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史论文 >> 正文

论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分布及其历史军事地理(上)


,在汉初也依然发挥其固有的作用。秦末乱离。匈奴乘间“悉收复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那、肤施”37。所谓故河南塞,就是秦昭襄王时所筑的长城。如果当时没有这条旧长城,匈奴对于长安的威胁就会更为严重,所以当时对于这条长城也是尽力维护。对于旧长城尚且如此,继续建筑的新长城也应在秦始皇时的长城已有的基础上向前伸延。
  现在令居以东的长城已经被发现。它是由今庄浪河入黄河处的河口东北的黄河北岸起,由庄浪河东明长城之东向西北伸延,斜贯于今永登县境。遗迹的一些段落显露地面,可以复案38。今永登县北为天祝藏族自治县和古浪县,同样有遗迹可寻39。这段遗迹初发现时,被当作汉长城的遗迹。令居以西的长城是汉武帝时始修建的。汉武帝以前未闻在此修长城事。其实在匈奴昆邪正降汉前,这里尚是匈奴休屠王地,汉人何能在此修筑长城?这段长城为秦始皇时所修筑,应了无疑义。
  令居既在今乌鞘岭下,距离黄河已经相当远了。则所谓“城上为塞”,就不能以之作黄河岸旁来解释。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之西,及其南端的黄河之北为腾格里沙漠。沙漠之中是难于有若何较大规模的建筑的。可是在现在的腾格里沙漠中却发现了东汉时的石刻文字。石刻内容是记述南匈奴配合汉军,攻打北匈奴的历史事件。字体为隶书,当不是出于南匈奴之手。发现石刻文字的所在为通音湖乌拉,位于腾格里额里斯东北,而腾格里额里斯则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的西北。中卫县西且有东汉时的墓葬。这些地方现在都已被沙漠所覆盖。东汉时能有石刻文字和墓葬,足征当时这里还没有流沙。流沙移徙并因之扩大其范围,自非暂短的时间内所能完全实现。通音湖乌拉以南的沙漠,其覆盖期当在东汉以后。通音湖乌拉石刻文字的具体年代虽未能考知。其时上距秦始皇建筑长城之时,至少也应在两百年以上。则秦始皇时的沙漠,就更在通音湖乌拉以北。通音棚乌拉乃在今乌鞘岭的东北。秦始皇时建筑在这里的长城,由汉时的令居县东北行,经过通音湖乌拉以北,应该说不是不可能的40。
  今腾格里沙漠的东北,还有一片相当广大的沙漠,称为乌兰布和沙漠,由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北端石咀山市蔓延至于今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北。更北达到杭锦后旗乌加河的西侧。这里的沙漠是由西向东蔓延的。西汉时在今磴口县及其西北曾经设置过临戎、三封、窳浑三个县。临戎县设在今磴口县的北面,三封县设在今磴口县西的麻弥图庙土城,窳浑县设在今磴口县西北保尔浩特土城。窳浑县西北还有一座鸡鹿塞,为阴山山脉西端可以南北通行的山口,其遗址就是今哈隆格乃山谷南口的石城。鸡鹿塞在高阙之西,相距并非很远,现在还残留有若干烽火台41。秦汉时期,这里不仅有烽火台,还是有长城的42。
  和鸡鹿塞相仿佛的,还有一个眩雷塞43,眩雷塞在三封、窳浑诸县之南,也是在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咀山市之西。西汉未曾在这里设置过县邑,却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屯田所在44。眩雷塞既以塞为名,应该也和鸡鹿塞一样,乃是当时长城经过的地方。三封、窳浑诸县和眩雷塞的设置,都可说明乌兰布和沙漠尚未蔓延到当地。由乌兰布和沙漠在这里扩展的速度和腾格里沙漠在通音湖乌拉以南扩展的速度来推论,当时贺兰山西麓和腾格里沙漠的距离应该较现在为更远。当时这里的腾格里沙漠很远在今阿拉善左旗治所的更西面。有这样多的尚非沙漠的地区,是可以建筑长城的。秦汉时期为了防边,反而把这些可以从事农耕的地区诿弃于敌对的方面,是不可以想象的。根据这样的论据,秦始皇时在这里建筑的长城,应是由今乌鞘岭下,也即是汉时的令居县东北行,由贺兰山西再向北行去,经过汉时的眩雷塞,又经过汉时三封、窳浑两县之西,达到汉时的鸡鹿塞,和阴山之上的长城接连在一起45。(附图四秦始皇时长城图)

