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的抗英政策及其思想
外关系史》(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第1卷,上海,1910年,第267一268页。
〔6〕J·E·宾汉:《英军在华作战记》(Narrative of the Expedition to China,from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War to Its Termination in 1842)第1卷,伦敦,1843年,第312页。差不多同样的记载,见于《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第9卷,广州,1840年)第422页。
〔7〕同上《中国丛报》第9卷,第326页。
〔8〕同上书,第325页。
〔9〕同上书,第532-533页。
〔10〕同注〔2〕。
〔11〕同样夸张而错误的对英国的看法,在他的上奏中常可看到。
〔12〕胡思庸:《论林则徐的思想》(《史学月刊》,1958年4月号)。
〔13〕梁廷枬:《夷氛闻记》第1卷,中华书局,1959年9月版。
〔14〕《会奏夷人趸船鸦片尽数呈缴折》(《林文忠公政书·使粤奏稿》第1卷)。
〔15〕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上卷。
〔16〕《英夷续来兵船情形片》(《林文忠公政书·两广奏稿》第3卷)。
〔17〕详见注〔4〕、〔13〕。
〔18〕同注〔4〕。
〔19〕《焚剿夷船擒获汉奸折》(《林文忠公政书·两广奏稿》第2卷)。
〔20〕《夷氛闻记》(见注〔13〕)第2卷中说:“小火船用铁钉钉附夷船之法,本出郑芝龙。”
〔21〕《附奏东西各洋越窜夷船严行惩办片》(《林文忠公政书·使粤奏稿》第8卷)。
〔22〕见注〔6〕《中国丛报》第8卷第442页。
〔23〕同注〔4〕。
〔24〕同注〔19〕。
〔25〕《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10卷:道光二十年三月丁巳条。
〔26〕同注〔4〕。
〔27〕同注〔19〕。
〔28〕中国史学会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第2册,第453 页。
〔29〕同注〔7〕书,第107页。
〔30〕同注〔28〕书,第567-570页。
〔31〕同注〔3〕书:道光二十一年二月初九日条。
〔32〕同上书:道光二十一年二月十二日条。
〔33〕〔35〕〔36〕见注〔13〕《夷氛闻记》第3卷。
〔34〕〔37〕同注〔30〕。
〔38〕《英逆兵船续筹剿堵折》(《林文忠公政书·两广奏稿》第4卷)。
〔39〕《关闸地方矾石洋面叠将逆夷击退折》(《林文忠公政书·两广奏稿》第4卷)。
〔40〕《林文忠公政书·使粤奏稿》第7卷。
〔41〕《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12卷:道光二十年七月庚戌条。
〔42〕〔44〕同上书,第10卷:道光二十年五月庚子条。
〔43〕〔45〕《尖沙嘴官涌添建炮台折》(《林文忠公政书·两广奏稿》第2卷)。
〔46〕《林文忠公政书·使粤奏稿》第2卷。
〔47〕《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8卷:道光十九年六月辛卯条。(译者注:应为第7卷。)
〔48〕〔49〕〔50〕同注〔46〕〔47〕。
〔51〕同注〔42〕。
〔52〕同注〔16〕。
〔53〕《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12卷:道光二十年七月丁未条。
〔54〕同注〔33〕。
〔55〕魏源:《海国图志》第35卷。
〔56〕吕实强:《中国早期的轮船经营》,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2年6月,第9-12页。
〔57〕韦利(Waley,A):《中国人眼中的鸦片战争》(The Opium War Through Chinese Eyes),伦敦,1958年,第48、74、92、140页。
罗林森(Rawlinson,John L.):《中国为发展海军的奋斗》(China’s Struggle for Naval Development),哈佛大学,1967 年,第17页。
比钦(Beeching,Gack):《中国的鸦片战争》(The Chinese Opium war)伦敦,1975年,第101-102、152页。
〔58〕伯纳德(Bernard,W.D.and W.H.Hall):《“复仇神”号轮船航行作战记》(Narrative of the Voyages and Services of the Nemesis from 1840 to 1843,and of the Combined Naval and Military Operations in China)第1卷,伦敦,1844年,第353、359页。注〔57〕韦利书第140页。
〔59〕注〔6〕宾汉书第134页。
〔60〕注〔57〕罗林森书第19页。
〔61〕〔62〕同注〔39〕。
〔63〕〔64〕《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16卷:道光二十年十月癸酉条。
〔65〕《林文忠公政书·两广奏稿》第8卷。
〔66〕同注〔16〕
〔67〕参见拙文《鸦片战争时期抵抗派的形成过程》(《东亚近代史研究》,御茶之水书房,1967年2月)、《关于林则徐的进步性之一考察》(《山崎先生退官纪念东洋史学 《林则徐的抗英政策及其思想(第7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8923.html
