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
教学设想
学习本文,要求学生注意体会电影剧本与戏剧的不同之处,了解电影剧本的基本特点。注意激发学生的爱心,引导学生了解穷山僻壤的孩子读书的艰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上课之前,组织学生观看影片《一个都不能少》
二、导入新课,要求学生简明扼要地复述故事梗概
导人新课要简洁。故事梗概简述如下:
在穷山僻壤的山乡,水泉小学惟一的教师高老师,告假照顾病危的母亲。一群不同年级的小学生顿时失去了上课的机会,于是乡长便临时请了13岁、只有小学水平的魏敏芝来做代课老师。高老师临走时叮嘱魏敏芝要好好留住学生们:一个也不能少。可是高老师走后不久,魏敏芝便遇到两宗令她头痛的问题——明新红同学由于天生练就一双“飞毛腿”,被挑选到县里去,而顽皮小子张慧科又因家里欠债需到城里打工还债。魏敏芝眼见快守不住诺言,焦急万分,想尽办法到城里寻找张慧科。人到了城里,却跟张慧科联络不上,彷徨无助的魏老师想方设法联络张慧科,结果惊动了电视台台长,上演了一幕感人的“寻人”特别节目,在城里激起了一阵回响。最后,魏敏芝和乡长满载城里人捐助的各种学习用品,回到了水泉乡。
三、学生默读课文
1.默读后比较:课文中的内容与电影中的内容有什么异同?
明确:故事情节基本相同,但人物姓名有所不同。那位代课教师在课文中叫张春花,在电影中叫魏敏芝;那位学生在课文中叫李望水,在电影中叫张慧科。
2.摘抄优美词语解决疑难字词读音,疏通阅读障碍。
准备就绪 招揽 木然 自强不息 迷糊 满满当当
3.思考:文章描写了哪些场景?请选择其中二-个场景的内容复述出来。
学生复述后,教师简要概括课文内容的写作思路。
四、品读人物形象
1.提问:在观看电影之后,你对张春花有多少了解?请谈谈你对她的印象。
2.播放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与课文有关的片段。
要求学生在观看时思考:你认为张春花的基本性格是什么?
3.观看后,要求学生用波浪线划注出课文有关描写张春花的重点段落或重点句子。
4.讨论交流:从课文中的描写来看,你认为张春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关于张春花的描写,主要体现在两个地方,一处是在演播室,主持人向张春花提出很多问题,而张春花仅仅说了一句话。一处是在归家的途中,记者提问,张春花仅仅回答了一句:“城里人真好。”从这两处不难看出,张春花是一个非常朴素而又不善言谈的人。
5.思考:在演播室里,张春花说的仅有的一句话是:“李望水,你跑到哪里去了?我都找了你三天了,你能听见我的话不?你赶紧回来,我都急死了……”请你试着将这句话换成其他意思的话语,并比较这样变换是否妥当,效果有什么不同?
明确:不管怎样变换,都是不行的。这句话虽然朴素普通,但紧紧扣住人物的心理。从影片开头就可以知道,村长要求张春花在代课期间,做到“学生一个也不能少”。这个念头一直根植在张春花的内心深处,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改变,因此,即使在演播室里,张春花想的自然也只有这个内容。如果换成其他的内容,则与人物内心不符,大大损害了人物形象的基本意义。
6.思考:请你设想一下,如果张春花面对主持人的提问侃侃而谈,流畅地回答出所有的问题,这样是否妥当呢?
明确:不妥当。这样就破坏了人物形象的基本特点。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多谈自己的看法,不强求答案一致。
五、学习迁移
1.用投影仪打出“希望工程”的那个广告画。要求学生阅读下面这篇文章。
一百万双饥渴的目光(节选)
正赶上开学的第二天,小学校王尚松校长告诉我,全校129名学生,来报名的只有80人,交了费的还不到一半。
我问:“一名学生每学期收费多少?”
王校长说:“一、二年级书本加学杂费是18元,三、四、五年级19元。不过,我们这里书本一般只买语文、算术、思想品德,像自然、地理、历史、音乐、美术都不买。不是不想买,是买不起。”
“那这些副课都不上了?”
