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史论文 >> 正文

近现代文学话语转型与日本白桦派的关系


  对于人道主义、人与人类关系的界说,例如“彼此都是人类,却又各是人类的一个。所  以须营一种利己而又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生活”,其基本含义来自上述白桦派观点。  沿着这一思想逻辑,接下来他对人道主义作了如此定义:“我所说的人道主义,并非世  间所谓‘悲天悯人’或‘博施济众’的慈善主义,乃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  ”这是一种白桦派式的人道主义,即如中村新太郎所指出的,白桦派人道主义“坚定地  相信充分发展个性就可以对人类作出贡献”,相信“个人代表着人类的意志。”(注:[  日]中村新太郎:《日本近代文学史话》,卞立强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  63页。)周作人在文中还直言了他的“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这一人道主义定义的  两条理由:“第一,人在人类中,正如森林中的一株树木。森林盛了,各树也都茂盛。  但要森林盛,却仍非靠各树各自茂盛不可。第二,个人爱人类,就只为人类中有了我,  与我相关的缘故。”由此可知,他的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石主要是白桦派的个人与人类关  系的理论,由于这种理论的出发点与归宿是个人,所以周作人进而称自己的人道主义,  “是从个人做起。要讲人道,爱人类,便须先使自己有人的资格,占得人的位置。”(  注:周作人:《人的文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9-10页。)
  人类虽是一个比国家更为广大的集合性概念,但白桦派想象、倡导的个人与人类的新  关系,无疑是对近代人与国家关系的一种反动,有助于拆除近代抑制“个人”话语的“  国家”话语壁垒。“个人”话语的自觉与独立性,显然是对“国家”中心话语的颠覆,  人不再仅是某种抽象概念的附庸,它获得了自主性,人不是单向地决定于“人类”,完  全受“人类”支配、左右,而是在独立前提下,同样决定了“人类”的发展。由于以个  人与人类这一新的关系取代了近代个人依附于国家的关系,这样,人自然地从“国家”  话语束缚中解放出来了。在此基础上,周作人认为以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为本,对  于人生,尤其是对于这种具有“个我”特性的“人”的记录研究的文学,便是“人的文  学”。这种文学不仅要求以文学为人生取代近代以降的文学为政治的倾向,而且应以个  人与人类的新关系置换近代文学中“国家”话语决定“个人”话语的陈旧模式,从而与  近代以“国家”话语为中心的文学完全区别开来,在理论上宣告了近现代文学话语转型  的开始。
  五四时期,周作人反复言说、倡导文学上这种个人与人类的新关系,例如“个人既然  是人类的一分子,个人的生活即是人生的河流的一滴,个人的感情当然没有与人类不共  同的地方。”(注:周作人:《自己的园地·文艺的统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第24页。)又如“我始终承认文学是个人的,但因‘他能叫出人人所要说而苦于说不  出的话’,所以我又说即是人类的。”(注:周作人:《自己的园地·诗的效用》。人  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通过他,白桦派的影响不断扩大,波及整个五四文  坛。
  1918年《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上刊出他的《读武者小路君所作一个青年的梦》,文  中写道:“在我们看来,在日本思想评论界里,人道主义的倾向在日益抬头。我认为这  是最值得庆贺的事。虽然现在是极少数,并且被那些多数的国家主义者所妨碍,尚处在  不得发展的状态,但是将来是大有希望的。”周作人从白桦派那里意识到了人道主义与  国家主义的矛盾。鲁迅看了该文后,“也搜求了一本将他看完,很受些感动”(注:鲁  迅:《<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新青年》第7卷第2号,1920年1月。),深感该剧本  “很可以医许中国旧思想上的痼疾,因此也很有翻成中文的意义。”(注:鲁迅:《<一  个青年的梦>译者序二》,《新青年》第7卷第2号,1920年1月。)这一认识,使他自191  9年8月2日开始翻译《一个青年的梦》。该剧将战争之根源归结为国家、国家主义——  “从国家主义生出战争,是必然的结果”;而与国家主义相对立的是“人类的意志”。  如何消灭战争?剧本认为“就是我们不用国家的立脚地看事物,却用人类的立脚地看事  物”,因为“从蔑视人类的意志的地方,起了战争的。”所以,应发挥人类的意志,而  不是国家意识或国家主义,“人类要将国家主义这一个大病,使个人知道。照这样下去  ,在人类是可怕的,在人类是可怕的事,不消说在个人自然也可怕。”(注:武者小路  实笃:《一个青年的梦》,鲁迅译,《新青年》第7卷第5号,1920年4月。)这表明,在  武者小路实笃那里,国家主义不仅与人类相对立,而且是个人的大敌,而“人类”与个  人则是统一的。鲁迅正是认同于此,才翻译《一个青年的梦》,他说“我对于‘人人都  是人类的相待,不是国家的相待,才得永久和平,但非从民众觉醒不可’这意思,极以  为然,而且也相信将来总要做到。”(注:鲁迅:《<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新青  年》第7卷第2号,1920年1月。)鲁迅从“人”的建设出发,由《一个青年的梦》,认识  到了国家、国家主义与“人类”的矛盾,与个性自由发展间的矛盾,也就是意识到了,  以白桦派倡言的个人与人类的新关系,取代中国近代的个人依附于国家的旧关系的可能  性与重要性。王富仁等曾指出鲁迅的《自题小像》、《斯巴达之魂》、《中国地质略论  》等体现出了一种国家主义思想(注:王富仁、查子安:《鲁迅与梁启超——立于两个  不同的历史层面和思想层面上》,收入龙泉明、张小东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历史比较分  析》,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59页。)。如果是这样,那么白桦派关于个人与人&nbs

《近现代文学话语转型与日本白桦派的关系(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884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