  六 西汉对于秦始皇长城的修整及其始筑令居以西的长城

  秦亡汉兴,王朝有所更替,长城却仍然有其作用。西汉时对于秦始皇时的长城,还是尽量加以维护和修整。秦始皇时的长城由临洮一直伸延到辽东。其东半部分变动的地方可能不是很少的,西半部分,也就是这里所说的西北地区,较大的变动却并不很多。
  如果说有所变动,那只是两处。秦始皇时的长城,西端起自临洮,因为那时的疆域,最西只到陇西郡。汉时,这里的边界向西推展到湟水流域,临洮和陇西郡的治所狄道县就都成了内地,而且和匈奴隔绝很远,当然用不着再加意维护原来的长城。这是变动的一处。
  另外一处的变动是在河西。就是前面所说的汉武帝时的始筑令居以西。这是由令居更向西北,一直筑到敦煌。敦煌郡西北就是当时的西域。敦煌郡治所的西北和西南分别有两个关隘,为通往西域的要道,在其西北的为玉门关,在其西南的为阳关。应该说,阳关就是长城的尽头。汉时在玉门、阳关以西还有一些有关的设置和建筑,诚如《汉书·西域传》所说的:“自贰师将军伐大宛之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汉使西域益得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这样的设置,不能说就没有防卫的作用,其所起的作用应该说是有限的。当时在那里还设置了许多烽火台以及堡垒,和亭完全一样,不过和长城还是有所不同的。
  秦始皇时所建筑的长城,延袤万余里,见于《史记·蒙恬传》的记载。汉时的长城向西伸延到敦煌,当较秦时更为长远。由敦煌至辽东的长城,据当时人说,共有万一千五百余里46。这一万一千五百余里连在一起,并非断续成为许多不同的段落。长城建筑是因当时疆界的所在和当地的地形而建筑的,不免有所曲折。汉时河西四郡南有祁连山,北有合黎山。南北相向,形成一个狭长的地区。长城建筑在合黎山南。合黎山不如祁连山的绵延悠长,实际上只是雄峙于今甘肃省张掖、临泽、高台诸县的北部,合黎山之东还有一座焉支山47,在今甘肃省山丹、永昌诸县的北部,合黎山西,弱水(今黑河)北流,储为居延泽(今嘎顺诺尔和苏古诺尔)。焉支山之东,谷水(今石羊河)亦北流,储为休屠泽(今已干涸)48。这两条河水的下游和这两个泽薮都远在河西之北,当时为了巩固边圉,所建筑的长城就不能不延伸到这两条河流各自的两侧。也就是说,由敦煌筑来的长城,顺弱水西侧面下,直抵居延泽畔,再溯弱水东侧南行,至于合黎山下。在过了焉支山后,再顺谷水西侧而下,直抵休屠泽泽畔,又溯谷水东侧南行,到达武威郡治所姑臧县的东北。居延泽和休屠泽都是广大的湖泊,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这样的曲折转向都是随着当地的地理形势而显现的变化,并非人为作用。现在这段长城的遗迹,有些段落都还存在。汉承秦制,所修筑的长城并非都由地面垒高,有的则是掘成长堑。今永登县境的长城遗迹,就是掘成长堑的。令居以西的长城,由今永登县北至于今金塔县和酒泉市、也都是就地掘成堑壕。酒泉市西,才在地面筑城49。(附图五,汉武帝时令居以西长城图)

  七 秦汉两代长城所经过的阴山和高阙

  前面论述秦始皇的长城时,曾征引过《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说的:“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
  《秦始皇本纪》在这下面还说:“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50。这简短的文句中却有几点须待斟酌的问题。其一,这里说到阴山,又提及阳山,阴山和阳山各在何处?
  是两座山还是一座山?其二,前面说赵武

《论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分布及其历史军事地理(上)(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7884.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