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燧考辨
[摘要]: 本文训“燧”为“遂”,认为烽燧并非指单一的烽火台而是指古代边关报警系统和制度,并用汉间论证其为“昼则举烽,夜则举火”。
关键词:烽燧/汉简/考辨
烽燧,作为古代边关军事报警的重要设施,历来为各代史家所重视。但关于烽燧一词的解释,却众说纷纭。综其要义,其一是说,“夜里点的火叫烽。白天放的烟叫燧。”(《现代汉语词典》“烽燧”条)其二是说,“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墨子·号令》篇)正同一说相反,烽、燧互换。现分述如下。
主张“昼则燔燧,夜乃举烽”的学者,当推李贤。
他在《后汉书·光武纪》“修烽燧”条下注解说:“《前(汉)书音义》曰:边方备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皋,桔皋头上有兜零(笼),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燃火,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烟曰燧。昼则燔燧,夜乃举烽。“查《汉书音义》,李贤是援引文颖之说,且为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所认同,称之为“卓识”。1夜举火曰烽,昼燔薪曰燧之说,为《辞海》所沿袭(《辞海》“烽燧”条),赞同上说的还有现代学者方诗铭先生。他认为:“燧”即“积薪”,早在秦统一之前,《薪郪虎符》刻辞中,就已经有了“燔燧”一词2,而“烽举燧燔”,是汉人的习惯用语。可见“燔”,是“燧”的专用动词,故“燧”应是“积薪”,而不是”火炬”。
《墨子》“昼则举烽,夜则举火”该说后被韦昭发挥。《史记·司马相如传·喻巴蜀檄》:“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索引》韦昭注:“烽,束草之长木之端,如契皋,见敌则举烧之。遂者,积薪有难则焚之。烽主昼,燧主夜。”认同此说的有陈梦家教授,他在谈到“燧”的问题时说:“颜注引文颖说,称燃积薪而望其烟曰燧,因谓‘昼则燔燧’,王(国维)氏认为卓识,实来必然。因为‘燧’即火炬。”1陈说是向墨韦之说的回归和发展。张扬此说的工具书是《辞海》,它对“烽燧”的解说是“古代边关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
这样,围绕烽燧问题,就出现了相互对立的两种解说和观点。那么,到底谁是谁非,尤其是“燧”,究竟是指什么而言呢?这就只能借助文物资料来谈这个问题了。
敦煌简中有一条叫做“烽品”的,其简文为:“虏守亭障,燔举:昼则亭上烟,夜举离合苣火,次亭遂和,燔举如品。”3文中的“品”,似应作规矩、规定、次序来理解,因而该简就具有规章制度的性质。“虏守亭障,燔举”,讲的是守卫烽火亭台吏士的任务和职守;“昼举亭上烟,夜举离合苣火”,是对昼夜间报警信号的规定和区分;而“次亭遂和”,是对报警信号传递的要求;最后的“燔举如品”则是对严格按有关烽火条例执行的强调。如此看来,此简文对于了解古代的烽燧制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次亭遂和”的“遂”,从文意看,本为虚词,作“于是”或“就”讲。但“次亭遂和”却道出了烽燧的真正起源和固有内涵。因为就烽燧而言,不单是指一个烽火台,而是指作为边关报警设施的整个烽火台系列。前亭点火,后亭遂和,次亭再续,连绵不断,故曰“遂”,这个“遂”
即是“跟着、顺着”的意思,与“随”的常用意极为接近。由此可见,“遂”即是“燧”原初的本字,指的是烽亭燔举,前后相继的次序。随着烽火报警成为定制,烽燧二字连用,“遂”才添加了“火”旁,作“燧”,上升为名词,其甚而至于成为“烽燧”二字的代词。从肩水金关汉简看,就有“燧长”、“燧警侯”等,他们显然是管理烽燧的官吏。疏勒河汉简亦有“威胡燧”及“玄武燧”和“燧卒”的称谓,4这说明,“燧”的内涵已经扩大。所以,“燧”虽然包含有“燔积薪”的意蕴,但“燧”
不单指“积薪”,也不是“积薪”。方氏“燧为积薪”说,是从韦昭注中“遂者,积薪,有难则焚之”断句不当中引绎出来的。是对“燔积薪”的割裂。而陈氏“燧即火炬说”,也只是着眼于一个烽火台而得出的结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简文中虽有“夜举离合苣火”一语,“苣”更为“炬”,指火把而言,但若不用“离合”来修饰,一把火炬,是绝对称不上“燧”的。夜间报警,只有一个又一个烽火台把积薪点燃,相互传递信号时,才称之为“燧”。
如果说,敦煌“烽品”之简,作为孤证,难以定论的话,另有居延简可证之。简文为;“虏守亭障,不得燔积薪,昼举亭上烽一烟,夜举离合苣火,次亭燔积薪,如品约。”5真是无独有偶,两简文之吻合,也大出人们想象。此简虽无“次亭遂和”之语,但“次亭燔积薪”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需要强调的是,二简均有“次亭”二字,一个“次”字昭明了整个烽燧系列:“次亭”,是对前亭而言的,前亭是和后亭相对的。前面有“前”,后面有“后”,故曰“次”。所以,“次亭燔积薪”,则是对古代烽燧系统操作要领的实质性揭示,也是对“遂”和“燧”的间接说明。
还要提及的是,上引二简,均出土于汉时边关地带,很有可能是当时关亭烽火台的守卫吏士所书,与古代文人作注时的以书证书有天壤之别,因而具有史料的可靠性和科学的真实性,可以排除“以讹传讹”的存在。因此,回过头来,用简文“昼举亭上烽一烟,夜举离合苣火”来评判围绕“烽燧”解说的两家之言,认同的砝码,势必倾向墨韦之说,而《辞海》对“烽燧”的注释,似较为妥贴。
参考文献:
1.陈梦家。汉筒缀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0.172.
2.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3.张凤。汉晋西陲木简汇编[M]。上海:上海有正书局,1931.5.6.
4.林梅村,李钧明。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居延汉简甲编[J]。考古学专刊,1959.2-8.