“只能这样。”王校长叹了口气。一二十元,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不过是买一件玩具的钱;但在这里,对于多数家庭却是不轻的负担。特别是那些同时有两三个孩子上学的家庭,负担更像山一般沉重。
九分石头一分田,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全村369户人家,去年的人均收入还不到140元,人均粮食仅只140公斤。解放四十多年了,村里至今不通电。普查人口时曾做过统计,全村2018人,45岁以上的除了村长、会计等五个人稍识几个字外,其余的全部为文盲。
我提议到几位交不起学费的学生家看看。
农加学家原先住的是土改时分的地主的房子,去年八月塌了,父子俩(农加学父亲农上团因贫穷至今未娶,加学是他领养的)四处打“游击”,亲友们实在看不下去,刚刚帮他们盖了一间木房子。
这里的木房子分上下两层,下层或养猪或养牛,上层住人。空荡荡的屋里四面透风,找不到一件能值十元钱的稍像样点的家具。农上团不过45岁,却满脸黝黑的皱纹,佝偻着背。我问他去年的总收入,他掰着手指头算给我听:承包的两亩山地打了600斤玉米,卖了三只鸡得了19元钱。
“除了这些再没其他的?”农上团摇了摇头。
“六百斤玉米哪够吃一年?”
农上团说:“去年我们吃了三个月国家返销粮,修房子还借了400元贷款。”
一旁的王校长告诉我,这里的村民一年到头都喝玉米粥,一般是早晨起来熬一锅粥,全家人喝一天。说着,他走到锅台前,掀开锅盖,果然可见半锅结着嘎巴儿的玉米粥。我说:“老农,你才45岁,正是干活的时候,农闲时可以到外头找点活干嘛。”
农上团的头摇得像拨浪鼓,“山里人,做生意,不会,不会!再说,我走了,这个家怎么办?房子叫谁看?”
我们又来到梁盛炳的家。建在山脚下的两间木房子,有一面连山墙都没有,用几张破竹席围着。屋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贴着的一张毛泽东的画像和一张孩子得的奖状。梁盛炳全家五口人,去年只收了800斤玉米,加上乡里分给的500斤返销粮,这才刚刚开春,就已经快断粮了。三个儿子,老大念小学五年,老二念四年,老三九岁了,还失学在家。
这时,老三躲藏在他父亲的身后,用一双惊奇的目光悄悄望着我们。
我对梁盛炳说:“老三都九岁了,得想想办法让他去念书。”
“念书是要紧,吃饱肚子比念书更要紧。老大、老二的学费已经够我发愁了,老三,”梁盛炳低声说,“实在是顾不上了。”
回来的路上,我问王校长:“你这120个学生,估计最后要流失掉多少?”
“好好再做做工作,恐怕还得二三十名来不了,主要是女生。”
“为什么?”
“村民们重男轻女,觉得女孩子将来反正是人家的人,念不念差不多。一般女生念到四
年级、五年级就不让再念了(这里的小学是五年制)。”
我又问:“上学期四年级的女生,这学期几个没来?”
王校长说:“一共就七个女生,来报名的只有两个。”
“那五个就不来了?”
“每家我都去了,家里都说缺钱,负担不起。”
我忽然闪过了一个念头,见见这五名已经流失的女学生。
屯子不大,王校长不一会儿便让人把她们喊来了。
梁红亮、王笑荣、王雪莲、农英明、王美爱,五个女孩儿站在我面前,显得有些拘谨。她们当中最大的王美爱14岁,最小的王笑荣才11岁。早春二月,我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可她们没有一个穿毛衣或绒衣,都只穿着薄薄的单衣。
王校长在一旁插话:“刚才,听说北京来的记者要见见她们,她们都换上了最好的衣服,这是过年过节穿的,平时舍不得穿。”
我问她们到过县城没有,她们都摇头。
我问她们坐过汽车没有,她们也摇头。
我问她们平时在家都干什么,梁红亮回答放牛,王笑荣回答上山砍柴,王雪莲回答打猪菜,王英明回答砍柴,王美爱回答一边放牛一边砍柴。
我说:“叔叔给你们出一道题:你们现在最想的是什么?”
梁红亮、王笑荣、王雪莲、农英明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想读书!”
王美爱想了想,低声说:“我想读书,可是家里没钱,爸爸说:‘没有饭吃,怎么读书。’
要是读书不要钱就好了。”
我再也问不下去了。
走前,我还到王笑荣的家看了看,她的父亲王安壮对我说,他的四个孩子都该上学,加起来七八十元的学费实在负担不起,想来想去只好让笑荣停学。
要求学生读后进行交流:在这篇文章中,这位记者说:“我觉得我自己,还有我们,都欠了这些山里孩子一笔债,一笔永远无法偿还的债。”你读了这个节选部分的内容之后,有什么感想呢?请谈谈你的真实想法。
2.讨论交流:我们能够为“希望工程”做些什么?我们为“希望工程”做了些什么?