〔6〕J·E·宾汉:《英军在华作战记》(Narrative of the Expedition to China,from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War to Its Termination in 1842)第1卷,伦敦,1843年,第312页。差不多同样的记载,见于《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第9卷,广州,1840年)第422页。
〔7〕同上《中国丛报》第9卷,第326页。
〔8〕同上书,第325页。
〔9〕同上书,第532-533页。
〔10〕同注〔2〕。
〔11〕同样夸张而错误的对英国的看法,在他的上奏中常可看到。
〔12〕胡思庸:《论林则徐的思想》(《史学月刊》,1958年4月号)。
〔13〕梁廷枬:《夷氛闻记》第1卷,中华书局,1959年9月版。
〔14〕《会奏夷人趸船鸦片尽数呈缴折》(《林文忠公政书·使粤奏稿》第1卷)。
〔15〕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上卷。
〔16〕《英夷续来兵船情形片》(《林文忠公政书·两广奏稿》第3卷)。
〔17〕详见注〔4〕、〔13〕。
〔18〕同注〔4〕。
〔19〕《焚剿夷船擒获汉奸折》(《林文忠公政书·两广奏稿》第2卷)。
〔20〕《夷氛闻记》(见注〔13〕)第2卷中说:“小火船用铁钉钉附夷船之法,本出郑芝龙。”
〔21〕《附奏东西各洋越窜夷船严行惩办片》(《林文忠公政书·使粤奏稿》第8卷)。
〔22〕见注〔6〕《中国丛报》第8卷第442页。
〔23〕同注〔4〕。
〔24〕同注〔19〕。
〔25〕《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10卷:道光二十年三月丁巳条。
〔26〕同注〔4〕。
〔27〕同注〔19〕。
〔28〕中国史学会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第2册,第453 页。
〔29〕同注〔7〕书,第107页。
〔30〕同注〔28〕书,第567-570页。
〔31〕同注〔3〕书:道光二十一年二月初九日条。
〔32〕同上书:道光二十一年二月十二日条。
〔33〕〔35〕〔36〕见注〔13〕《夷氛闻记》第3卷。
〔34〕〔37〕同注〔30〕。
〔38〕《英逆兵船续筹剿堵折》(《林文忠公政书·两广奏稿》第4卷)。
〔39〕《关闸地方矾石洋面叠将逆夷击退折》(《林文忠公政书·两广奏稿》第4卷)。
〔40〕《林文忠公政书·使粤奏稿》第7卷。
〔41〕《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12卷:道光二十年七月庚戌条。
〔42〕〔44〕同上书,第10卷:道光二十年五月庚子条。
〔43〕〔45〕《尖沙嘴官涌添建炮台折》(《林文忠公政书·两广奏稿》第2卷)。
〔46〕《林文忠公政书·使粤奏稿》第2卷。
〔47〕《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8卷:道光十九年六月辛卯条。(译者注:应为第7卷。)
〔48〕〔49〕〔50〕同注〔46〕〔47〕。
〔51〕同注〔42〕。
〔52〕同注〔16〕。
〔53〕《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12卷:道光二十年七月丁未条。
〔54〕同注〔33〕。
〔55〕魏源:《海国图志》第35卷。
〔56〕吕实强:《中国早期的轮船经营》,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2年6月,第9-12页。
〔57〕韦利(Waley,A):《中国人眼中的鸦片战争》(The Opium War Through Chinese Eyes),伦敦,1958年,第48、74、92、140页。
罗林森(Rawlinson,John L.):《中国为发展海军的奋斗》(China’s Struggle for Naval Development),哈佛大学,1967 年,第17页。
比钦(Beeching,Gack):《中国的鸦片战争》(The Chinese Opium war)伦敦,1975年,第101-102、152页。
〔58〕伯纳德(Bernard,W.D.and W.H.Hall):《“复仇神”号轮船航行作战记》(Narrative of the Voyages and Services of the Nemesis from 1840 to 1843,and of the Combined Naval and Military Operations in China)第1卷,伦敦,1844年,第353、359页。注〔57〕韦利书第140页。
〔59〕注〔6〕宾汉书第134页。
〔60〕注〔57〕罗林森书第19页。
〔61〕〔62〕同注〔39〕。
〔63〕〔64〕《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16卷:道光二十年十月癸酉条。
〔65〕《林文忠公政书·两广奏稿》第8卷。
〔66〕同注〔16〕
〔67〕参见拙文《鸦片战争时期抵抗派的形成过程》(《东亚近代史研究》,御茶之水书房,1967年2月)、《关于林则徐的进步性之一考察》(《山崎先生退官纪念东洋史学 《林则徐的抗英政策及其思想(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