城,乃是秦昭襄王所筑的长城。与魏西长城并无任何联系。张守节在此不仅张冠李戴,而且画蛇添足,于胜州之下添了一个固阳县。洛源县白於山确是洛河发源地。魏西长城也确是滨洛建筑的。滨洛并不是一定要筑到洛河的源头。当时固然是不可能,就以常理来说,也无这样的道理。这就未免是胶柱鼓瑟了。近日杨宽先生撰《战国史》,于其《战国郡表》,谓魏上郡辖境相当于今陕西省洛河以东,黄梁河以北,东北到子长、延安一带”。未说明其史料的出处,可能就是据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而又更为具体。其实都应该是羌无故实的说法。
  清末杨守敬绘制《战国疆域图》,于魏西长城的起迄,犹笃信张守节之说,其北直至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固阳县。杨宽先生《战国史》篇首所附的《战国前期中原地区形势图》亦绘有魏西长城,其北端所至大约是在雕阴之北。其他各家所绘制的有关于图中也各有其标志,不尽相同。而其与史实不合,竟相仿佛。
  其实这条魏西长城的遗迹还有不少段落存于地面,只要到当地考察一下,是很容易看到的。它南起今秦岭北麓的华阴县,北行至于渭河之滨,再转入洛河下游,溯洛河而上,经今大荔、澄城、合阳诸县境,进入今韩城县境,而止于芝川镇的东西两原上,芝川镇之北就是魏国的少梁。芝川镇的东西两原到现在都还称为少梁原。在西少梁原上,魏西长城有内外两条。就是在西少梁原之西。魏西长城还向北有所伸延,逸出今韩城县境外。这应是使长城能够更多地发挥出防御的作用。后来明长城也有类似的设施,并不是魏西长城特有的现象18。(附图一魏国西长城图)


  三 秦国的上郡塞及其斜亘于陇西、北地、上郡三郡之北的长城

  在魏国建筑它的西长城之后,秦国还不断建筑新的长城。当然这不是接着“堑洛”的长城来建筑的。其中较早的一条建筑于秦惠文王后元年(公元前324年)。当时称为上郡塞,秦国上郡的治所,如前所说,是在今榆林县南。其实今榆林县南的上郡治所是后来秦昭襄王三年(公元前304年)才迁徙的19。那里本来是赵 国的土地20。在这时以前,秦国的上郡还不能达到那里。当时秦国上郡治所在什么地方,直到现在还不清楚。西汉时,上郡的南界一直到今陕西省富县、洛川以南,当是沿袭秦时的旧规。东晋十六国时期,符坚的前秦曾经设置过长城郡和长城县,郡和县都设在长城原上21。”长城原今为晋浩原,在今富县和洛川两县间的洛河西侧、今富县和洛川两县间的洛河西侧。原以长城为名,当是原上本来建筑过长城。现在原上虽已无长城遗迹,但在长城原北,今富县城南监军台村就发现了长城的遗迹。长城原上有关长城的记载,监军台村长城的遗迹,都应该是秦时的上郡塞。如果要推究当时秦国上郡的治所。就当求之于上郡塞之南。这里位于今黄龙山和子午岭之间,是历来南北大道必须经过的地方,在这里建筑长城就能控制住这条道路22。有人说,这里的长城乃是魏西长城的一段。这里距魏国的西河已远,魏国西长城如可能够伸延到秦国的疆域?
  战国时期,秦国最后建筑的一条长城,是在秦昭襄王时(公元前306年至前251年)。这条长城建筑在陇西、北地、上郡三郡的北边23。陇西郡在今甘肃省中部,北地郡在今甘肃省东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东南部,上郡则在今陕西省的北部,其东北还稍稍伸入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东南部。和上面所说的几条长城相比较,秦昭襄王时建筑的长城应该说是最长了。有关这条长城经行的文献记载是相当多的,现在有些地方还以长城来命名,长城岭、长城梁之类的名称都能显示出当地曾经建筑过长城。不仅如此,有些段落遗迹仍然巍然伫立在原野和山间,甘肃省的临洮和渭源等县,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准格尔旗的遗迹就是最确实的证据。这条长城由今甘肃省岷县(当时称为临洮)。经今甘肃省临洮、渭源等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县,再经甘肃省镇原、环县,陕西省吴旗、志丹、安塞、绥德等县,而止于上郡治所肤施县附近今无定河的西侧。另有一支,由今安塞县北的横山山脉上分出,经今靖边、横山、榆林、神木等县,而止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的黄河岸边24。(附图二秦昭襄王时长城图)

  四 “由代并阴山下至于高阙”的赵国北长城

  战国时期,称雄的诸侯都在建筑长城,这是前面已经提到过的。秦国于各国中位于西北,也就是现在的西北地区,这是不必说的。前面说到魏国的西长城。魏国的疆土主要在中原,其西疆稍稍渡过黄河,它就在河西建筑它的西长城。和魏国相仿的是赵国。赵国的疆土分布于太行山东西。后来武灵王掠取胡人的土地,西北至于阴山之下,因而就筑起由代并阴山下,至于高阙的长城25”。高阙在阴山的近西端处,郦道元在所撰的《水经·河水注》中曾盛加称道,说是“山下有长城,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两岸双阙,善能云举,望若阙焉,即状表目,故有高阙之名”。其具体所在,或谓是石兰计山口26,或谓是两狼山口27,不佞昔年在陕坝(今杭锦后旗)时,远望其北方偏西处的阴山上双阙高起,宛如郦道元之所称道,惜当时未能一亲履其地,作详细的考察。阴山以南,由乌拉山向东也有一条长城,断

《论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分布及其历史军事地理(上)(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7884.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