明确:通过讨论,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既感受自己学习生活的幸福,又激发学生支持“希望工程”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一个都不能少》》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8505.html
学习本文,要求学生注意体会电影剧本与戏剧的不同之处,了解电影剧本的基本特点。注意激发学生的爱心,引导学生了解穷山僻壤的孩子读书的艰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上课之前,组织学生观看影片《一个都不能少》
二、导入新课,要求学生简明扼要地复述故事梗概
导人新课要简洁。故事梗概简述如下:
在穷山僻壤的山乡,水泉小学惟一的教师高老师,告假照顾病危的母亲。一群不同年级的小学生顿时失去了上课的机会,于是乡长便临时请了13岁、只有小学水平的魏敏芝来做代课老师。高老师临走时叮嘱魏敏芝要好好留住学生们:一个也不能少。可是高老师走后不久,魏敏芝便遇到两宗令她头痛的问题——明新红同学由于天生练就一双“飞毛腿”,被挑选到县里去,而顽皮小子张慧科又因家里欠债需到城里打工还债。魏敏芝眼见快守不住诺言,焦急万分,想尽办法到城里寻找张慧科。人到了城里,却跟张慧科联络不上,彷徨无助的魏老师想方设法联络张慧科,结果惊动了电视台台长,上演了一幕感人的“寻人”特别节目,在城里激起了一阵回响。最后,魏敏芝和乡长满载城里人捐助的各种学习用品,回到了水泉乡。
三、学生默读课文
1.默读后比较:课文中的内容与电影中的内容有什么异同?
明确:故事情节基本相同,但人物姓名有所不同。那位代课教师在课文中叫张春花,在电影中叫魏敏芝;那位学生在课文中叫李望水,在电影中叫张慧科。
2.摘抄优美词语解决疑难字词读音,疏通阅读障碍。
准备就绪 招揽 木然 自强不息 迷糊 满满当当
3.思考:文章描写了哪些场景?请选择其中二-个场景的内容复述出来。
学生复述后,教师简要概括课文内容的写作思路。
四、品读人物形象
1.提问:在观看电影之后,你对张春花有多少了解?请谈谈你对她的印象。
2.播放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与课文有关的片段。
要求学生在观看时思考:你认为张春花的基本性格是什么?
3.观看后,要求学生用波浪线划注出课文有关描写张春花的重点段落或重点句子。
4.讨论交流:从课文中的描写来看,你认为张春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关于张春花的描写,主要体现在两个地方,一处是在演播室,主持人向张春花提出很多问题,而张春花仅仅说了一句话。一处是在归家的途中,记者提问,张春花仅仅回答了一句:“城里人真好。”从这两处不难看出,张春花是一个非常朴素而又不善言谈的人。
5.思考:在演播室里,张春花说的仅有的一句话是:“李望水,你跑到哪里去了?我都找了你三天了,你能听见我的话不?你赶紧回来,我都急死了……”请你试着将这句话换成其他意思的话语,并比较这样变换是否妥当,效果有什么不同?
明确:不管怎样变换,都是不行的。这句话虽然朴素普通,但紧紧扣住人物的心理。从影片开头就可以知道,村长要求张春花在代课期间,做到“学生一个也不能少”。这个念头一直根植在张春花的内心深处,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改变,因此,即使在演播室里,张春花想的自然也只有这个内容。如果换成其他的内容,则与人物内心不符,大大损害了人物形象的基本意义。
6.思考:请你设想一下,如果张春花面对主持人的提问侃侃而谈,流畅地回答出所有的问题,这样是否妥当呢?
明确:不妥当。这样就破坏了人物形象的基本特点。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多谈自己的看法,不强求答案一致。
五、学习迁移
1.用投影仪打出“希望工程”的那个广告画。要求学生阅读下面这篇文章。
一百万双饥渴的目光(节选)
正赶上开学的第二天,小学校王尚松校长告诉我,全校129名学生,来报名的只有80人,交了费的还不到一半。
我问:“一名学生每学期收费多少?”
王校长说:“一、二年级书本加学杂费是18元,三、四、五年级19元。不过,我们这里书本一般只买语文、算术、思想品德,像自然、地理、历史、音乐、美术都不买。不是不想买,是买不起。”
“那这些副课都不上了?”
