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 3、1运动系统
(5)人的长高主要是由骨端的软骨层内细胞不断分裂、生长而完成的,成年后软骨层已经骨化,所以人不能再长高。
(6)因为足弓能增加人身体的稳定性,减轻对脑的震荡,减少对足底神经血管的压迫。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骨的成分及其物理特性。
2.了解骨连结的三种形式。
3.理解关节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二)技能目标
1. 通过关节结构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通过验证骨中成分的实验,提高学生分析实验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骨成分和关节结构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教育、尊老爱老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关节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教学难点:理解关节的牢固性和灵活性之间矛盾统一关系。
三、教学准备
酒精灯、三脚架、试管、小烧杯、火柴、盐酸(质量分数10%)、猪的新鲜膝关节、大鱼肋骨或蛙的腿骨、鸡或鸭的羽毛。
四、教学过程(fanwen.oyaya.net)
(一)复习引入
1.人体的长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在多数人看来骨之所以对人体有支持作用是因为骨非常硬,事实真的如此吗?教师拿出一根大鱼的肋骨,用手指轻轻地将它弯曲,激发学生的好奇性,从而渴望对骨成分的研究学习。
(二)新课讲授
1.验证骨的成分:有机物的性质学生不很了解,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用镊子夹一根鸡或鸭的羽毛,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羽毛是否能燃烧?燃烧时发生什么样的气味?同时告诉学生鸡或鸭的羽毛中含有有机物。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鱼的肋骨放在三脚架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灼烧,将现象与羽毛燃烧作比较,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 骨中含有有机物。再让学生观察留在铁丝网上的物质颜色?冷却后,用手指轻轻弯曲,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告诉学生燃烧后余下的是无机物。最后得出结论:(1)无机物的特征是脆硬(2)有机物的特征是柔韧。为证实结论(2),教师可告诉学生骨中无机物主要是磷酸钙和碳酸钙等钙盐,可与稀盐酸反应。然后做实验:把大鱼肋骨放到10%的盐酸中,同时让同学们猜想一会儿将会出现的现象(因实验需要较长时间,可先讲解下面知识)。
2.骨连结:请同学们设想如果人体的下肢仅有一块骨的话,将会出现怎样的后果?从而理解骨连结的重要性。对于骨连结形式,学生了解的大多是活动连结—— 关节,对于不动连结与微动连结,教师可结合课本P40图3-5讲解,同时必须讲明各自的作用,让学生体会人体结构的精妙之处。
3.关节结构的观察:实验时先除去关节外的其他组织,余下关节囊,用剪刀(或解剖刀)除去前面半个关节囊,露出关节腔,然后观察各部分结构,并思考以下问题:
(1)两块相邻的骨是否直接接触?
(2)两个相对的骨端形状有什么特点?
(3)手摸关节面,有什么感觉?上面覆盖什么物质,有什么作用?
(4)用镊子拉关节囊和关节韧带有什么感觉?它们有什么作用?
至于滑液的存在及其作用可由教师作讲解。最后请同学们总结得出关节结构中有哪些能增强其牢固性,哪些能提高其灵活性?是如何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