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史论文 >> 正文

内战和建设——抗战以前的国民党统治状况评述(下)


任教,6人有留洋经历。这些人尽管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他们对中国农村的实际了解太少,最起码对农村的感性知识不够。他们制定的政策,不仅与农运起家的中国共产党不可同日而语,就连阎锡山式的土生土长的地方长官也比不上。例如,阎锡山就凭一个很对老百姓口味的“公道”口号,可以发动起山西的大批农民,而南京政府高高在上的秀才,何曾提出过类似“公道”这样平易近人、浅显易懂、易于被农民接受的口号。因此,国民党农村政策的失败,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2.土地清查和整顿

土地的清查和整顿,是农村任何政策性调整的基础。农业社会的历代王朝,出于保证国家税收的需要,都十分重视土地和田赋的清查工作,历史上的“黄册”、“鱼鳞册”就是明证。南京政府也看到了这一点,把土地整理看作“国计民生的一个生死关键”,在20年代末展开了土地整理工作,要求各地“先行办理调查测量登记事宜”。从193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土地陈报。但是,实际效果同样不理想。浙江省从1928年起进行土地陈报,历时一年多,耗资300万,动员122800人,但统计结果并不准确,“杭、鄞及海宁三县,陈报亩数且多于实测总面积”。陈报不准,只得改为土地测量。结果直到战前,10年仅测量了全省土地的17%。江苏也因陈报不准,随后改为土地查报。在土地清查过程中,遇到了地主的软抗硬磨,不得已,当局只得采取强制措施,“各专员带同木壳枪队下乡催办”,“公安局派警催告”。这样做的结果,使地方的对抗情绪逾烈。最后,土地清查也不了了之。

3.减租

民国初期,南京政府决定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苏等省进行试点(仅从这些试点区域处于南京政府的中心区域来看,其减租愿望是真诚的),推行二五减租。1929年、1930年、1932年,南京政府分别颁发过减租的法律法令,但是,真正推行了减租政策的,仅有浙江一省。到30年代中期,减租政策最终失败。

由于南京政府没有得力的推行减租方案的基层机构,那些实际把持者基层政权的地主几乎一致反对和抵抗减租。他们以“业农”或“乡农民代表”的名义,联合上百人签名,不断向上“请愿”。如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浙江各县呈请取消施行二五减租以免纠纷》(1931年11月至1934年6月),就详细记载了这种请愿。他们的请愿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并不否定减租本身,而是借口“劣佃”破坏了减租。在这些地主看来,所谓的“劣佃恶农”趁减租之机,被“痞子”所操纵,或者更直接指摘被南京政府建立的村长、村委员会、农会和国民党部所操纵,往往要求超过25%的减租额,甚至干脆不交地租。为了推行减租而成立的佃业仲裁会,也被请愿书指摘为故意偏袒佃农的组织,甚至认为佃业仲裁会以暴力威胁地主,煽动佃农对抗交租。更进一步,地主还威胁道,二五减租政策必须对地主和佃农的关系恶化负责,地主将不会再像以往那样向政府照章纳税。有个别地方的地主,买通基层官员,运用政府力量反对减租。如天台县的地主就与区长、警察串通起来,“伪造省府训令,谓实行二五减租即以共党治罪,并派军警多名逮捕农民”。尽管地方上的国民党部和省政府一一驳回了这些请愿,但是,省县的税收压倒了一切,维持农村安定的需要压倒了一切,南京政府不可能为了农民而得罪地主,因此,对减租的抵制取得了成功,浙江的减租试点不了了之。

4.“复兴农村”的整体努力

国民党政府组织了“农村复兴委员会”,专门倡导“乡村建设运动”。从30年代中期起,国民党政府改变策略,在农村问题上不再以触动原有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力量为突破口,而改以技术措施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突破口。实际上,早在1929年的三全大会上,就已确定农民运动的内容为“扶植农村教育、农村组织、合作运动及灌输新生产方法”。到30年代中期,农村改革的重点就放在了发展生产力方面。在农村复兴委员会的指导下,国民党实际统治区开始组建农民银行、农民借贷社、信用合作社和农业仓库,以图解决农村资金问题,同时,大力开展兴修道路、垦荒造林等活动,试图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

但是,即使这种技术性努力,也未能收到多大效果。这种技术性努力实际有两大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组织上的协作,二是种子、化肥等新技术的采用。问题在于:中国的旧式农业已经发展到很高水平,新技术不一定就能提高生产力。就拿生产组织的协作来说,农民之间的自发性协作一直就有,一种是短期性的,在农忙季节,数个家庭(主要是亲戚邻里),在土地、劳力以及资金方面互通有无,统筹安排,协同劳动,事情一过,协作就告一段落。另一种是长期性的,主要是单家独户无力承担的水利、治安联防等事务,如土地所有者共同兴修水利,共同出资,按土地多少和受益情况分摊费用。这种协作卓有成效,而且权益关系基本都可以自行解决。由于有这种有效的协作,所以,政府出面的官方协作及官方组织大生产的任何努力,往往在效率和效果上都不如自发协作,当然会受到自发协作的天然抵制。再拿新技术的实效来说,中国农民追求的是“眼见为实”,新技术在没有普遍推广之前,农民一般是持怀疑态度的。而新技术的实质,在于其初期的边际效益。一旦普遍推广,边际效应下降,新技术也就不再“新”了。中国农民的小生产传统,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只能“随大流”,使新技术不但不能明显提高效益,而且还会造成投入产出比的不合算使农民感到上当受骗。因此,新技术的推广,也是倍加艰难的。

国民党政府农村政策的失败,使其没有能够得到来自农业的现代化支持,反而使广大农村和农民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包袱。特别是对国家政治带来了巨大影响。农民在国家政治中具有两重作用。由于农民的分散性、自私性等各种各样由于小生产造成的局限,使得农民在能够维持生存的情况下对政治存有天然的冷漠,但是,到农民不能维持生存时,为了生存下去的反抗却会严重影响政治统治。南京政权只注意了农民对政治冷漠的一面,而忽视了农民对政治具有摧毁力量的一面,最终放弃了它的农村改革努力,使农民失去了对南京的信任。但是,只要农民能够生存下去,一般是不会起来反抗的。而30年代中期全国性的灾荒,却把农民推向了不能生存的边缘。共产党在农民中一呼百应,以土地革命为契机,充分动员起了农民的摧毁性力量,终于给国民党带来了灭顶之灾。



(二)地方当局支持下的农村改革探索

1.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实验

晏阳初从在法国为参加一战的华工写信开始,认识到了“中国平民不是不可教,而是无教”,立下了献身于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的志愿。20年代初,他组织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20年代中期以后,晏阳初又把平民教育的视点由城市平民转移到了乡村农民身上,开始了他以平民教育推动乡村改革的实验。

20年代末,晏阳初以河北定县为点,以一种“宗教家的精神”,开展了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通过四大教育,力图解决百姓的愚、穷、弱、私四大病根,增进其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具体的教育内容分三步实施,一是通过识字教育启迪民智,二是通过公民教育培养民德,三是通过生计教育改善民生。教育的方式分为三种,一是开办平民学校的学校式,二是以平民学校毕业同学会为纽带,用举办读书会、农产展览会、各种比赛等方式向社会辅射的社会式,三是由

《内战和建设——抗战以前的国民党统治状况评述(下)(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8884.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