“只能这样。”王校长叹了口气。一二十元,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不过是买一件玩具的钱;但在这里,对于多数家庭却是不轻的负担。特别是那些同时有两三个孩子上学的家庭,负担更像山一般沉重。
九分石头一分田,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全村369户人家,去年的人均收入还不到140元,人均粮食仅只140公斤。解放四十多年了,村里至今不通电。普查人口时曾做过统计,全村2018人,45岁以上的除了村长、会计等五个人稍识几个字外,其余的全部为文盲。
我提议到几位交不起学费的学生家看看。
农加学家原先住的是土改时分的地主的房子,去年八月塌了,父子俩(农加学父亲农上团因贫穷至今未娶,加学是他领养的)四处打“游击”,亲友们实在看不下去,刚刚帮他们盖了一间木房子。
这里的木房子分上下两层,下层或养猪或养牛,上层住人。空荡荡的屋里四面透风,找不到一件能值十元钱的稍像样点的家具。农上团不过45岁,却满脸黝黑的皱纹,佝偻着背。我问他去年的总收入,他掰着手指头算给我听:承包的两亩山地打了600斤玉米,卖了三只鸡得了19元钱。
“除了这些再没其他的?”农上团摇了摇头。
“六百斤玉米哪够吃一年?”
农上团说:“去年我们吃了三个月国家返销粮,修房子还借了400元贷款。”
一旁的王校长告诉我,这里的村民一年到头都喝玉米粥,一般是早晨起来熬一锅粥,全家人喝一天。说着,他走到锅台前,掀开锅盖,果然可见半锅结着嘎巴儿的玉米粥。我说:“老农,你才45岁,正是干活的时候,农闲时可以到外头找点活干嘛。”
农上团的头摇得像拨浪鼓,“山里人,做生意,不会,不会!再说,我走了,这个家怎么办?房子叫谁看?”
我们又来到梁盛炳的家。建在山脚下的两间木房子,有一面连山墙都没有,用几张破竹席围着。屋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贴着的一张毛泽东的画像和一张孩子得的奖状。梁盛炳全家五口人,去年只收了800斤玉米,加上乡里分给的500斤返销粮,这才刚刚开春,就已经快断粮了。三个儿子,老大念小学五年,老二念四年,老三九岁了,还失学在家。
这时,老三躲藏在他父亲的身后,用一双惊奇的目光悄悄望着我们。
我对梁盛炳说:“老三都九岁了,得想想办法让他去念书。”
“念书是要紧,吃饱肚子比念书更要紧。老大、老二的学费已经够我发愁了,老三,”梁盛炳低声说,“实在是顾不上了。”
回来的路上,我问王校长:“你这120个学生,估计最后要流失掉多少?”
“好好再做做工作,恐怕还得二三十名来不了,主要是女生。”
“为什么?”
“村民们重男轻女,觉得女孩子将来反正是人家的人,念不念差不多。一般女生念到四
年级、五年级就不让再念了(这里的小学是五年制)。”
我又问:“上学期四年级的女生,这学期几个没来?”
王校长说:“一共就七个女生,来报名的只有两个。”
“那五个就不来了?”
“每家我都去了,家里都说缺钱,负担不起。”
我忽然闪过了一个念头,见见这五名已经流失的女学生。
屯子不大,王校长不一会儿便让人把她们喊来了。
梁红亮、王笑荣、王雪莲、农英明、王美爱,五个女孩儿站在我面前,显得有些拘谨。她们当中最大的王美爱14岁,最小的王笑荣才11岁。早春二月,我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可她们没有一个穿毛衣或绒衣,都只穿着薄薄的单衣。
王校长在一旁插话:“刚才,听说北京来的记者要见见她们,她们都换上了最好的衣服,这是过年过节穿的,平时舍不得穿。”
我问她们到过县城没有,她们都摇头。
我问她们坐过汽车没有,她们也摇头。
我问她们平时在家都干什么,梁红亮回答放牛,王笑荣回答上山砍柴,王雪莲回答打猪菜,王英明回答砍柴,王美爱回答一边放牛一边砍柴。
我说:“叔叔给你们出一道题:你们现在最想的是什么?”
梁红亮、王笑荣、王雪莲、农英明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想读书!”
王美爱想了想,低声说:“我想读书,可是家里没钱,爸爸说:‘没有饭吃,怎么读书。’
要是读书不要钱就好了。”
我再也问不下去了。
走前,我还到王笑荣的家看了看,她的父亲王安壮对我说,他的四个孩子都该上学,加起来七八十元的学费实在负担不起,想来想去只好让笑荣停学。
要求学生读后进行交流:在这篇文章中,这位记者说:“我觉得我自己,还有我们,都欠了这些山里孩子一笔债,一笔永远无法偿还的债。”你读了这个节选部分的内容之后,有什么感想呢?请谈谈你的真实想法。
2.讨论交流:我们能够为“希望工程”做些什么?我们为“希望工程”做了些什么?
明确:通过讨论,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既感受自己学习生活的幸福,又激发学生支持“希望工程”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