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青铜业的原料流通与迁都问题
长江流域上游即中国的西南地区,地质构造复杂,蕴藏丰富的铜矿资源,也有丰富的锡矿资源。四川三星堆青铜器全部含有高放射成因铅;汉代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的摇钱树,经过分析,发现也属于这种高放射成因铅。结合前述地质资料,商代长时期、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高放射成因铅金属原料,应该属于西南地区的物产。该地青铜原料资源从长江上游地区,经中游的湖南、湖北和江西,再到黄河流域的商王都所在地,流通道路长达数千公里,影响所及的地区遍及长江和黄河两大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图5)。另一条通路,从成都平原越秦岭而至关中,是秦汉时开通的重要信道,但更加艰险。所以,商代运输西南地区的青铜原料资源,走沿长江而下的路线可能性更大。
高放射成因铅为何在殷墟第三期以后不再普遍出现于青铜生产中,原因有待探讨。或有可能是随着商王朝国力衰弱,此原料供给线得不到保障;或有可能是原矿山高品质矿石蕴藏量有限,经过从商初到殷墟中期长期开采利用,必然有渐趋竭尽的一天。但后代仍可见断续的开采活动,除了摇钱树的例子外,汉唐时期流通分布于西南以外各地的玻璃制品,其中也有含这种高放射成因铅的。
四 商代青铜文明的地域范围与迁都问题
自然科学与考古学的联姻,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商代青铜器中普遍存在高放射成因铅的发现,揭示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广袤地域范围青铜文明物质遗存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商代青铜业原料和制品的生产和流通关系,同时也为进一步探讨两大流域之间青铜文明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由于商代早期中期直到殷墟中期开采利用的主要青铜原料产地已经远在长江流域,所以,商代不惜巨大政治和经济成本频繁迁徙王都是为了追逐黄河流域矿产地的假说,是不能成立的。三代为甚么频繁迁都,涉及中国上古史国家和文明的起源和成立,有待继续探索。
进一步的问题,商代长期开采利用的这一具有高放射成因铅同位素组成特征的青铜金属矿产地区,具体究竟在西南甚么地方?这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学术课题。新的发现和新的解答,紧随其后出现又一个历史之谜,这正是探索远古常有的引人入胜之处。
《商代青铜业的原料流通与迁都问题(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